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210年,始皇驾崩。胡亥继位,史称秦二世,因朝廷
横征暴敛,民不聊生,陈胜、吴广因失职而起事,后全国各地揭竿而起,比较著名的有:楚地项梁和其侄项羽的江东起义大军、沛县刘邦起义大军。
最终在公元前207年,刘邦率义军攻入咸阳,秦王子婴(秦三世)白马素车,向起义军投降,秦朝灭亡。
历史上,秦始皇时期至秦末期间的名将有不少,而始皇驾崩仅三年,大秦帝国便分崩离析,那些大将都在哪?为何未帅大秦军队平定天下?
秦始皇时期活跃的名将
王翦
生卒年月不详,秦始皇在位期间,协助秦始皇平定长安君叛乱、铲除吕氏、横扫三晋,攻灭楚国。史书关于王翦往后的记载就不再详细,有一种说法:王翦在功成名就后,急流勇退,最终得到善终。
后来大秦各地揭竿而起时,史书记载中并未见王翦身影。
蒙恬
生不详,卒于
公元前210年,将门之后。秦始皇在位期间,率军击败齐国残部、驻兵北部边疆、北击匈奴、修筑万里长城、镇守边关十余年震慑匈奴。
因赵高私下侍奉公子胡亥,教导胡亥决断讼案,被蒙恬按率判死刑,后赵高虽被始皇赦免,但蒙恬也因此得罪与赵高。后来,赵高为推胡亥继位为皇,便策划将手握重兵而又忠于秦始皇的蒙恬置于死地。最终,胡亥继位为秦二世后,被陷害的蒙恬被迫服毒自尽。
蒙恬与秦始皇卒于同年,自然也没法率兵平起义之乱。
章邯
生不详,卒于公元前205年。公元前207年,受秦二世之命,率释放犯人之军阻击陈胜起义军,并击败起义军取得数次胜利,使得兵败的陈胜被自己的车夫杀死,后又率军定陶击破项梁所率起义军,项梁战死。只是在后来的巨鹿之战中,不敌项羽所率军队,后投降与项羽被封为
雍王。也因为此,项羽担心投降秦军不受控制、出现意外,致使二十万秦军降兵被坑杀于新安。
公元前206年,被西楚霸王项羽封为雍王的章邯率兵在陈仓迎击刘邦的汉军,兵败退守废丘。
公元前205年,汉军用计水淹城池而城破,章邯拔剑自刎。
蒙武
生不详,卒于公元前219年。
蒙骜之子,蒙恬与蒙毅之父。
作为副将,先后两次随王翦率军攻打楚国,
大败楚军,斩杀楚将项燕,俘虏楚王负刍,灭亡楚国。其后相关事迹记载不详。
从蒙武生卒年月,可以看出,其没有时间轨迹参与到大秦年末平乱中。
内史腾
生卒年月不详,任内史时
曾作为秦国代表接受
韩国
割让的土地。后奉命攻打韩国并擒获韩王韩安,收缴韩国的全部土地。
公元前
221,秦始皇统一天下后。不久便被任命为内史,负责京都
咸阳
事务。任上尽忠职守,直至老死任上。
从有限的文献记载中,秦末内史腾也未率军平乱。
蒙毅
生不详,卒于公元前210年。
秦朝(秦国)名将蒙骜之孙,蒙武之子,蒙恬之弟。
蒙毅、蒙恬两兄弟一文一武。
蒙恬管军事在外统兵,蒙毅掌朝政在内辅佐
秦始皇
,官拜上卿。
胡亥继位为秦二世后,因受中东府令赵高陷害,最终囚禁被杀。
从蒙毅生卒年月,与其兄一样,没有时间轨迹参与到大秦年末平乱中。
王离
生卒年月不详,
秦朝名将
王翦
之孙、
王贲
之子。秦始皇时期受封为武城侯,继承其父,率兵戍边备胡。
公元前207年,受秦二世之命,与章邯一起率兵攻打起义军,只可惜在巨鹿之战不敌项羽所率楚军被俘。
辛胜
生卒年月不详。史书上记载的也很少。仅记载如下:
秦王政二十年(公元前227年),因燕国派荆轲行刺失败,被派与大将王翦一起攻打燕国,并于
易水之西大破燕军。
从仅有的史书记载看,辛胜也没有参与秦末平乱之中。
王贲
生卒年月不详,秦国名将王翦之子,与其父都是秦灭六国的主要将领。
公元前226年,带兵伐楚,次年攻魏并尽取魏地。
公元前222年,率兵攻燕国辽东一带,灭燕并俘获燕王。
公元前221年,率兵攻齐,灭齐俘齐王。
后被秦始皇封为通武侯,并随秦始皇一起东巡琅琊。
从历史记载中,王贲也未参与到秦末的平乱中。
李信
生卒年月不详。秦始皇时期曾与王翦率兵破赵、率兵攻燕至辽东、与蒙武率兵攻楚,其先大破楚军,后又败于楚军。
后来又参与攻打燕国、代国、齐国。战功赫赫、劳苦功高被秦始皇封为陇西侯。
历史记载中,其并未参与到秦末的平乱中。
名将参与度
从上面历史资料记载的秦始皇时期至秦末期间活跃的、有名的将领情况来看,仅有
章邯
与
王离
参与平乱,只可惜最终结局都很不好。
而其他大将在秦末各地揭竿而起时,不是已经离世就是没有参与(至少目前查到的资料是这么记载的)。
只能说,不管是秦二世的残暴统治,让还存世的那些大将心寒;还是说秦二世、三世没有个人魅力,最终都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帝国仅享国十五年便消逝在了历史长河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