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一个没有断代的国家,历史文化积淀深厚的我国从古代开始就以礼仪之邦自居。中国认为君子为上品,成为君子就必须把仁义礼智信以及忠义仁孝作为处事准则。
《水浒传》中为何很多梁山好汉受人敬仰,是因为“忠”与“义”,《二十四孝》中表达的是“孝”与“仁”,但想把忠义仁孝四点汇聚于一身的人物却是少之又少,纵观古今不仁不义不忠不孝的人物实在是太多,多为世人口诛笔伐的对象。但在三国时期有一个人物从他的人生经历来看就是个四恶俱全的人,不仁不忠不义不孝的他却偏偏成为罗贯中笔下的三国英雄。
在三国这个群雄逐鹿的年代,人人都想趁着乱世称王称霸,成就一番霸业,于是涌现了众多的人物开启这风云变化的时代。可是想要成功没有好机遇、足够的身家本钱是不够的。想要白手起家,首先就要跟对一个有前途的领头将军。但在这样一个乱世,想要成功都是步步惊心,生怕走错一步全盘皆输,多的是被大浪淘沙剔除战局的人物,因此可以看到三国时期的墙头草人物特别多。
为世人最不齿的是拿着方天画戟的吕布,人送称号为“三姓家奴”,墙头草的行径让他把忠义仁孝抛诸脑后,利益当前才是他的行事准则。除却吕布还有马超是个不折不扣的小人物。他首先就是不忠,对汉室的不忠。在那个时候对汉室忠心的没有几个,所以身为汉臣却不忠这不足以成为世人唾弃的理由。
之后就是他的不孝,他的不孝还是源于他与曹操之间的恩怨。马超虽然是个可塑的将领之才,但他生性桀骜不驯连曹操都不放在眼里。还想着趁曹操借道凉州灭了曹操,于是就开始勾结韩遂为伍。更是为了可以和韩遂联手,弃自己在朝为官的父亲马腾于不顾,拜韩遂为父亲。因为马超起兵造反直接害死了他的父亲,以及牵连三族被灭,他却毫不在意。
最后马超深知在曹操的地盘待着也是没有出路,于是就去投奔刘备,成为刘备麾下一员大将。由于其战功显赫颇受刘备喜爱,也让他的人品问题被人忽视。不过这样一个四恶俱全的人物被小说写成头等英雄,还是因为在小说里,马超成为了正义一方刘备的手下。如果按照历史上马超真实的形象来描绘,那无疑是在给刘备抹黑。
马超将不忠不义不仁不孝在自己身上演绎的淋漓尽致,只为自己打算,不为家人考虑。断送了家人的性命更是把自己前程的路给堵死了。在古代人们把名誉看得比身家性命还重要,君子可以失了性命但是绝不可以失节。无论历史上真实的马超是否在乱世有苦衷,一些事情不得已而为之,但其把不忠不义不仁不孝的事情都做绝了,虽功成名就,但却成为了后人口中的恶贼。
参考文献:
《二十四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