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2年2月9日,中华民国临时参议院通过的《清室优待条件》被送到紫禁城。随后给清室发去加急电。
万急
南方伍廷芳代表电:今日经参议院同意,如15日下午12点之前清帝不逊位,则收回优待条件。
此布,即转北京。
中华民国给清国君主最后通牒是1912年2月15日12点之前。至于中华民国为何远在这一天,根据事后发展轨迹来看,应该是为了给明太祖献上一份中国全境光复的厚礼。如果2月15日清帝不退位,那北伐军接着打,由山东进入直隶直捣北京万事皆休。
1912年1月30日,孙中山在向中华民国参议院提交的咨文中对北伐作出具体部署:“现在用兵方略,当以
鄂湘为第1军
,沿京汉铁路前进;
宁皖为第2军
,向河南前进,与第1军会合于开封、郑州之间;淮
扬为第3军
,
烟台为第4军
,向山东前进,会于济南;
秦皇岛合关外之军为第5军
,
山陕为第6军
,向北京前进。1、2、3、4军既达第一之目的,复与第5、6军会合,
共破虏巢
。”
如果是这样原本定于2月15日祭拜明太祖的仪式则会被延期到彻底消灭清政府之后。为了祭拜明太祖的典礼如期举行,给清帝最后通碟就是2月15日。
当然清国君主也很清楚中华民国那句“收回优待条件”意味着什么,所以并没有拖到最后一刻反而提前三天即2月12日宣布退位。
大家觉得清帝选择2月12日退位跟前一天即2月11日徐州被中国北伐军成功光复且先遣部队进入山东有没有关系呢?
徐州是江苏最后一个被光复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