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白起活埋了40万赵军?尸骨出土后,顶尖学者:不是活埋的
创始人
2025-07-18 02:03:17
0

2000多年的长平之战公认为秦国统一的关键点,此战之后,统一六国中,秦国再也没遇到像样的抵抗。

白起是长平之战的指挥官,此战令他一战封神,坑杀赵国士兵40万人。他被后世称为“战神”,因为血腥过重,又被人称为“屠夫”。

长平之战并非虚构的,史书记载:赵军所亡者四五十万。一直以来,赵军40万人传说的被杀戮的方式为活埋,但人们一直有异议,40万人之众,如何做到活埋呢?

但随着上世纪90年代,长平之战的遗址的发现,事实终于浮出水面,得到一个和史料不同的结论:40万赵军不是被活埋的。

1995年,山西晋城的农民在整理自家农地时,意外发现了一具头骨,身为古战场遗址,农民已经见怪不怪了,以前也经常挖到这样的骨头。但随着挖掘的深入,人骨越现越多,渐渐连一片——这是一处群杀的现场。农民赶紧报告了政府,考古专家星夜赶来。

经过全面的挖掘,现场一共找到了130余具尸体,考古专家根据骨龄,测算出这的确是2000多年长平之战的尸体现场。

通过对这些尸体的死因探查,130具尸体中只有一具是因为活埋窒息而死,其他的尸体大多被青铜器砍伤,或者为钝器击杀。死后才被堆积到了这里。再探查了埋藏尸体的土层,发现属于当时的泥土只有30多厘米厚,不足以让一个成年人窒息。由此推断,这130具尸体是被杀死后,被埋藏到了土里。并非史料所说的坑杀活埋。

由此,多年的谜团终于解开了,根据史料,专家一直把坑杀解释为活埋,久而久之,越传越广,就成了白起坑杀了40万赵军。其实,这是不对的。

史料记载为:“阬,陷也”,应当解释为“阬而陷害之”,即使用不光彩的,阴暗的手段陷害。“坑杀”和“阬杀”是有很大不同的。

40万赵军虽然被围困了46天,投降时已经快要饿死了,但还至于被活埋时还乖乖束手就擒,这是对赵军智商的侮辱。应该是被秦军的谎言欺骗,然后被分而杀之。查清40万饿殍亡灵的死亡方式,也算是对2000多年前那场大战的尊敬吧。

相关内容

墨加两国加强贸易合作应对美...
墨加两国深知美国关税带来的挑战,积极加强贸易合作以应对。双方意识到...
2025-07-17 12:39:08
某科技公司未落实网安保护义...
某科技公司因未落实网安保护义务而遭受重罚。该公司在网络运营过程中,...
2025-07-17 12:38:55
央视关注福州:高温酷暑持续...
近期,央视将目光聚焦于福州。在这高温酷暑持续的时节,福州的亲海游却...
2025-07-17 12:37:37
原创 ...
中国几千年来,英雄辈出,却唯独项羽一人独占鳌头?在历史上,他是唯一...
2025-07-17 12:33:49
原创 ...
文|a龙景生 编辑|a龙景生 前言 英帝国是历史上最为辉煌和强大的...
2025-07-17 12:33:47
原创 ...
阅读此文前,麻烦您点击一下“ 关注 ”,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
2025-07-17 12:33:44
原创 ...
1398年6月24日,开国皇帝朱元璋驾崩,就在那年的5月13日,一...
2025-07-17 12:33:44
原创 ...
齐国做为春秋五霸的首霸之国,其崛起之势如火箭,陨落之势也如流星。强...
2025-07-17 12:33:34
原创 ...
清朝末年的人民的生活到底是什么样子,真的像宫斗剧里演的那样吗?电影...
2025-07-17 12:33:26

热门资讯

原创 错... 作者:史遇春 一、题记 一些人随意惯了,很多时候,就会表现得十分随便,比如:在使用文字时,他们一共才...
原创 中... 文| 清影 编辑| 清影 中国古代战略思想的主要特点 中国古代战略思想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原创 慈... 慈禧太后曾是大清王朝最有权势的女子,把握着大清的命脉,然而最后成为了清朝灭亡的罪魁祸首,但是她终究只...
原创 史... 史上最懒的诗人,一个令人称奇的存在,他只写了一首两句诗却成为了千古绝唱,广为人知且传颂不衰。当我们谈...
原创 古... 文|季婉白 编辑|季婉白 古埃及作为人类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文明古国,其交通运输系统是当时社会生产和文化...
原创 雍... 在中国清朝的历史长河中,雍正皇帝的登基过程常被一些影视作品夸大成篡位行为,甚至被形容为窃取皇位的盗窃...
原创 难... 在《西游记》中,塞外的苍凉风兮,交河之水早已冰结。瀚海波涛百重叠,阴山千里皑皑白雪。这是李世民的《西...
原创 苏... 美国人之所以会选出一个特朗普做总统,最大的原因是美国的底层民众怀念以前的美国,或者说怀念自己以前的幸...
原创 清... 在当今社会,只要你有足够的毅力和勤奋,尽管生活可能艰辛,但还是能够过上有尊严的生活。然而,回顾一百多...
原创 人... 本文参考历史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相关文献来源。 (割据淮南 杨行密) 淮南军阀杨行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