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3亿汉人被满清300万八旗,统治了276年,为何不反抗?四个理由
创始人
2025-07-17 09:32:26
0

在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

关注

”,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引言

清朝

,一个由北方游牧民族统治之下,中国大土地上的最后一个封建王朝。

其创始人

努尔哈赤出身女真族

,更是在北方草原上横行多年,再到皇太极的铁骑踏过山海关,清军正式入驻北京城,而属于清朝统治中国的历史由此展开。

但与之而来的,我们更好奇,

满人对待汉族,究竟是如何统治的?

早在元朝时,由蒙古族领导下的大元,只支撑不过百年。但是谁也没想到,清朝竟然统治了近三百年的时光,而在这期间,大部分的汉人却压根没想过反抗满族人的统治。

到了清朝中期,全国人口超过三亿,而汉人更是占据了绝大多数。

原本的八旗子弟在汉人面前,显得数量薄弱。但同样都是被少数民族统治,

为何清朝的汉人没有团结起来,一起反抗满清?

一、满清尊重汉学文化,基本传承明朝制度

其实要论起汉人没有反抗,那就还是有些太草率了,在清朝初期有不少汉人,都反对满清的统治,尤其明朝的旧党旧臣。

毕竟从始皇统一中原,再到汉武帝时期的种种政策,民族认同感之下,

许多人是无法接受异族作为君主统治的。

比如当时元朝时期,各地军民起义频发,根本就在于汉人不满元朝的统治。

所以清朝前期,依然有人反抗,

有些人打着“反清复明”的称号

,其实他心里也压根没有明朝。只不过是不希望自己被清统治罢了。

这种现象,在中后期渐渐很少,

而大部分的汉人也都接受了统治

,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便是,

清朝尊重与学习,汉族儒学文化

,上至王公大臣,下至平民百姓,都与汉文化充分融合。

而这样的举措,便让汉人不用强行更改文化习俗,甚至有归属感。

清军入关之后,吸取了前人的经验

,要想异族统治,必须先从文化入手。而恰逢顺治、康熙对于汉族文化都十分的尊敬,更是希望满族子弟、官员,都能够认真学习汉族文化。

尊重儒学,在清朝的科举当中,为了重用汉族的知识分子。

更是有“

满不点元、旗人不列鼎甲

”的政策,即

满人不可成为状元

的政策,而这一政策,则是在选官科考的制度上,

充分优待了汉人

在整个清朝历史上,只出过两个满族人状元,除此之外,悉数汉人。

并且就连

皇室宗亲都对汉文化十分尊重

,要知道尽管清朝将“满语骑射”定为大清的立国根本,但在多年来的汉族文化熏陶之下,

到了雍正时期,就连许多八旗子弟都不会说满语了

,或者只能听不能说,可见汉族文化影响至深。

除此之外,清朝在朝政制度上也基本继承了明朝,例如设置六部,三院,在地方官的擢选和设置上,几乎和明朝没有太大出入,就连官员名称也基本相同。

而这一举动,也让汉人的接受度更高,毕竟没有人喜欢官制的大幅度变革。

而当初由努尔哈赤建立的满洲八旗,在逐渐有了蒙古八旗之后,

汉八旗也相继成立

。而汉八旗的成立,也是让汉族能够更快融进满清的统治之下。

在这一连串的操作之下,汉人对于清朝的统治,不论是主动的还是被动的,都在耳濡目染之下被逐渐吸化。

甚至可以说,对于普通的百姓而言,只要朝廷真正的做实事,对他们来说更新换代也压根不是什么值得反对的事情。

二、清朝前期武力镇压,极端条令

而除了对待汉文化的尊崇之外,

如果仅靠这几个政策,恐怕没那么好收服汉人的心思

。清军入关之后,尽管进入北京城,但当时全国还有多处地方,都存在着明朝旧臣。

于是一时之间,收复这些地方,尽归大清,就成为了重中之重。

而此时清朝可以说,几乎是使用暴利镇压,也创下了不少惨案,比如

著名的“扬州十日”

,清军在扬州城内,

屠杀了整整十日

,尸山血海,哀嚎声不绝于耳,军民尽杀。

而这也仅仅因为,明朝残兵和城中百姓一同反抗。

随之而来的还有

江阴屠杀

,在江阴明朝残部和清军对抗了整整八十一天,而最终却被攻破城防,而最终一城的人最终比清军杀的,

只剩下了53人

而以上两个战争,近乎屠城的方式向我们展现了清朝初期,清军的可怖之处。

强大的武力之下

,普通的人民很难反抗,而在长久的发展之下,

人民自然接受了被清朝统治的命运。

并且在清军刚入关时,有满族人往往留着辫子头,女人往往是旗头样式。于是便下达汉人必须效仿满人的服饰和发型的命令,史称

“剃发易服”

顺治元年有诏令声称,“各官痛改故明陋习,共砥忠廉。”这对汉族人来说,自然是难以接受,可这却被看做是否臣服的标准。

不过这引起了大规模的不满,随后“剃发令”只得被废除。

但是在1645年,

多尔衮再次强调了剃发令

,而这一命令的大幅度推行,也是在某种程度上,强制了汉人的选择。

而这其实也是驯化一个民族的第一步,从外观上的一致,再到文化的融合。

历经几代之后,许多人早就同化,而那些不臣之心也都随着时间渐渐地削弱了,所以说到了清朝中后期,汉人就更没有反抗了。

用现在的一句话来说,“

真理的范围在大炮的射程之内

”,当时清政府的骑兵实力强劲,而这对于残存的明朝部队来说是致命的,而这对于汉人军人来说也是不同的。

北方游牧民族的骑射技术,向来都在中原之上,

武力镇压也是最直接有效的方式

三、重用汉族官员,以汉治汉

前文提到的不论是汉八旗,还是科举中将汉人列为头名,这些做法的目的其实很简单,都是为了选拔汉族的官员。而

对汉族官员的重用,则能够吸纳汉化

,不论是对于满人接受汉人,还是汉人接受满人来说,都是一个好方法。

而在清朝也有许多汉族官员,得到了帝王的重用。

帝王对待汉人官员的怀柔政策

,以及重用,某种程度上都是为了安抚安心。

比如在

清朝初期的范文程

,范文程虽然是汉人,可是他被看做当时的文臣之首。

而他更是努尔哈赤手下的大功臣,作为清朝的开国元勋,不论是在安抚明朝旧臣,以及对待蒙古的政策上,范文程都给出了许多决策。

在之后的进攻朝鲜,以及制定清朝的国家制度之上,范文程的起到的作用不容小觑。在后代的评价中,范文程的评价极高。

除了范文程之外,

还有著名的吴三桂

,也是典型的汉人受到重用的典型代表。

他率领部下披荆斩棘,更是被封为“平西王”。随后更是为清朝立下多次汗马功劳,尽管在后来的平三藩当中,吴三桂起了反心,但在最初他的确得到了清王朝的重用。

而在整个清朝历史中,得到重用的汉代官员可不少,比如著名将领年羹尧,在雍正时期,年羹尧镇守边疆,文武双全,更是为平定青海和西藏立下了汗马功劳。

还有著名大臣刘墉

,他官至太子太保,以奉公守法而闻名。

还有纪晓岚

,更是编撰了《四库全书》,成为大学士以及太子太保,博览群书。而这些汉族官员,都在历史上留下了自己浓墨重彩的一笔。

他们作为汉族官员,依然得到了重用

。而汉人受到尊重与重视

,这一点上也可看出清朝对于汉学的尊崇。

这样的情况之下,

汉人逐渐能够接受一个满清朝廷

,因为官员中有汉人,而清政府也正是利用这一点,希望能够达到以汉制汉的效果,让普通百姓更容易接受。

除此之外,京外的官员许多也是由汉族担任,

顺治六年全国26个巡抚,只有一个是满族人

到了光绪,全国15个巡抚,也只有2个是满族。所以满清的统治中,一直认为要以汉治汉,对于汉人来说,反抗之心变更少了。

四、拉拢地主阶级与读书人,满汉通婚

清朝入关之后,首先提出的便是“

满汉一体

”,他们知道要想真正的统治这个国家,必须要多管齐下。

而此时从地主阶级和知识分子下手

,可以快速的将社会上有一定地位的人,拉拢到清朝的阵营当中。

比如清朝的“

买官制度

”便是为了地主阶级服务,有些人无法考取功名,就无法登科入仕。但是却可以通过买官,来达到成为“官老爷”的目的,而成了官便有了权,对于地主阶级来说有钱又有权自然是极大的诱惑。

清政府和地主阶级,结成了利益共同体

,而这样则可以缓解汉人与满清之间的矛盾,加强了和汉族的合作与笼络,奠定了清朝的统治基础。

而前文我们提到的

清代的科举

,则是为了拉拢读书人,既

可以选拔汉族人才

,又可以为学子们开门铺路,自然受到知识分子的推崇。

毕竟在元朝,就曾禁止科举制度,而这对于寒窗苦读数十年的知识分子来说,无疑是致命的打击。

一方面是地主阶级,一方面又是读书人

,而这些人也是社会上绝大多数有地位之人,拉拢了他们,对于满清而言,

再渗入到普通汉人当中,便没有那么难了。

而和汉族的关系,也在这样的过程中,日益融洽包容。

而满汉通婚,其实这个并不是指在民间,而是值得

皇帝可以迎娶汉军旗的女子

。当汉族的女子可以进入皇室,这也意味着

汉人可以成为外戚

,而地位逐渐水涨船高。

顺治更是亲下诏令,号召满汉通婚,尽管在后来的时代中,这依然被称为禁止之事。

但我们至少可以看出,在清朝初期,满清是希望能够和汉族充分融合的。

清统治了近三百年的时光,而

他们对于汉族的种种政策,也使得汉人逐渐接受了清朝

这也是为何清朝时期,大部分汉人都没有反抗的缘由。

参考资料

试论清朝对汉族的政策

清朝百度百科节选对汉政策

相关内容

墨加两国加强贸易合作应对美...
墨加两国深知美国关税带来的挑战,积极加强贸易合作以应对。双方意识到...
2025-07-17 12:39:08
某科技公司未落实网安保护义...
某科技公司因未落实网安保护义务而遭受重罚。该公司在网络运营过程中,...
2025-07-17 12:38:55
央视关注福州:高温酷暑持续...
近期,央视将目光聚焦于福州。在这高温酷暑持续的时节,福州的亲海游却...
2025-07-17 12:37:37
原创 ...
中国几千年来,英雄辈出,却唯独项羽一人独占鳌头?在历史上,他是唯一...
2025-07-17 12:33:49
原创 ...
文|a龙景生 编辑|a龙景生 前言 英帝国是历史上最为辉煌和强大的...
2025-07-17 12:33:47
原创 ...
阅读此文前,麻烦您点击一下“ 关注 ”,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
2025-07-17 12:33:44
原创 ...
1398年6月24日,开国皇帝朱元璋驾崩,就在那年的5月13日,一...
2025-07-17 12:33:44
原创 ...
齐国做为春秋五霸的首霸之国,其崛起之势如火箭,陨落之势也如流星。强...
2025-07-17 12:33:34
原创 ...
清朝末年的人民的生活到底是什么样子,真的像宫斗剧里演的那样吗?电影...
2025-07-17 12:33:26

热门资讯

原创 宋... 引言 宋末元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转型时期,中原地区的政治和社会制度发生了重大变化,同时草原地区的...
原创 就... 中国的历史上,出现过许多王朝,这些王朝都有着自己独特的魅力。汉朝的王者之风,唐朝的雍容华贵,无一不给...
原创 宋... 宋朝灭亡于公元1279年,明朝建立于1368年,2个朝代之间隔了89年,中间的元朝历史不过百年,为什...
梁恩明经典散文:别了,朝鲜! 再去朝鲜,是很多年以后的事了。去的时节,在初冬,沈阳参团,乘飞机去。 一 抵达平壤的那天,飘飞雨雪,...
安徽一村庄发现大量古钱币,目击... 极目新闻消息,9月7日,在安徽省霍邱县河口镇十三湾村,有人在一块田地里发现了大量古钱币。一位目击者告...
原创 朱... 朱高炽,明仁宗,是明成祖朱棣的第四子,也是明朝第三任皇帝。他在位不足一年,就因病去世,但他却名垂青史...
原创 纪... 前言 你是否知道,韩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狗肉消费国之一?每年,韩国人要吃掉约200万只狗,其中大部分是专...
原创 岳... 岳飞是两宋交替时期的名将,在南宋初期率领岳家军与金军对抗,收复失地,且治军严整,赏罚分明,又能体恤下...
原创 中... 在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原创 封... 封神里的女娲是上古正神,为何纣王却不知道?也不知道她的功德? 文:小刘侃封神 纣王七年春季的二月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