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封神演义:为何武王伐纣的四大先锋实力远不如三位督粮使?
创始人
2025-07-20 13:33:44
0

随着武王伐纣大幕的拉开,封神之战正式进入高潮。西岐方面先是姜子牙登台拜将,确定了其三军统帅的超然地位,接着又分封四大先锋与三大督粮使。四大先锋分别是哪吒、黄天化、南宫适、武吉;三大督粮使则依次为杨戬、土行孙、郑伦。

看过《封神演义》原著的朋友对这七员大将想必都不陌生,同时也会发现一个问题,就是论整体实力,四大先锋远不如三位督粮使,即便是知名度极高的哪吒、黄天化能勉强比较土行孙和郑伦,但由于杨戬这尊“大神”的存在,让四大先锋多少有些相形见绌。

那么实力更强的杨戬、土行孙、郑伦没有冲锋在前,反而被派去押粮呢?难道是姜子牙老迈昏庸,不会用人?太公望在封神中的能力确实不怎么样,但和这次任务分配无关,他之所以如此做,其实大有深意,究其原因,无非以下四点。

原因一:天数早定

哪吒虽然不是书中的顶级大能,却是书中少见拥有单独故事的人物,而且非常具有可读性,现在经过加工改编常被搬上银幕,还将其心狠手辣的“熊孩子”形象成功洗白成小英雄。

事情是这样的,李靖的夫人殷氏在怀第三胎时,整整三年零六个月也没将孩子生下来,好不容易临盆结果产下的还是一个肉球,李家上下都认为夫人生了个妖怪,李靖更狠,直接拔出宝剑将肉球砍做两段。

令人惊讶的是,剑光过后,肉球里跳出来的一个小孩,并且满身都是法宝。而后太乙真人法驾降临,收哪吒为徒。而这位老师教徒弟的方式也与众不同,他并未先行传其本事,而是给哪吒灌输一个思想——不用怕惹祸,天塌了有老师顶着。

这可不是因为太乙真人老糊涂了,而是书中写得清楚,哪吒乃灵珠子转世,是天选的伐纣先锋。换言之,无论哪吒蹦得多欢,再怎么招灾惹祸也没关系,因为伐纣先锋是天定的。而太乙真人如此作为,说白了就是有底气,因为在神话小说中,看起来最虚无缥缈的天数使然、天意难违恰恰是最不可逆的,最明显的例子便是当初纣王在女娲寿诞前往进香时所做的荒唐事。

当时纣王携文武百官至女娲庙为有补天之德的女娲朝贺,不想风动帐幔,让纣王对女娲雕像惊为天人,继而于墙壁之上留诗一首:

凤鸾宝帐景非常,尽是泥金巧样妆。

曲曲远山飞翠色,翩翩舞袖映霞裳。

梨花带雨争妖艳,芍药笼烟骋媚妆。

但得妖娆能举动,取回长乐侍君王。

或许在纣王看来,自己堂堂天子(原著中不止一次称纣王为天子,所以那些说什么纣王之后无人皇的闪远点)留下这样的诗无疑是对女娲的赞美甚至恩赐,毕竟这家伙在来之前对女娲娘娘的补天功德一无所知(《封神演义》中女娲没有造人的事迹),但是落在女娲眼中,这可就是赤裸裸的亵渎了。

果不其然,女娲回宫后勃然大怒,当即挎上宝剑驾云直奔朝歌,打算诛除纣王,不想到了朝歌上空,却被平地忽起的两道冲天红光所阻,惊诧下掐指一算,得知纣王气数未尽,殷商尚有二十八年国运,于是强压怒火,悻悻而归。

女娲是和三大教主平级的大能,对她来说斩杀纣王和踩死一只蚂蚁没什么区别,但就是因为天命不可违,所以即便是女娲这等强者,也不敢有丝毫违背。她都尚且如此,何况哪吒这伐纣的天选先锋。

至于黄天化、南宫适和武吉,虽然书中对他们没有相关交代,但相信肯定也是有这方面因素的。

原因二:职责分工不单以实力论

先说先锋官。常听评书的朋友都知道先锋需要“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简单来说就是做好前期工作,让大军有序进军,当然了两军交战打头阵也是先锋常做的。所以先锋需要高强的武艺,最好还要有冲劲,若是胆大心细那自然就更好了。

我们再来看周军的四大先锋,哪吒和黄天化的武艺自不必说;南宫适曾经是西岐第一大将;武吉是姜子牙的徒弟,武艺不错,长期给师傅当助理,做事也算细心。所以整体来说,所谓四大先锋弱其实是和三大督粮使相较而言,实则也是各有千秋的上将之才。

再来看督粮使,虽不如先锋风光,但需要承担的重任比先锋只多不少,要求也更高。所谓“三军未动,粮草先行”,在战争中,粮食直接决定了一支军队的战斗力,堪称军之命脉。所以对于督粮使而言,武艺高强只能算是基本操作,冷静的头脑和过人的智慧更是不可或缺。就此而言,杨戬认第二,无人敢认第一;土行孙虽然有点铁憨憨,但是多少有些急智,而且土行孙的实力非常强,除了惧留孙和杨戬,他几乎就没吃过亏,哪吒、黄天化甚至孔宣都在他面前吃过瘪,所以说除非出动教主之下的顶级炼气士,不然劫土行孙就等于自寻死路,话说回来,哪个准教主级的大能会跑去劫粮呢?

郑伦在三人中知名度最低,但他的另一个名字您一定听过——哼哈二将中的哼将!一声“哼”,鼻子冒白烟,对手立马魂魄游离摔倒,这份本事除非碰上哪吒,否则百试百灵。

所以说无论是先锋官还是督粮使,或者是随中军行动的将官,都是结合了能力、特点等多方面因素进行合理分配的,并不是单纯的以战斗实力进行高低比较。职责也好,职务也罢,讲究的人尽其才,而不是能力排序,这点是需要区分的。

原因三:猛将打头阵,大将需压台

现在很多人将最后出场的大咖叫作“压轴”登场,这是不对的,压轴是倒数第二个,最后一个出场的应该叫作“压台”。而行军打仗,若无特殊情况,一般都是猛将打头阵,而最强者压台出场。

我们刚才说过,四大先锋其实并不差,只是三大督粮使整体更胜一筹,拿哪吒和杨戬为例,哪吒的实力强,但是有性格缺陷,所以败绩很多,远不如土行孙稳,但是谁也不能否认他的水平,这样的人冲锋在前最合适。而杨戬是毫无争议的第一将,自然需要留着压台,就好比我们打斗地主,有时需要先声夺人,有时需要出大牌要牌权说话,所以像哪吒这样的大牌在前期就有了用武之地,但是绝不能上来就把王炸杨戬给扔出去,要不后面就没法玩了。

其实从书中各个势力的人员职务分配就能够看出,督粮使几乎都是诸侯麾下的第一大将,也就是说综合实力最强的一位。甚至不仅是《封神》,其他一些战争小说同样如此,比如《说唐》中李密任魏王后,先锋是程咬金,督粮使则是裴元庆。

原因三:武王伐纣背后的封神之战

《封神演义》中的商周大战,也就是武王伐纣其实并非单纯的人族皇权争夺战或者说朝代更替的战争,他的另一层目的是诸仙借此战进行的封神计划,所以更多时候我们将之称作“封神之战”。

首先元始天尊门下十二弟子杀戒将至;其次昊天上帝命十二仙首称臣,于是便有了鸿钧道人命座下三大弟子老子、元始、通天“三教共议封神榜”,借商周大战执行封神大计,而封神的先决条件就是横死!那么也就是说,在这期间至少需要死够三百六十五位大人物,才能顺利完成这项任务。

四大先锋能力有,但各自存在的问题也比较突出,哪吒冲动急躁,所以败仗和胜仗比例基本差不多;黄天化是典型的一手好牌打得稀烂,而且跟哪吒一样的脾气,俩人在这方面简直就是卧龙凤雏;南宫适是标准的凡人武将,比较中庸;武吉打下手很出色,但是独自领军只能算中规中矩。有他们在,能给予敌人杀伤的同时还会让整场大战有条不紊地进行,不至于冲得太猛,破坏了封神大计。

但三大督粮使则不同,杨戬虽然是三代弟子,但把他放在十二仙里都算出类拔萃的存在,孔宣、云霄这样的大能皆对其另眼相看。土行孙和郑伦也各有千秋,最主要的是这三位没有明显的短板,如果让他们领军在前,不说一路平推到朝歌,起码战斗进程会加快很多,相对的伤亡也会大幅减少,那这三百六十五路正神要如何去凑?

所以说,这一战并不是单纯地追求一个打破朝歌、大周代商的结果,过程更为重要,特别是需要伤亡这一点并不是很好掌控,所以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四大先锋就特别适合冲在一线,至于三大督粮使,不藏一藏就很可能好心办坏事。

其实从来就没有先锋官一定要强于督粮使的规矩,而基于上述四点,三大督粮使强于四大先锋就更显得顺理成章了。

相关内容

纪念若塔,利物浦vs雷普斯...
北京时间7月13日,利物浦对阵普雷斯顿的友谊赛赛前,数万球迷齐声高...
2025-07-20 12:43:04
原创 ...
曾经的古老传说,以及现代科技的力量,共同构成了揭开日本人祖先之谜的...
2025-07-20 12:34:33
原创 ...
彭德怀要枪毙一名逃兵,毛主席心软拦下,没想到救下个未来的司令。 ...
2025-07-20 12:34:26
原创 ...
我之英雄,彼之人屠。 作为金人的敌手当中的英雄,当然是不能有详细的...
2025-07-20 12:34:22
原创 ...
中国的历史常常与传奇交织在一起,一些真实的历史事件,常常穿插着虚假...
2025-07-20 12:34:16
原创 ...
大家好,我是梨白,一枚历史和写作萌新爱好者,欢迎关注哦~本文为原创...
2025-07-20 12:34:09
原创 ...
前言 “万恶的旧社会”已经足够“恐怖”了,而在晚清时期,那场面就要...
2025-07-20 12:34:08
原创 ...
民国时期,军阀混战不断,很多人好奇,以当时的生活水平,那些战争的组...
2025-07-20 12:34:01
原创 ...
看似强大的美国,其实隐藏着不容忽视的妖气。现如今的美国,问题频出,...
2025-07-20 12:33:58

热门资讯

为公益挥杆—国缘V9全国高尔夫... 2025年7月18日,盛夏的姑苏古城充满活力,阳澄湖面泛着粼粼波光,在这热情似火的季节里,国缘V9全...
原创 曹... 三国时期,英雄辈出。唐太宗李世民在祭拜曹操墓时对曹操的评价为“一将之智有余,万乘之才不足”。为什么这...
原创 说... 尽管都是脱离历史讲故事,但古典战争演义不同于现代评书,或多或少都带有一些神话色彩,如《三国演义》中关...
专家解读英国北洋水师水兵墓新发... 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近日英国纽卡斯尔埃斯维克的圣约翰墓园(Elswick, S...
原创 秦... 时间随着岁月的齿轮点点流逝,无数的朝代更迭交替。对于大多数君王而言生前享受着荣华富贵,而死后又怎甘心...
原创 清... 清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二个征服王朝,同时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王朝,清朝极盛时期的疆域面积达到了1316...
南开大学:铭记历史 用奋斗书写... 人民网天津9月18日电 (记者崔新耀)9月18日,南开大学举行“铭记历史 勿忘九一八”主题活动。师生...
跟着唐诗游长安,是一种特别的体... ■记者 曾世湘 “在中国文学史上,唐诗是一颗璀璨的明珠。它代表了唐代文学的最高成就,对唐代以后的中国...
原创 蜀... 法正,一位智慧与策略并存的谋士,在公元217年向刘备提出了一个大胆的建议。他分析曹操因内忧而未深入巴...
原创 中... 原本无人质疑的夏朝,被中国人确信了3000多年后,却在近代迎来西方的质疑。尽管西方以缺乏考古文字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