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蜀汉后期一员大将,镇守汉中,最终却下落不明
创始人
2025-07-17 13:03:37
0

自诸葛亮去世以后,谁才是支撑蜀汉的顶梁柱?大家都知道,肯定是姜维。姜维继承诸葛亮遗志,带领蜀汉军队北伐曹魏,总计大胜2次;小胜3次;相聚不克4次;大败1次;小败1次。姜维多次出兵,失利的只有2次,且其中1次还是很小的失利。由此可见,姜维的本事。

那么,姜维本事那么大,唯一的一次大败,又是怎么回事呢?这其中有一个关键人物,也就是我们今天主要讲的人胡济。

公元256年,蜀汉在姜维的带领下刚刚赢得了“洮西之战”的大胜,蜀汉士气高涨,曹魏陇西空虚。于是将姜维想乘胜追击,斩断曹魏的陇右,便和当时镇守汉中的大将胡济约定分兵两路,最后在上邽(今甘肃天水)围剿魏军。

曹魏大将邓艾判断姜维会乘胜追击,于是进行了大量的战前准备。同年秋,姜维从钟提出兵向北进攻祁山堡,由于祁山堡早有准备,易守难攻,姜维改变策略,向西北方向进攻董亭、南安,沿山向上邽进军。

邓艾军抢占武城山据险而守,姜维见地利已失,强攻已经不可能。便趁夜渡过渭水东进,八月,两军在段谷相遇,由于胡济在规定时间没有赶到。蜀军交战不利,士卒溃败,死伤众多,姜维大败而归,最终自请贬为后将军。

所有的史料记载,姜维这一次大败,主要原因是胡济失约不至。这就有意思了,失败以后将为自贬为后将军,而胡济却没有受到任何惩罚,最后还得到刘禅的重,今天就让我们来分析一下吧。

第1点,胡济的为人

胡济,字伟度,生卒年不详,荆州义阳郡(治今湖北省枣阳市)人,三国时期蜀汉官员、将领。胡济是荆州义阳人,他的义阳老乡有邓艾、樊建、董厥、魏延、来敏等人。同时,胡济还和诸葛亮有良好的关系。

根据《三国志》等史料的记载,诸葛亮曾说过:“昔初交州平,屡闻得失,后交元直,勤见启诲,前参事于幼宰,每言则尽,后从事于伟度,数有谏止;虽姿性鄙暗,不能悉纳,然与此四子终始好合,亦足以明其不疑于直言也。”

对于敢于直言的胡济,诸葛亮将他与崔州平、徐庶及董和相提并论,这三位在三国时期可是大名鼎鼎的。诸葛亮能将胡济与这三位相提并论,称胡济是自己的诤友。可以显示胡济的本事。

不过,作为诸葛亮的好友,胡济却在蜀汉后期坑了诸葛亮的传人姜维,并且这个人的结局还是属于下落不明的情况。这让许多研究三国的人百思不得其解。

在诸葛亮去世后,胡济受到了蜀汉的重用。先是担任中典军,统诸军,封成阳亭侯。后来,胡济又被晋升为汉中都督,假节领兖州刺史。

胡济在蜀汉后期可谓平步青云,很快就成为了汉中都督。要知道前三位担任此职务的是魏延、吴懿和王平,这三位名声可都不小,作为他们的继任者吴济的人品和本事也不会差到哪里去。

第2点,段谷之战胡济为何失约

所有的史料记载,段谷之战的失败都是由于胡济失约,这已成为既定事实。那么他为什么失约呢?我认为可能性有三点。

其一,胡济不愿意北伐友谊有意迟缓行动。这一点我认为不可能,胡济的人品,我们在前文已经进行过探讨,是值得肯定的。《三国志·董允传》中就有记载“允尝与尚书令费祎、中典军胡济等共期游宴...”。

费祎和董允是什么人大家也是很清楚的,俗话说人以类聚,物以群分,胡济是什么样的人自不必言。这类人如果与别人提前约好做什么事情,就一定会言出必行的,毕竟古人对于诚信看的比生命都重。更何况有意迟缓军事行动,那是贻误军机,是要杀头的。

其二,朝中有人反对掣肘,导致胡济不能按时抵达。公元254-258年,蜀汉朝中真正掌权的是尚书令陈祗。而这段时间,恰好是姜维北伐取得成果最多的时期,包括前文提到的洮西大胜。

所以说,陈祗总体上还是比较支持姜维北伐的。且汉中方面在此期间也没有受到任何进攻的迹象,所以这个原因我觉得也不大可能。

其三,胡济被阻挡未能按时到达指定地点。那么只剩下这一种情况了,我也觉得符合实情。朝中并没人反对,胡济也按计划行动,但被敌人阻挡没能按时到。

那胡济到底被挡在哪了?从汉中走陇西大道去上邽,必然要经过祁山。此时的祁山,是有魏军防守的。所以,胡济最有可能被阻挡于祁山,毕竟那是诸葛亮都没有办法攻下的地方。

第3点,胡济的结局

段谷之战,在失去胡济的支援后,姜维最终被魏将邓艾大败。比较有意思的事,虽然所有的史料都记在此次大败的直接原因是胡济。但是最终的惩罚结果就是,将为自贬为后将军,而始作俑者胡济却被蜀汉后主刘禅升为右骠骑将军。

也许有人会说,那是因为蜀汉后期人才太过匮乏的原因。诚然,此说法有一定的道理,但是也充分证明在段谷之战中,胡济并没有出格的表现。要不然军法不容情,就不会轻轻放过胡济。

公元258年,蜀汉大将军的姜维重新掌权,提出新的汉中防御策略。胡济与王含、蒋斌分驻于汉寿、乐城与汉城,加入到姜维汉中防御的部属之中。要说胡济坑了姜维,姜维怎么还会用胡济,所以证明胡济并没有失误之处。

可惜在公元258年之后,《三国志》、《华阳国志》等史料都没有胡济的相关记载了,也即胡济最后下落不明了。

启示录:

整个三国后期,姜维和邓艾,就如同诸葛亮和司马懿一样,都是一对天生的对手。虽然诸葛亮一生始终压司马懿一头,但是他的继任者姜维,却显然输给了邓艾。

从事实和情理都可以推断出,虽然在北伐的时候,姜维胜多败少,但是最终在大局观上,姜维还是和邓艾有一些差距。

至于胡季,最终的归宿无非是三种可能。一是突发疾病去世,二是在魏灭蜀之战中战死沙场,三是归降了曹魏,却和徐庶一样终身没有为曹魏作出贡献。

关于蜀汉后期的大将胡济,你是怎么看的?欢迎留言。

相关内容

墨加两国加强贸易合作应对美...
墨加两国深知美国关税带来的挑战,积极加强贸易合作以应对。双方意识到...
2025-07-17 12:39:08
某科技公司未落实网安保护义...
某科技公司因未落实网安保护义务而遭受重罚。该公司在网络运营过程中,...
2025-07-17 12:38:55
央视关注福州:高温酷暑持续...
近期,央视将目光聚焦于福州。在这高温酷暑持续的时节,福州的亲海游却...
2025-07-17 12:37:37
原创 ...
中国几千年来,英雄辈出,却唯独项羽一人独占鳌头?在历史上,他是唯一...
2025-07-17 12:33:49
原创 ...
文|a龙景生 编辑|a龙景生 前言 英帝国是历史上最为辉煌和强大的...
2025-07-17 12:33:47
原创 ...
阅读此文前,麻烦您点击一下“ 关注 ”,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
2025-07-17 12:33:44
原创 ...
1398年6月24日,开国皇帝朱元璋驾崩,就在那年的5月13日,一...
2025-07-17 12:33:44
原创 ...
齐国做为春秋五霸的首霸之国,其崛起之势如火箭,陨落之势也如流星。强...
2025-07-17 12:33:34
原创 ...
清朝末年的人民的生活到底是什么样子,真的像宫斗剧里演的那样吗?电影...
2025-07-17 12:33:26

热门资讯

原创 “... 前言 公孙痤作为魏国一代国相,其对魏国的政治发展,可以说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这也是为什么其能够得到...
原创 明... 开局一个碗,结束一根绳,相传十六帝,国祚276年。 洪武元年也就是历史上的1368年,就在这一年的正...
原创 彭... 1965年,彭德怀来到攀枝花附近的一个农村视察,为了更好的了解当地农民的生活现状,他决定深入到农户家...
原创 郭... 曹操自官渡之战打败袁绍后的几年时间里一直反攻河北,公元207年曹操歼灭袁谭和袁尚最终统一河北地区。同...
原创 当... 清朝末期,光绪皇帝的执政时期饱受历史争议。在历史学者和爱好者中,光绪被看作并非无能之辈。他心怀雄心,...
原创 赵... 公元927年,一名婴儿出生在河南洛阳,乳名唤作“香孩儿”。乱世出英雄,谁也不曾想到他竟然建立大宋王朝...
日本帝国梦的十大支柱 二战后,日本在美国人的监视之下搞发展,付出了巨大的牺牲,但也恢复和形成了支撑日本帝国梦的工业体系。从...
原创 为... 中国的第一位皇帝秦始皇嬴政,统一了六国,结束了纷乱的战争,在历史上最经典的也当属秦始皇渴望长生不老的...
原创 革... 全家福照片是一个家庭团圆的象征,在革命年代,许多革命先辈们知道自己前途未卜,所以有时都会在离家前跟家...
原创 同... 同样是反腐,明洪武皇帝朱元璋杀了15万人,都没能解决根本问题,而雍正只用了3招,就能让官员老老实实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