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史的长河中,每一个时代都有无数怀揣梦想的人,他们用勇气和汗水书写着属于自己的奋斗篇章。然而,在河南叶县,一场暴力强拆却让一个返乡创业大学生的梦想瞬间破碎,也引发了人们对于权力滥用和公平正义的深刻思考。
2014 年,毕业于河南城建学院的贾柯,积极响应叶县委县政府之号召,毅然返乡创业。他满怀对未来的无限憧憬以及改变家乡的坚定决心,创建了占地达 30 亩的梨花庄园农业综合体,致力于黄金梨果树的种植。历经数年的不懈努力,其公司品牌“绿珍客”于 2020 年荣列河南省“知名农产品品牌”,此地亦成为当地声名远扬的大学生创业基地,成功带动周边二十余户农户实现家门口就业。他的事迹,曾是激励无数人的楷模典范。2022 年 9 月 6 日,《平顶山晚报》更将贾柯的创业之举作为先进典型予以深度报道。
然而,不过短短两年光阴,这个往昔被树立为先进典型的创业梦想,竟被无情碾碎。2024 年 9 月 18 日晚,中国交通广播曝光的一段常务副县长带队强拆的视频,使这起暴力强拆事件呈现在公众视野之中。视频中的场景令人触目惊心、义愤填膺。一队“相关人员”对待数名群众,犹如对待牲口一般,揪住其四肢强行抬出。施暴者察觉有人拍摄视频后,竟凶相毕露地吼道:“不要录!”女子“救命,救命”的呼喊声,回荡于整片果园。
4 月 2 日,河南省平顶山市叶县常务副县长胡玮哲集结公安、交通执法、镇政府等部门共计 400 余人,切断电路,封锁周边所有道路,强行拆除了贾柯苦心经营近 10 年的 7 亩梨园。
在看视频中:一名黑衣男子带着队伍对果园进行强拆。过程中 一群人将果农强行抬出果园,言语猖狂,行为粗暴,宛如土匪进村一般。
面对果农的拍摄取证,黑衣男子毫不胆怯,用手指着镜头,大声呵斥:不要录!
贾柯家人欲上前拍照取证,结果手机被蛮横抢走,人被粗暴地按在泥地里抬走,并被送至附近乡镇派出所关押整整一日。
胡副县长在与贾柯父亲的通话录音中宣称:“我不管是谁,我不对着你,我只针对重点项目在叶县无法落地,拆迁时我亲临现场,专班负责人人大副主任也在场,我们是为了项目的推进,我甘愿承担责任,想告我就去告。”
如此言辞,尽显一种权力的骄横以及对民众权益的漠然轻视。
可是啊,贾柯并不是那种无理取闹的人。他其实早就同意拆迁的!只是希望政府能够按照平顶山市的那个补偿标准来给他合理的赔偿。
原来,叶县因修筑高速路之需,依据规划,欲征用其家果园 7 亩土地。就征地赔偿事宜,政府与贾柯所认定的标准相去甚远,从而引发争议!政府主张应依“2017 33 号”文件之规定,以耕地标准予以赔偿,补偿金额约为 18 万元。
贾科却认为,应该是按照经济林进行补偿,第三方评估的319万。
因为他们之间的争议比较大,贾柯也上诉到司法部门,司法厅确定了政府的“2017 33号文件”已经失效!
其实从视频中我们可以看到,叶县的重点项目是高速路,而一个地方想要发展,交通是首要条件,相信这个项目的落地可以带动叶县和周边的发展,另外从视频也可以了解到,贾柯和家人并不是不同意拆迁,他们也知道高速路的建成对当地经济和民生都会带来好处,只是因为双方就赔偿问题一直有异议,这才导致了这场悲剧的发生。
网友称这就是河南省平顶山市叶县!
网友称据称政府赔偿18万,业主觉得自己7亩地赔偿的太少了!
网友称如果说路线订好狗种的果园,那坚决不赔偿,如果之前就存在,必须要给赔偿!
中国政策科学研究会特邀研究员、太琨律创始合伙人朱界平律师告诉记者,“如果依据的政府文件被上级司法部门认定失效,显然已经不能适用。上位法与下位法规定不一致时,应该以上位法为准”。
随后,记者联系到了中交二公局项目负责人,对方表示:我们只负责建设施工,并不负责征地拆迁工作 ,拆除梨园的当天是政府通知他们进场施工的。
尚不清楚是否有独立的第三方机构或当地相关部门对此事件进行了调查。调查可能涉及强拆行为的合法性、赔偿标准的合理性以及政府行为的合规性等方面。
而关于暴力强拆引发的惨案,同样多得数不胜数。
搜索“暴力强拆惨案”这个关键词,弹出的案例更是触目惊心。
可即便有着如此多的警示案例,暴力强拆的事件,为什么还没有从根本上杜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