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能冲锋陷阵、斩敌杀将、武力绝人的猛将不说多如牛毛,也是层出不穷。
其实皇帝里面同样有这样的猛人,因为不少皇帝作为创业之君,或者生逢乱世,大多是要亲自提三尺剑打天下,免不了还要亲自上阵砍人,所以皇帝里面能打的猛人同样也不算少。
哪些皇帝能入围猛将级别,谁又是皇帝里面最能打的呢?
作为皇帝却能凭个人勇武入围勇将的着实不少,像北魏道武帝拓跋焘、唐太宗李世民、后唐庄宗李存勖等都是喜欢带着小队人马比如几十数百骑就冲锋陷阵的。
不过他们的勇更多是抓住战机的突阵,勇则勇矣,但论个人打斗的战斗力还是离勇猛相差甚远,玄武门之变李世民人多势众偷袭还差点被李元吉打死,李存勖更是多次陷入险境靠别人营救才能脱身。
单凭个人武力就能跻身猛将之列的皇帝比想象中要多。
五胡乱华时因为主打一个战乱,所以能打的皇帝很多,其中这几位是佼佼者。
匈奴前赵政权的
刘聪
,史载刘聪“十五习击刺,猿臂善射,弯弓三百斤,膂力骁捷,冠绝一时”。能弯弓三百斤,这方面已经是岳飞级别了。
同样前赵政权的
刘曜
,刘曜“身长九尺三寸,雄武过人,铁厚一寸,射而洞之,于时为神射”。
羯族后赵政权的
石虎
,石虎“弓马迅捷,勇冠当时”。
鲜卑后燕政权的
慕容垂
,慕容垂“年十三岁,勇冠三军”。
不过他们的勇猛都停留在纸面上,比如杀敌、斩将、夺旗、先登、陷阵这些具体的战绩都没有列述。
而下面这几位可都是有详细记载的猛人。
汉光武帝刘秀
昆阳之战时王莽军十多万围城,刘秀率十三骑强行突围出城,带来援军后率步骑千余破阵,刘秀亲自“斩首数十级”。
宋武帝刘裕
刘裕“常被坚执锐,为士卒先,每战辄摧锋陷阵”,随刘牢之讨伐孙恩时,刘裕带数十人侦查时遇敌数千,属下大多战死,刘裕不退反进“而战意方厉,手奋长刀,所杀伤甚众”。
后唐末帝李从珂
李从珂在后唐军中以骁勇善战知名,因勇猛三次受到李存勖夸赞,多次在败军之时护卫后唐庄宗与后唐明宗脱困。胡柳陂之战李从珂护卫李存勖夺土山,摧骁阵,率十数骑追到敌营,斩首数级,砍掉其望橹而还。灭后梁之战,李从珂率部身先士卒击败梁军,“俘获梁将任钊等三百人”,率先攻下汴城。其勇猛与石敬瑭不相上下,两人是后唐明宗李嗣源的左膀右臂。
后晋高祖石敬瑭
石敬瑭善骑射,李存勖军队未列阵就被五万梁军攻击,军情危急时石敬瑭“领十余骑,横槊深入,东西驰突,无敢当者”。莘城之战石敬瑭和岳父李嗣源陷入梁军围困,石敬瑭“挺身跃剑,反复转斗,行数十里”,两人成功脱困。胡卢套之战唐军退却,石敬瑭掩护李嗣源撤退“拔剑辟道,肩护明宗而退,敌人望之,无敢袭者。”
不过若论最勇猛的,还得是下面这四位。
后唐明宗李嗣源
李嗣源善骑射,朱温发动上源驿之变谋杀李克用,李克用三百亲兵战死,十七岁的李嗣源保护李克用脱困。
李嗣源因经常带五百人的横冲都为大军冲阵和断后掩护,被称为李横冲。青山之战李嗣源在兵溃之时率部冲阵击退后梁军,“奋击如神,四中流矢,血流被股,自青山之战,名闻天下。”
太原被围李嗣源亲率敢死之士,日夜出城突袭梁军,擒其骁将游昆仑等,梁军被迫撤军解围。
潞州之战李嗣源率先攻入夹城,功居第一。
柏乡之战,李嗣源率百人冲阵,“奋楇舞槊,生挟二骑校而回,飞矢丽帝甲如猬毛焉。自辰及未,骑军百战,帝往来冲击,执讯获丑,不可胜计。”
北伐幽州,李嗣源与当时的猛将元行钦交战八次,七次射中元行钦,一次被元行钦射中大腿,两人都拔箭力战,最后元行钦不支请降,被李嗣源收为养子。元行钦“常能临敌擒生,必有所获,名闻军中”
契丹三十万进攻幽州,李嗣源“挺身入于敌阵,舞槌奋击,万众披靡,俄挟其队帅而还。”
宋太祖赵匡胤
赵匡胤“学骑射,辄出人上”,爱使枪弄棒,赵匡胤用一根纯铁棒,上面甚至握出了了手印。
高平之战后周军险些崩盘,赵匡胤率人反冲锋反败为胜,乘胜冲到河东城并焚其门而还。随柴荣征淮南,南唐节度皇甫晖、姚凤领军号称十五万,双方列阵完毕,赵匡胤单骑冲阵手刃皇甫晖生擒姚凤,“拥马项直入,手刃晖中脑,并姚凤禽之”。
氐人政权
前秦皇帝苻生
苻生是苻坚堂兄,不但力大无穷,徒手搏杀猛兽,而且能跑的像马一样快,“力举千钧,雄勇好杀,手格猛兽,走及奔马,击刺骑射,冠绝一时”。
桓温北伐进入关中,这场前秦的生死之战中,苻生“单马入阵,搴旗斩将者前后十数。”
冉魏皇帝冉闵
冉闵“身长八尺,善谋策,勇力绝人。骁勇善战”。
石琨、张举、王朗率众七万进攻邺城,冉闵亲自率一千骑兵将其击败,“闵执两刃矛,驰骑击之,皆应锋摧溃,斩级三千。”
冉闵遭遇前燕铁锁连环马,冉闵“左杖双刃矛,右执钩戟,顺风击之,斩鲜卑三百余级”,被前燕骑兵包围后成功突围而出,因战马无故而死,被追擒。
你觉得苻生和冉闵谁更能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