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知道中国战国时代有“战国四公子”的说法,但对于这4个人的故事其实仍有很多人闹不清楚。战国的政治斡旋绝对离不开这4位公子。本文就为大家简单介绍一下“战国四公子”的故事。
魏国信陵君魏无忌(?—前243年)
战国四公子之首,魏国第6个国君魏安釐王魏圉的异母弟。信陵君以为人宽厚仁爱、礼贤下士见长,对士人,甚至不论其才能结交,一视同仁,为士人所重,门下食客最多时,可达三千之众。
公元前257年,信陵君不惜以政治生命为代价,跟魏安釐王闹翻了脸,“窃符救赵”,联手楚国的春申君黄歇夹击秦军于邯郸城下,秦军大败而退。此后20多年,秦国不但无法向东扩张,反而被抗秦联军打的出不了函谷关,抗秦联军几次攻秦,甚至还有一次攻破了函谷关,指挥联军的上将军正是信陵君。
信陵君因窃符一事,畏惧魏王惩治,客居赵国10多年。后来回归魏国,在哥哥魏安釐王的猜忌和压制下以酒色自娱,几年后就逝世了。18年后,魏国就被秦国灭了。
赵国平原君赵胜(?-前251年)
赵国贵族,赵武灵王的儿子,赵惠文王的弟弟,因极其贤能而出名,门可众多。赵胜初为赵惠文王之相,赵惠文王死后,又为赵孝成王之相。
长平之战后,秦军乘势包围赵都邯郸,赵将廉颇率军10万顽强抵抗,平原君散尽家财,编妻妾入行伍,鼓励军民共赴国难,后魏国的信陵君、楚国的春申君援兵赶到打败了秦军。
公元前298年,平原君被封为国相,其后曾经历“三去相,三复位”的波折,在赵国历经赵惠文王、赵孝成王两朝为相48年。平原君去世后,子孙世代承袭他的封爵,赵国灭亡同时他的后嗣也断绝了。
楚国春申君黄歇(前314年-前238年)
春申君黄歇以辩才扬名,四君子中唯一不是王室之中的人。曾与楚太子共质于秦,又设计放归楚太子。楚国顷襄王死后,太子完登位,黄歇成为楚国国相。此后,楚国再度变得强盛,直到前242年他组织五国五国合纵攻秦失败,不得不迁都淮南寿春,楚考烈王才开始冷落他。
再后来,黄歇为了保住自己在考烈王死后的地位,将有身孕的妾室进献给一直无子嗣的楚王。这位妾室是李园的妹妹。结果弄巧成拙,被更具野心的李园乱刀砍死。
齐国孟尝君田文(?—公元前279年)
田文,字孟,封于尝邑,故号孟尝君。少有远谋,深明“君子之泽五世而斩”,劝田婴舍家业而厚待宾客,由是“名声闻于诸侯”。孟尝君待客平等,“食客数千人,无贵贱一与文等”,且常施惠于宾客亲戚,客以此多归孟尝君。
典故“鸡鸣狗盗”就是出自他。说的是,田文出使秦国被扣留,手下门客为了救他,学狗叫才偷出白狐裘贿赂秦王宠妾放了田文,为了在天亮前逃出函谷关,学了鸡叫才骗开城门,逃离秦国。
田文先后担任过秦国、齐国以及魏国的相国,晚年的田文在诸侯国之间保持中立地位,他去世之后,几个儿子争相继承爵位,齐国和魏国趁机联手灭了薛邑,导致田文绝嗣。
综上,我们发现,“战国四公子”身处乱世,结局没一个好的,信陵君抑郁而终,平原君、孟尝君虽得终老,但都绝嗣了,至于春申君更是被乱刀砍死,实在是令人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