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事巧妙、意义深远!专家这样评价渝派纪录片《卢作孚》
创始人
2025-07-20 22:03:44
0

1927年,卢作孚从合川出发来到北碚,除了实业救国,还带着“将世界造成花园一样”的愿景。如今,弹指已近百年,一部纪录片追寻着卢作孚先生的足迹,再现了他的一生。8月25日—29日,纪录片《卢作孚》在央视、重庆卫视、爱奇艺等平台播出,收获了诸多关注与热议。

▲研讨会现场。记者 周双双 摄

9月19日,由重庆广播电视集团(总台)、中共重庆市北碚区委、中国视协纪录片学术委员会主办的《卢作孚》专题研讨会在北碚区举行,来自国家广电总局、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复旦大学、西南大学、四川美院的专家学者及卢作孚先生家属代表,相聚北碚,围绕纪录片展开讨论与交流。

希望卢作孚有更多“流量”

纪录片《卢作孚》的创作历时4年,以著名实业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卢作孚先生的生命轨迹进程与其在不同领域的高光成就为线索,浓缩讲述了他传奇的人生故事,展现了他在航运业上的卓越贡献以及他对国家和社会的深厚情感。

8月25日,纪录片《卢作孚》在央视、重庆卫视和爱奇艺平台播出后,迅速登上纪录片热度飙升榜第一位,位列蓝鹰平台热播电视纪录片融合传播指数榜第一。央视纪录首播收视率达同时段收视目标的109%,重庆地区每集平均收视率0.411%,各集均列同时段地方卫视节目收视率第一。

“该片既是卢先生的人生赞歌,更是一部时代的交响曲。”“在展现历史情境中的人物时,或局部再现,或用别致的插画,或以优质动画,努力构建出具有当下风格的影像生态,让厚重的历史人物传记片有了‘年轻’的表达,生出当代价值的光辉。”“生动活泼的画面令《卢作孚》成功破圈,在年轻群体中广受好评完成了影像书写民族企业家精神内涵、是对构建中国式现代化影像表征体系的一次卓越贡献。”纪录片播出后,不少观众纷纷留言点赞,

研讨会现场,总导演徐蓓分享了创作历程和感悟。徐蓓表示,在拍摄过程中最大的挑战是,如何让更多的人尤其是年轻人走近卢作孚、了解卢作孚。因此,在创作中,团队竭尽全力去呈现丰富的影像,“包括框架搭建、解说风格、五彩斑斓的动画应用以及丰富的声音元素等,都是基于这样的考量。”徐蓓坦言,以往每次执导影视作品,在片子结束后都会感慨总算交出了一份答卷。而如今,《卢作孚》播完了,自己却觉得事情并未结束,似乎应该走得更远一些。

“换句话说,我希望卢作孚先生有更多的流量。”徐蓓解释,卢作孚及其家人当然不需要流量,真正需要这份流量的是社会。徐蓓说,因为流量的背后是当下每一个普普通通的人,每个人都或许曾经或者正在面临许多困惑、彷徨,而深入了解卢作孚之后,会发现卢作孚做事的方法、做企业的思路放在当下仍然具有前瞻性。“希望能充分发挥《卢作孚》的长尾效应,延续卢作孚先生的影响力。”徐蓓说。

纪录片让观众与卢作孚跨时空对话

研讨会现场,专家学者畅谈对纪录片《卢作孚》的观感。在专家们看来,纪录片还原了一个更加鲜活而真实的卢作孚,让观众得以穿越时空与之对话。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尹鸿与卢作孚先生是校友,每次回到母校时看到卢作孚先生的照片,都会觉得先生如灯塔一般照耀着校园。因此观看纪录片《卢作孚》时,他的感受更加深刻。

在尹鸿看来,纪录片以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的创作方法,塑造了一个历史大背景下的企业家形象。“在创作上尽管影像素材有限,但利用了大量的历史文献创造历史氛围,同时以动画采访、情景再现等方式,构建起完整的纪录片时空。”尹鸿特别提到纪录片多层次的声音空间,让纪录片有了更强的感染力。他同时建议,卢作孚是一个大的文化IP,可以从教育、生态、旅游等多角度开发,更好发挥社会作用。

在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副院长杨乘虎看来,创作团队把卢作孚先生一生的探索与一个时代、一个国家的命运兴衰放在一起,让大家能够看到中华文化传承至今的根脉和骨架。

“片中极大地还原了卢作孚先生一生爱国的根本立场,兴业的毕生追求以及造福民生的一往无前和救国于危难的义无反顾,极大丰富和提升拓展了企业家精神。”杨乘虎表示,片中那么多关于“怎么办”的历史之问,也是今天的时代之问,而这也恰巧是今天我们还在谈论卢作孚与卢作孚精神的时代意义。

谈到渝派纪录片,杨乘虎认为,以徐蓓为代表的渝派纪录片团队一直在表达大江大河的胸怀和境界,既有传记体风格,也有散文诗的浪漫,是探索中国式纪录片的一种美学表达。

中国传媒大学电视与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田维刚在研讨会中,盛赞徐蓓是在真正理解了卢作孚先生的基础上,带领创作团队与卢作孚先生进行了一场跨越时空的心灵对话。田维刚认为,好的表达不仅仅局限于个体本身,一定是与国家和社会有关联的,从这一点来讲,纪录片《卢作孚》做得很好。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研究员、广播电视学系主任唐俊从立意、叙事和视听符号3个层面分析了纪录片《卢作孚》的特点。他认为,《卢作孚》叙事有温度,表达既沉稳厚重又活泼灵动,构建起了丰富多元的视听符号体系,消解了传统历史人物纪录片易产生的沉闷感,契合了网络时代年轻观众的审美。

在谈到《卢作孚》的深化运用时,专家们一致认为,纪录片《卢作孚》具有制作一部纪录电影的基础和潜质,并具有很好的海外传播的特点,建议制作多语言版本,让卢作孚先生走向世界。西南大学副教授郑劲松建议,可以制作一部关于卢作孚先生的戏,开通一条北碚至磁器口的民生轮旅游轮船。

相关内容

纪念若塔,利物浦vs雷普斯...
北京时间7月13日,利物浦对阵普雷斯顿的友谊赛赛前,数万球迷齐声高...
2025-07-20 12:43:04
原创 ...
曾经的古老传说,以及现代科技的力量,共同构成了揭开日本人祖先之谜的...
2025-07-20 12:34:33
原创 ...
彭德怀要枪毙一名逃兵,毛主席心软拦下,没想到救下个未来的司令。 ...
2025-07-20 12:34:26
原创 ...
我之英雄,彼之人屠。 作为金人的敌手当中的英雄,当然是不能有详细的...
2025-07-20 12:34:22
原创 ...
中国的历史常常与传奇交织在一起,一些真实的历史事件,常常穿插着虚假...
2025-07-20 12:34:16
原创 ...
大家好,我是梨白,一枚历史和写作萌新爱好者,欢迎关注哦~本文为原创...
2025-07-20 12:34:09
原创 ...
前言 “万恶的旧社会”已经足够“恐怖”了,而在晚清时期,那场面就要...
2025-07-20 12:34:08
原创 ...
民国时期,军阀混战不断,很多人好奇,以当时的生活水平,那些战争的组...
2025-07-20 12:34:01
原创 ...
看似强大的美国,其实隐藏着不容忽视的妖气。现如今的美国,问题频出,...
2025-07-20 12:33:58

热门资讯

原创 慈... 伟大的哲学家尼采曾在《世界的智慧》中写“不要停在平原,不要登上高山,从半山上看,世界显得最美。” 末...
备战台风“普拉桑”,金山区4支... 1949年有记录以来正面登录上海最强台风“贝碧嘉”刚过,台风“普拉桑”又接踵而至。为积极抵御台风,金...
原创 唯... 道在中国最不缺的便是英勇的武将,比如战神白起、汉代霍去病、卫青、三国关羽、张飞、周瑜等等,都是放在那...
原创 钱... 钱镠墓怎么被盗的 本文作者 倪方六 这几天,考古圈最大的新闻,莫过于杭州钱镠墓被盗。 钱镠墓保护碑...
原创 日... 折叠世界,是指人们对于社会毫无意义的、不产生效益的一部分活动。这层人们的活动产生的效益微乎其微,相比...
原创 宋... 我国历史上有这么一位皇帝,无心执掌江山,而醉心于诗词书画,他就是南唐末代君主——李煜。李煜的诗词成就...
原创 司... 司马懿是一个非常善于经营的人,他和两个儿子隐忍几十年,为司马家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其孙子司马炎建立了...
丽水各校开展铭记“九一八”系列... 93年前的今天 记忆着血与火 这是刻在中华民族 心口上的一道伤疤 中国人民永不忘记! 9月18日上午...
原创 英... 在战争年代里,无数人流离失所,无数家庭无米下锅。在战场上,无数战士奋勇杀敌,用鲜血换来了胜利。 其实...
原创 日... 日本这个国家,在很多国家看来都是残忍的代名词。在二战时,他们完全不考虑世界的看法,对根本没有战斗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