原创 明朝哪一个皇帝代替崇祯,才有可能挽救危局,国人回复出奇一致
创始人
2025-07-22 21:33:17
0

明朝的亡国之君是崇祯皇帝朱由检。他在位的时间比较短,明朝很快就被李自成的军队攻破都城。

如果能够复活明朝历史上的一位皇帝,代替崇祯能够让明朝转危为安吗?对于这个皇帝的人选和答案,我们回复是一致的,

我们今天就来看一看。

内忧外患,山雨欲来

一个朝代的衰败往往是数个君王的昏庸才走向灭亡的。

朱由检作为明朝的最后一任皇帝,接手的明显是一个“烂摊子”。和明朝的其他皇帝比起来,他称得上是最惨的一个。

不仅要承受国破身亡的后果,更要承担亡国之君的千载骂名。当时的明朝内忧外患,

国立

匮乏。

首先,明朝最重要的还是内忧。

我们知道事物的内因对事物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外因只有促进和延缓事物发展的作用。明朝的灭亡归根到底是内部的不稳定,导致外部势力有机可乘。

其中,明末党争是无论如何绕不过去的。

在明朝万历年之后,党争愈发的激烈。文人士族在朝中有着极强的权力,宦官势力是皇帝为了抗衡氏族而扶植起来的。

理论上来说,两方的争斗,皇权应该是安稳的,历代皇帝也都是这样做的。可为什么明朝不行呢?

就是因为制度上皇权不能集中,明朝存在宰相这一职位。数个皇帝的无能,导致宰相手中的权力逐渐地变大。等到朱由检上位时,宰相的权力已经不是他能够制衡

了了。

而随着宰相权力的增加,宦官要想对抗士族就需要更大的权力,皇权也就进一步得到了削弱。

两方不断地争斗,造成了各种资源的浪费,国家得不到发展,国力的衰弱也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了。

其次,另外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就是天灾。

今天的气象研究证明,明末清初的中国进入了小冰河时代。说白了,就是气温降低,伴随着大量的自然灾害,使得粮食大幅度减产。对于农业大国来说,这简直是致命打击。

加上当时的党争不断,平民百姓的生活状况非常不堪。

封建阶级的贵族是不管老百姓死活的,本身国库就空虚,加上天灾就更不可能顾及百姓的生活状况了。人心离散,王朝的灭亡也就不远了。

最后,明朝疆域广阔,也必然存在着历朝历代都要面对的外患。

这里的外患主要是北方的游牧民族,他们掳掠成风,经常到边境上纵马烧杀。北境的不稳是明朝长期存在的问题,也是上天对明朝的考验。

英宗曾多次率军抗击游牧民族的入侵,军事上取得了相当的成就。而就是先前的胜利导致了明英宗狂妄自大,任用宦官王振,导致自己兵败被擒。在本来就动荡不安的明朝,开始变得积重难返。

所有的不利条件,仿佛都预示着明朝的灭亡。假如朱元璋复活能够扭转时局吗?亦或是朱棣才能绝地翻盘呢?

大势即成,神仙难救

一个国家的衰败,往往是他的制度不够合理,不能顺应历史的潮流,其中最朴实的道理就是能不能得民心。

在封建王朝中,更好的社会系统才是让百姓安居乐业的根本,而说到得民心,就要说到明成祖朱棣。朱棣的一生可以说是南征北战,平定半个天下。

那么,把朱由检换成朱棣能够挽救明朝的危局吗?自然是不能的。就算是换成朱元璋也不能改变明朝的命运。

虽然这是很多人不愿意看到的结果,不过历史的洪流滚滚向前,从来都不为任何一个伟人停留。

朝衰落的大势已经形成,败局就难以扭转。

首先,时间短暂,难有回旋的余地。

朱由检在位的时间一共十七年。对于一个普通人来说,十七年是一段很长的时间了。当对于当时的明朝皇帝,它需要做的事情远远不止十七年可以做完。

要想保证明朝不灭亡,

第一要稳固内政,加固自己的王权。

这就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

第二要安稳各地的民心、军心。

至少不能让李自成和吴三桂这样的人有反叛的正当理由。做好这两件事,也许明朝还有救。但只是也许。

再者,没有一个合适的团队辅佐。

历史上的圣主明君都不是单单依靠个人的能力,还需要周围有能臣良将来辅助。而朱由检的周围没有一个成熟的集团来帮助他,有的只是争权夺利的文人和宦官。就算是朱元璋在世,他也需要重新寻找他的常遇春、李善长等人。

而后,权臣当道,宦官弄权。

历史上的汉献帝和朱由检仿佛有着同样的遭遇,不过朱由检比汉献帝好的地方是他没有遇到曹操,他遇到的是魏忠贤。汉献帝根本没有机会来展现自己的才能,看着本该属于自己的权力被被人使用,朱由检显得更加幸运。

皇帝与权臣之间总要通过一番争斗才能决出胜者。我相信朱元璋或是朱棣都能比朱由检做

更好。

然后,民不聊生,

国立

空虚。

这就是明帝需要面临的困境。其实,国立空虚并不是能过左右明朝生死的因素。

人心向背才是重中之重,

朱元璋起兵之初是义军的元帅,不仅有军力更是有声望。有了人民百姓的支持,即使遭遇困境也能够东山再起。明末的时候,农民起义频频发生,不能够保全自己的性命的百姓又怎能去为了明王朝拼命呢?

总的来说,明朝灭亡的趋势已经形成了。究竟谁能够挽救这样的危局呢?国人的答案是出奇的一致:没有人。朱元璋、朱棣不能,

就如同当年的诸葛亮不能挽救汉朝的灭亡一样,历史的潮流终将淹没他们。留给后人的,也许只有嗟叹罢了。

结语

明朝的灭亡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不是一个简单的假设就能够改变的事情。历史除了是一个个精彩纷呈的故事,更是我们今人应当学习的教训。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相关内容

云评论 | 丙烯:首日全线...
来源:市场资讯 (来源:油市小蓝莓) “能源化工家族”再添“新丁”...
2025-07-23 00:38:08
金价“狂飙”再创新高,何时...
金融投资报记者 贺梦璐 现货黄金猛然“狂飙”,创近五周新高,资本市...
2025-07-23 00:36:53
同聚中原·共赢未来,202...
近年来,中国太阳能热发电产业呈现蓬勃发展态势,成为全球清洁能源转型...
2025-07-23 00:36:36
东盟成重要支点,外资银行发...
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刘佳 北京报道 在全...
2025-07-23 00:36:13
原创 ...
在全球水资源紧张的今天,非洲腹地却藏着一片“超级水库”,足以供全人...
2025-07-23 00:36:08
第一次去新疆,怎么玩才算没...
谁不想在新疆的夏天里醉一次?看喀纳斯的湖水把阳光泡成碎金,踩伊犁的...
2025-07-23 00:36:04
国家外汇管理局答每经问:上...
7月22日,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2025年上半年外汇收支数据...
2025-07-23 00:35:33
阿联酋航空杭州-迪拜航线即...
2025年7月22日,由鲸鸿动能、阿联酋航空与迪拜经济和旅游部联合...
2025-07-23 00:35:20
又一家海洋馆上市公司要易主...
每经记者|舒冬妮 每经编辑|文多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李少婷 ...
2025-07-23 00:34:38

热门资讯

原创 “... 被网友戏称为“战忽局”——即“战略忽悠局”政委的金灿荣老师,在一段演讲视频中,有这样一段发言: “…...
原创 大... 1368年,明朝建立,之后北伐赶走了蒙古人。蒙古人被赶到蒙古草原之后,并没有灭亡,反而继续统治这片草...
原创 韩... 韩信一生最大的失误就是在自己占领着燕赵、齐国的土地时没有自立称王,而是选择帮助刘邦夺取天下,他的悲剧...
原创 她... 在中国古代,一直有“贱名”好养活的说法,这个习惯也影响了同为儒家文化圈的朝鲜,所以古代朝鲜也有很多下...
视频画报|国社之“镜”中的时光... 欢迎走进“共和国时光隧道”! 从瑞金、延安、西柏坡到香山、宣武门一路走来,新华通讯社“以影像著史”,...
原创 青... 自从35年前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1、2号祭祀坑黄金面具、黄金权杖横空出世以来,【古埃及就是夏朝】谣言...
原创 再... 《甄嬛传》中关注度最高的一直是后宫那几个主子,但今天想来聊一聊安陵容身边的宫女宝鹃。 很多人一开始...
原创 “... 东汉末年,黄巾军起义,这时候的东汉已经岌岌可危。其后出现了董卓之乱,然后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在这之中...
原创 诸... 说起诸葛亮,可以说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诸葛亮目前在我国人们的心目中是智慧的化身。民间关于诸葛亮有很多的...
原创 马... 四海盛赞铜奔马,人人争说金缕衣。 相比于历史当中,一字一句单调的描述,文物就像是沉默的见证者。讲述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