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改变历史走向的一场小辩论
创始人
2025-07-20 16:32:31
0

贞观十七年(公元643年)四月,太子李承乾因谋反被废,储君之位空缺,各方势力都在磨拳搽掌,想要一举拿下太子之位。

其中最有竞争力的两人,就是长孙皇后所生的魏王李泰和晋王李治。

宰相岑文本、刘洎偏向李泰,长孙无忌、褚遂良偏向李治,唐太宗则处于未决状态,于是就有了一场改变历史走向的君臣小辩论。

一、

起初,唐太宗是偏向于立李泰的。自李承乾被废后,李泰就变得特别殷勤。天天往宫里跑,向唐太宗撒娇、献殷勤。

有次,李泰又往宫里跑了,他投在唐太宗怀里说:“能成为陛下的儿子,是臣几世修来的福分。臣有一子,臣死之日,当为陛下杀了他,传位于晋王。”

这样的话,唐太宗听完居然相信了,还非常的感动!当场许诺要立李泰为太子。

当然,立太子之事关乎国运,唐太宗还是需要跟重臣商量的。

第二天,唐太宗就将李泰的话转述给褚遂良和长孙无忌等人听。

转述完,唐太宗还不忘补充一句“谁人不爱自己的儿子,朕见他如此,非常怜惜。”言外之意是,我相信李泰的诚意,他是真心的。

唐太宗糊涂,谏议大夫褚遂良却很清醒,他毫不客气地批评道:“陛下的话大错!希望深思,不要犯错误!”

这话要是换作其他皇帝,搞不好当场就被拖出去砍了。但唐太宗却早已习惯了,他还是耐着性子听褚遂良的理由。

二、

褚遂良接着说:“一旦陛下万岁后,魏王成为天子,他怎么可能会杀掉爱子,再传位给晋王的?”

但凡听过“易牙烹子”的故事,都不会相信这个鬼话的。

春秋时期,齐桓公对宠幸的近臣易牙说,遗憾没吃过人肉。这易牙就把自己四岁的儿子杀了,做成一道菜给齐桓公吃。齐桓公感动易牙爱自己超过爱自己的骨肉,于是对他更加宠信。

后来,易牙作乱,齐桓公被囚禁后,给活活饿死了。

唐太宗熟读历史,对这个典故肯定知道的,只是刚经历过废太子之痛,一时被亲情冲昏了头,反而不理智了。

这个时候,就体现出谏臣的重要性了。

褚遂良也不惯着唐太宗,接着数落道:“陛下之前既立承乾为太子,又宠爱魏王,礼仪和待遇都超过太子,最终酿成今日之祸。”

这样的话等于是在啪啪啪打皇帝的脸,也只有唐太宗这种善于纳谏的皇帝,才能容忍臣子这么放肆。

其实,唐太宗已经意识到自己的问题了,他后面亲自对侍臣说:“我如果立李泰,则是太子之位可经营而得。从今往后,太子失道,藩王就会窥伺钻营的。”

三、

或许是觉察到自己有点过了,亦或是想要更好地说服唐太宗。

褚遂良就顺着唐太宗的话说:“陛下如果非要立魏王,那就要先把晋王安排好,确保他的人身安全。”

这句话有两层意思:

表面上是在提醒唐太宗要提前安排好李治,暗地里却是在揭太宗的伤疤,那个不忍回忆的兄弟相残惨剧。

自从玄武门之变后,唐太宗就一直想要避免儿子们走上自己的老路,在选择太子时,他首先考虑的就是如何避免兄弟相残。

褚遂良的话,表面上是说要保护李治,背后还包括李承乾。李泰连亲儿子都能杀,要是真当上皇帝了,那李承乾、李治还有活路吗?

这是唐太宗不愿意看到,也是在极力避免的。听完褚遂良的话,唐太宗泪流满面地说:“我做不到啊!”然后就起身回宫。

唐太宗真的做不到吗?

不!他已经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只是需要一个台阶下而已。

四、

为了给自己找个台阶下,第二天群臣就陪着唐太宗来了场表演秀。

当时早朝已毕,群臣都退朝了,唐太宗独自留下长孙无忌、房玄龄、李世勣、褚遂良等人,晋王李治也在一旁侍奉着。

唐太宗对众人说:“李承乾大逆不道,让我心灰意冷了!”说完扑倒在坐榻上,又抽出佩刀要刺向自己,长孙无忌和褚遂良赶忙上去搀扶,并夺下刀,交给李治。

众人知道唐太宗这是在表演,但又不能戳破,只能配合着演。长孙无忌一边安慰着太宗,一边请他说出真实的想法。

唐太宗觉得火候差不多了,再演下去就显得太矫情了,于是说:“我想立晋王,就是不知道众大臣是怎么想的。”

此话,正合长孙无忌的意,他第一个表态说:“谨奉诏;有异议者,请让臣斩了他!”

有了长孙无忌带头,众人也纷纷应和,于是李治就这样被捧上了太子之位。

四月七日,皇帝下诏,立晋王李治为皇太子,大赦天下,欢宴三日。

李治即位后,依然延续着贞观朝的政策,使得百姓阜安,社会经济持续发展,史称“永徽之治”。在位期间,先后灭西突厥、百济、高句丽,使唐朝版图达到最大,为后面的“开元盛世”奠定了基础。

可以说,李治并没有让父亲李世民失望,他即位后对自己的哥哥也是优待异常。

五、

那么,长孙无忌为何这么支持李治呢?要知道,李泰也是他的亲侄子呀。

在拥立晋王李治为太子一事上,长孙无忌一改谨言慎行的作法,态度坚决果断地支持李治。

之所以他要支持李治,主要还是因为李泰太过出众了,而且身边还有一班党羽。要是立李泰为太子,长孙无忌并无多大功劳;要是立李治,长孙无忌不仅有大功,还能居辅弼之任,可以在新朝把控朝堂。

后来的事实也证明,在高宗朝长孙无忌再没有太宗朝时那份唯唯诺诺、谨小慎微的样子,反而变得咄咄逼人、盛气凌人,完全不把高宗李治放眼里。

因为权力欲,长孙无忌将李治推上了太子之位;也是因为权力欲,长孙无忌跟李治最终走向了对立,自己则落个身死抄家的下场。

相关内容

纪念若塔,利物浦vs雷普斯...
北京时间7月13日,利物浦对阵普雷斯顿的友谊赛赛前,数万球迷齐声高...
2025-07-20 12:43:04
原创 ...
曾经的古老传说,以及现代科技的力量,共同构成了揭开日本人祖先之谜的...
2025-07-20 12:34:33
原创 ...
彭德怀要枪毙一名逃兵,毛主席心软拦下,没想到救下个未来的司令。 ...
2025-07-20 12:34:26
原创 ...
我之英雄,彼之人屠。 作为金人的敌手当中的英雄,当然是不能有详细的...
2025-07-20 12:34:22
原创 ...
中国的历史常常与传奇交织在一起,一些真实的历史事件,常常穿插着虚假...
2025-07-20 12:34:16
原创 ...
大家好,我是梨白,一枚历史和写作萌新爱好者,欢迎关注哦~本文为原创...
2025-07-20 12:34:09
原创 ...
前言 “万恶的旧社会”已经足够“恐怖”了,而在晚清时期,那场面就要...
2025-07-20 12:34:08
原创 ...
民国时期,军阀混战不断,很多人好奇,以当时的生活水平,那些战争的组...
2025-07-20 12:34:01
原创 ...
看似强大的美国,其实隐藏着不容忽视的妖气。现如今的美国,问题频出,...
2025-07-20 12:33:58

热门资讯

原创 盘... 盘点历史上各个朝代,勇冠当世的第一猛人(秦朝至清朝) 自秦朝一统六国,至清朝末代皇帝退位,中华大地上...
原创 女... 东汉光武帝刘秀与阴丽华的故事流传很久,关于两人的爱情故事总是让人羡慕不已。 其中很多人对刘秀最终立阴...
原创 日... 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这句话不仅适用在人际交往中,在国际交流中也颇为适用。日本作为我国的邻国,在封建...
原创 清... 北京是一座有着三千多年的历史古都,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122年,周武王灭商以后,在燕封召公。燕都因...
原创 “... “黎民百姓”,这是现在人称呼普通百姓多会使用的成语。也就是说,在现代人的眼里,“黎民百姓”就是普通百...
原创 斯... 对于苏联这个国家的垮塌,可谓是千人千词,众口不一。有人说苏联的垮台是戈尔巴乔夫的软弱造成的,也有人说...
原创 “... 所谓“十年窗下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自科举制度建立以来总有一代代学子为了鲤跃龙门屡试不中却又屡败...
勿忘国耻 警钟长鸣丨旅顺口区开... 今年是九一八事变93周年 93年过去了,山河日新,国力日强 可这段历史从未被忘怀! 9月18日,旅...
智取白马山 为解放重庆及全川打... 8月29日,武隆区白马镇一处山壁上,红色的“豹崖”二字格外显眼。 “这里是1949年白马山战斗的遗址...
原创 陈... 1950年,李柏如对妻子陈缦云说:“缦云,你在家好好带孩子,我出去一趟就回来!”。于是陈缦云便在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