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慈禧临死前,为何要立年仅3岁的溥仪为帝,而不是立载沣为帝呢?
创始人
2025-07-20 14:04:45
0

1908年,对大清朝来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

这年11月14日,光绪帝病逝,太后听闻噩耗,被扶至龙床跟前哀恸。年迈的慈禧太后也已进入人生的最后时刻,她隐约意识到自己的生命正在走向终点。

可是,她对权力的渴望却从未曾熄灭,那炽热如火的欲念至死不渎。

运的皇权较量

慈禧意识到自己时日无多,但身为大清的实际统治者,还有最后一件大事需要了结——

皇位的继承人选。

此前她一直是大清帝国的实际执政者,虽有帝王之实权,却无真正帝王之尊称。早年她靠美色才能,从一名小小宫女一步步攀上权力顶峰,成为当朝“西宫太后”。

后来光绪年幼登基,她便摄政专柄,及至光绪渐长,她仍旧左右朝政,处处插手,掌控大权于股掌之间。

如今光绪驾崩,她必须重新确定一位傀儡政权的继承人,以期维系自己权力的永续。

她首先盯上了摄政王载沣,载沣是光绪帝的生父,地位尊崇,为人精明能干,与慈禧一同执政数十载,若让他继承皇位,也是顺理成章的事。

但是,慈禧深知他野心勃勃,一旦坐稳龙椅,定会扫除她的亲信和权力基础。

届时,她在朝几十年打拼建立起来的一切,势必将会被载沣彻底铲除,为了保住权力,她别无他选,唯有立一个无权无势的傀儡皇帝。

另一方面,慈禧也意识到大清已陷入暮景无垠的危局,内部,因循守旧的朝廷阻碍改革,民不聊生,社会矛盾日益尖锐,外部,列强坐大欺凌,借机渗透,门户被迫开放。

当前,大清迫需一位睿智英明的君主,方能遏阻百年积累的祸患,振兴国运,实行变法维新,止暴戾扶危。

然而,此时的大清已强弩之末,根基不稳,能担此重任的人实在是凤毛麟角。

两难之际,她别无他选,唯有另择一傀儡当权,

而她锁定的目标,正是那个年仅三岁的爱新觉罗?溥仪。

于是,经过慈禧的一番运作,溥仪正式被立为大清新帝,而载沣只是被封为摄政王。

表面上,这是为了减轻太后年迈体衰的身体负担,实则,她巧妙地把持了朝政的最终决策权,而载沣只能扮演摄政的名义角色,在这场皇权的较量中,慈禧最终赢得了胜利。

权力长存的妄想

从立储过程中可以看出,慈禧无时无刻不在思索如何永续自己的权力基础。她很清楚,自己的生命将要走向终点,

但她依旧妄想着自己的权力可以永垂不朽,立傀儡皇帝溥仪,正是为了确保权力的延续性。

慈禧担心一旦有个有能力的人登基当皇,自己在位期间的种种作为就会遭到否定和抨击,她害怕新帝会窥探和破坏自己为官几十年打拼建立起来的权威和成就。

于是,她巧妙地选择了一个听话的傀儡,以确保自己的“身后名”无虞。

在她的期望里,这个无知幼儿或许能终身做一尊被她操纵的皇帝木偶,届时,她从后台牵线,照样可以如臂指挥,掌控政治生杀大权。

但事实并非如此,早年载沣虽属同盟,后来随着光绪渐长,双方矛盾日益严重,载沣不满慈禧垄断大权,多次遭到她的迫害和打压。

若让载沣继位,慈禧担心他定会将她的亲信和党羽尽数打压清除,将她数十年的权力基础彻底削弱,

为此,她故意在载沣身上设置了一道防线——溥仪。

这是一场精心策划、步步为营的权力博弈,在临终之际,慈禧仍在孜孜不倦地为自己的权力永续铺平道路。

可惜,她的这份精心算计,注定也将同她的生命一起,在浩荡的历史长河中消逝无踪。

相关内容

纪念若塔,利物浦vs雷普斯...
北京时间7月13日,利物浦对阵普雷斯顿的友谊赛赛前,数万球迷齐声高...
2025-07-20 12:43:04
原创 ...
曾经的古老传说,以及现代科技的力量,共同构成了揭开日本人祖先之谜的...
2025-07-20 12:34:33
原创 ...
彭德怀要枪毙一名逃兵,毛主席心软拦下,没想到救下个未来的司令。 ...
2025-07-20 12:34:26
原创 ...
我之英雄,彼之人屠。 作为金人的敌手当中的英雄,当然是不能有详细的...
2025-07-20 12:34:22
原创 ...
中国的历史常常与传奇交织在一起,一些真实的历史事件,常常穿插着虚假...
2025-07-20 12:34:16
原创 ...
大家好,我是梨白,一枚历史和写作萌新爱好者,欢迎关注哦~本文为原创...
2025-07-20 12:34:09
原创 ...
前言 “万恶的旧社会”已经足够“恐怖”了,而在晚清时期,那场面就要...
2025-07-20 12:34:08
原创 ...
民国时期,军阀混战不断,很多人好奇,以当时的生活水平,那些战争的组...
2025-07-20 12:34:01
原创 ...
看似强大的美国,其实隐藏着不容忽视的妖气。现如今的美国,问题频出,...
2025-07-20 12:33:58

热门资讯

为公益挥杆—国缘V9全国高尔夫... 2025年7月18日,盛夏的姑苏古城充满活力,阳澄湖面泛着粼粼波光,在这热情似火的季节里,国缘V9全...
原创 曹... 三国时期,英雄辈出。唐太宗李世民在祭拜曹操墓时对曹操的评价为“一将之智有余,万乘之才不足”。为什么这...
原创 说... 尽管都是脱离历史讲故事,但古典战争演义不同于现代评书,或多或少都带有一些神话色彩,如《三国演义》中关...
专家解读英国北洋水师水兵墓新发... 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近日英国纽卡斯尔埃斯维克的圣约翰墓园(Elswick, S...
原创 秦... 时间随着岁月的齿轮点点流逝,无数的朝代更迭交替。对于大多数君王而言生前享受着荣华富贵,而死后又怎甘心...
原创 清... 清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二个征服王朝,同时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王朝,清朝极盛时期的疆域面积达到了1316...
南开大学:铭记历史 用奋斗书写... 人民网天津9月18日电 (记者崔新耀)9月18日,南开大学举行“铭记历史 勿忘九一八”主题活动。师生...
跟着唐诗游长安,是一种特别的体... ■记者 曾世湘 “在中国文学史上,唐诗是一颗璀璨的明珠。它代表了唐代文学的最高成就,对唐代以后的中国...
原创 蜀... 法正,一位智慧与策略并存的谋士,在公元217年向刘备提出了一个大胆的建议。他分析曹操因内忧而未深入巴...
原创 中... 原本无人质疑的夏朝,被中国人确信了3000多年后,却在近代迎来西方的质疑。尽管西方以缺乏考古文字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