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为什么袁绍会在官渡之战当中失败?真的是因为他蠢吗?
创始人
2025-07-13 11:33:12
0

官渡之战是中国历史上一场非常著名的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战役。这场战役历来也是许多史学家以及历史爱好者所关注的焦点。这场战争的结果,是以袁绍的惨败,曹操的崛起而收场的。从双方的势力来对比,袁绍的军队数量是曹操的数倍,袁绍手下有更多的谋士以及猛将,但是最后还是以带着几百人仓皇逃跑收场。

总结下来,袁绍有很多表面上看似必胜,实际上却是有着非常大的隐患的点。这和袁绍本人多疑、不善决断的性格与内部不团结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究其失败原因,在曹操的谋士郭嘉那篇《十胜十败论》中便可以找到一些答案。《十胜十败论》虽然是为了鼓励曹操迎强敌袁术来写的,但是其中所写不无道理。

郭嘉先是在开头举了汉高祖刘邦与楚霸王项羽的例子来进行说明,体现了刘邦的智慧与项羽的孤傲。通过两个人的例子来将曹操比作刘邦,将项羽比作袁绍,暗示着曹操虽然弱小,但是最终会凭借着智慧,战胜袁绍获得最终的胜利。

接下来郭嘉陈述了袁绍必败与曹操必胜的十条内容。其中第一条的意思是说,袁绍虽然出身名门,但是名门之中待人接物繁文缛节太多,往往让人感到不舒服、不贴心,让一些身份不是很高贵的谋士和将领很难感到信任。而曹操有所不同,曹操对待能人架子往往比较低,多表现出一副求贤若渴的态度。

在这里可以举两个例子,曹操听闻许攸前来,竟然披头散发光着脚就跑了出去,这种听到谋士前来,急得不顾个人形象的事情,袁绍是无论如何也不能做到的,这就是差距。再有关羽过五关斩六将,虽然体现出的是关羽的忠勇,但何尝不是体现曹操的求贤若渴与心胸宽阔。从格局以及个人魅力来讲,袁绍就不如曹操了。

第二点就是袁绍并没有打着汉室的旗号,并没有得到朝廷的支持。换一句话说就是袁绍属于自己的武装,自己拉起了一杆大旗。从道义上以及出兵理由上有些站不住脚。

反观他的对手曹操此刻虽然并不能完全把持住朝廷,但是起码得到了朝廷的认可,距离挟天子以令诸侯又近了一步。要知道在古代,只要打着朝廷的旗号肯定会有一些忠于汉室和朝廷的人前来投奔,在招兵买马上更具有吸引力。曹操化身正义的一方,而袁绍反对皇帝,就代表着不忠不孝,这样的罪名在士兵心里肯定会形成干扰。

第三点则体现出曹操的治军之严格,而袁绍却没有严格的制度。袁绍的联盟仿佛像一盘散沙,各怀鬼胎。这样的制度往往使得袁绍的军队做不到令行禁止,干什么都慢半拍。而曹操军队虽然少,但是他的手下都比较忠心,能够做到对曹操说的话绝对的服从。

第四点,从气量和格局上来看,曹操明显格局更大,心胸宽阔。而袁绍明显多疑,当断不断。有句话说得好,疑人不用,用人不疑,说的就是曹操。而袁绍在挑选手下的时候往往先看他的家世以及出身,这样选人的方法不见得能选出有用的人才。而曹操所看重的是人的才能,从这一点看来,曹操手下的质量更高。

第五点,曹操善于决断,并且对时局的把握更加精准。而袁绍的手下甚至在更早的时候就提出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建议,但是袁绍却不能当机立断,以至于失去最好的实际,可谓是得不偿失。

第六点,袁绍虽然出身名门,但是名门身上那点虚伪的作风并没有摒弃,而是喜欢说一些空话和套话。用老百姓的话来讲袁绍没有曹操实在,总喜欢来一些虚的。反观曹操,虽然出身和地位较袁绍低,但是胜在平易近人,赏罚分明,能够分辨忠奸。

曹操面对有功之臣该赏就赏,绝不说空话,面对自己所犯错误也会起表率作用来惩罚自己。曾经曹操三令五申不许自己手下践踏庄稼,而曹操自己不小心踩踏了农作物,因此着急地想要自刎,最后在手下的劝阻下以割断头发作为代替。这在强调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的古代也是非常罕见的,即使是让袁绍装也是做不出的。

第七点,袁绍的眼界比较小,对于小事反而表现得很上心,往往在大事上反而犹豫。而曹操对于小事可以做到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而在大是大非上绝不犯糊涂,这也是封建社会中一个领导人所应该具备的基本条件,而袁绍恰恰不具备。

第八点,袁绍手下虽然多,但是手下势力比较错综复杂。换句话说,袁绍并不能完全领导到每一个人身上。袁绍的几个儿子互相之间争斗比较凶狠,根本不顾全大局,手下的谋士也都是各为其主,这极大的削弱了本方的势力。

第九点,袁绍有时候会为了自己的面子而杀害劝谏他的谋士。田丰就是一个特别明显的例子,田丰早早就劝过袁绍,袁绍不仅不听反而将其关进大牢。结果果然如同田丰所料,袁绍做的并不是虚心接受和改正,反而是为了自己的面子将田丰这样的忠臣杀掉出气,这就是他不如曹操的地方。

最后一点,也是比较关键的一点,袁绍对于用兵并不是很擅长,虽然起初曹操也并不是伟大的军事家,但是起码军事才能在当时要比袁绍强很多,这就是比较关键的。

曹操在战争的前期先打好头一炮,先取得局部的小胜来提升本方的士气,在相持阶段能够做到波澜不惊稳如泰山,即使内心非常着急,但是也给手下士兵营造一种我们可以的氛围,这极大的提升了本方的信心。

曹操善于抓住问题的关键,打仗打的就是粮草,捣毁掉袁绍的粮仓就能赢了一大半。最后运气也站在了曹操的这边,许攸的到来和成功的火烧袁绍的粮草使得天平彻底倒向了曹操这边,使得曹操最终取胜,奠定了自己的基业。

相关内容

原创 ...
在红军长征的道路上,“飞夺泸定桥”是关键一役。1935年5月29日...
2025-07-13 04:33:34
原创 ...
当殷商的历史传承到帝辛时,商朝初年的鼎盛早已不复往昔。尽管我们不知...
2025-07-13 04:33:32
原创 ...
孙绍祖,是贾迎春的丈夫,孙绍祖在家境困难时曾经拜倒在贾府门下,乞求...
2025-07-13 04:33:27
原创 ...
《史记》中有记载一段孔子所说的话:“春秋之中,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
2025-07-13 04:33:18
原创 ...
1913年3月20日晚10点,上海沪宁火车站出现一声枪响,被誉为“...
2025-07-13 04:33:06
原创 ...
两晋南北朝人物志-(四十三)支道林 谈到中国传统的宗教问题,无非就...
2025-07-13 04:32:55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原是一句民间谚语,最初的解释是黄河改道,...
2025-07-13 04:32:51
原创 ...
《列子·汤问》:“共工氏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折天柱,地维...
2025-07-13 04:32:45
原创 ...
文 ┃文化三家店 一说起赵普,人们立马想到 “半部论语治天下” ,...
2025-07-13 04:32:41

热门资讯

原创 有... 一代伟人、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有很多题词,这些题词或为报刊题名、或为某个活动题词、或书赠友人...
原创 活... 皇权可谓封建社会至高无上的权利,无论是平民,还是皇室,都对这种权利有着近乎发狂般的痴迷。 前有玄武门...
原创 民... #我在头条搞创作第二期# 袁世凯为什么要背叛光绪和戊戌变法? 孙中山又为什么要同意把总统的位置让给...
原创 毛... 1958年,毛主席决定前往河南视察。 河南,作为当之无愧的中原地区,可以说中华民族绝大部分的文明都与...
原创 多... 多尔衮没有直接称帝?不是不想只是不能,无非是这三个原因,尤其是第三个 小编感觉大家都是有所了解的,自...
南北分治:千金公主改姓杨,突厥... 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南北朝的分裂与统一始终是波澜壮阔的篇章,而隋朝的建立,不仅标志着南北朝的终结,更...
原创 1... 1955年,新中国首次授衔仪式前夕,许世友不知从哪得知自己将要被授予大将军衔的消息。 将军喜好杯中之...
原创 战... 战国四公子当中,结局最惨的,肯定是春申君黄歇,这点几乎是没有任何争议的。 其他三位公子,晚年或许也...
原创 武... 1975年,陈传香和大队的人一起去神农架进行生产,众人一起上山刨洋芋,也就在这个时候,同队的李守芝尿...
原创 族... 作者:刘宏宇 咱们古代的先贤都是有族谱的,上有先祖下有后人,很多传承至今。他们所谓的哲学家科学家,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