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努乌梁海,一个已经被遗忘的中国故土,已经很少有人知道关于它的历史与名字。
现在大家翻开世界地图只能找到一个叫作“图瓦自治共和国”的地方,它位于中西伯利亚,在中国的最北边,是一个狭长的盆地地带,周围群山环绕,这里生活着一群神秘的半游牧民族------图瓦族。
这个在我们的历史中能寻觅到踪迹的地方现在已经不在中国的版图里了,它正在被俄罗斯非法侵占中。
可是俄罗斯对它的态度也很模糊,并不怎么重视它的发展,一直放任不管,同时又在几次协商中拒绝归还。
唐努乌梁海回归的命运便一直悬在半空中,让人忍不住担心,不知道以后它还能有机会重回祖国的怀抱吗?
中国历史上的唐努乌梁海
查阅相关的历史资料可以得知,目前唐努乌梁海这片地区最早在汉代的时候就已经有了中国人生活的痕迹。
那时候西北地区的匈奴人、鲜卑族和突厥部落先后占领过这片区域进行统治管理。
后来中原王朝历经数次更迭,直到唐朝建立,北方的游牧民族因为战败与唐朝建立了臣属关系,唐努乌梁海便正式成为了中国版图的一部分。
唐朝时期,唐努乌梁海叫作都播,被收归到大唐的政权统治中以后,都播部落请求在这里派驻唐朝的官员来进行管理,还在这里修建过皇帝下榻的行宫。
北宋的时候,我国的一个边疆民族黠嘎斯成为了漠北的老大,唐努乌梁海便划入了它的统治范围。
而到了南宋以后,契丹族在北方建立了西辽政权,它的势力由蒙古国向西域、漠北和蒙古国扩张,唐努乌梁海自然又因此成了西辽的管辖地,还被改名叫作谦谦州。
唐努乌梁海在元朝时期先被成吉思汗的的草原势力所统治,后来又成为元朝岭北等处行中书省的一部分,又改名叫作益兰州。
在这个时期,唐努乌梁海因为政治需要所以被当权者忽必烈用心经营,不仅派了自己的亲信来这里进行管理,还安排了军队在这里驻扎。
因为忽必烈的安排,这里的农业有了很大的发展,同时,因为汉军的迁入,加深了汉族与少数民族的文化交流,多个民族在此聚居融合,促进了当地的发展。
明代,唐努乌梁海被蒙古统治。
清朝将唐努乌梁海纳入版图以后,才真正对其进行了彻底的有效统治。
清朝对唐努乌梁海不是简单地派军或者设官管理,而是细致地在多方面进行明确规定,比如唐努乌梁海要严格遵守清廷定下的赋税和当差服役制度,还要向朝廷上供。
当地的人口多少、地域划分、田地数量以及社会状况等等也都会详细地登记在册。
除此之外,清廷对当地的贸易活动也进行了直接干预,针对此事还颁布了多条禁令。
历史记载,雍正当政时期,清廷就已经和俄罗斯明确了唐努乌梁海的界限,并在边界线上设置了驻守卡点,安排唐努乌梁海的士兵和清军一起轮班值守。
目的就是为了防止外敌进犯。在这期间,他们还经常抓到一些想要偷偷跑过来的俄罗斯人呢。
沿着历史发展的轨迹就已经能够看出来了,唐努乌梁海地区早就已经成为了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失而复得的唐努乌梁海
唐努乌梁海在清廷的统治下十分安稳,这一情况持续到了清末时期的侵华战争。
因为清王朝的腐败统治,中国近代史翻开了极其屈辱的一页,到处签订赔款割地的不平等条约。
1860年,英法联军耀武扬威地攻入北京城进行捣毁洗劫,把清王朝从上到下都吓破了胆,一心只想卑微地求和。
其实这次进攻本来就是英法两国想要利用军事威胁来勒索中国,沙俄也因为之前尝到过甜头所以就对英法两国进行怂恿,他好在中间再来分一杯羹。
事情的发展不出他们所料,清王朝依然还是那么地懦弱无能,挣扎都不挣扎一下,直接就派人来谈判妥协。
当时负责来谈判的是恭亲王。
他对这件事十分没底,也知道他虽然是大清的王爷,但是洋人照样也不会给什么面子。
所以他就去找了沙俄驻华公使帮忙,希望他能在两边调停一下,尽量和平解决此事,千万不要再打了,清廷这边会尽量满足对方的要求。
这个请求正中沙俄下怀,他们等的就是这一刻,于是装作好心地出面帮忙,促成了《北京条约》的签订。
刚刚松了一口气的清廷以为终于完事儿了,结果沙俄就来趁火打劫逼迫清王朝也要跟自己签一份割地条约。
谁都能宰上一刀的清王朝除了屈辱地接受,根本没有其它办法,只能同意沙俄的中俄边界划分,签订了《中俄北京条约》。
这一条约签订以后,清朝就已经彻底无法阻止沙俄想要继续侵占中国领土的野心了,接下来的几年,沙俄一直迫使清政府签订各种条约,想要把唐努乌梁海收入囊中。
计划已经完成一半,沙俄已经占领了到了唐努乌梁海的边界,但是也不能老是就用这一个方法。
于是沙俄就换了一个策略,连招呼都不打就直接去占地盘,派了自己这边的人非法移民过去,在当地进行贸易和采矿,还要在那里建教堂和学校。
当时清王朝自己都自顾不暇,濒临灭亡,根本没有心思和精力管那边的事情,直到王朝覆灭的时候,沙俄的势力都在唐努乌梁海彻底渗透了。
清王朝的封建统治被推翻以后,中国北边的外蒙古也在闹独立,临近的唐努乌梁海自然也受到了影响。
沙俄一看又有机会搞事了,就赶紧让当地的沙俄商人挑唆贼人抢掠内地商人的商号,搞得内地商人的生意实在做不下去,只能全部都跑回老家了。
沙俄趁着唐努乌梁海地区没有内地人来“碍事”以后,又鼓动唐努乌梁海也学着外蒙古一样搞独立运动,不过局势也没有想象中那么顺利,唐努乌梁海内部意见并不统一。
沙俄并没有因此感到沮丧灰心,他们还是不断地派遣移民过来,这一次还派遣了很多官员和警察,以保护的名义实现对该地区的统治占领,把唐努乌梁海变成自己的殖民地。
唐努乌梁海却不想被沙俄殖民统治,万般无奈之下,只能向民国的中央政府求救。
政府接到求救信以后马上就派人过去与沙俄交涉谈判,但一直没有结果,直到俄国爆发了“十月革命”,才给了中国一个机会。
俄国内部的两方势力在争夺政权,唐努乌梁海地区的俄国势力肯定也不会稳定,而且当地居民还因为受到了战争波及而损失惨重。
民国中央政府知道这对于他们来说是个好机会,准备趁着俄国内乱,直接采取武力方式夺回唐努乌梁海。
就这样,唐努乌梁海终于回归了中国领土。
短暂回归,长久失去
虽然民国中央政府趁着俄国内乱夺回了唐努乌梁海,但是情况并没有大家想象得那么乐观。
因为苏维埃政府在夺取政权期间在唐努乌梁海也建立了政权组织,已经成为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的俄国仍然没有打算要放弃这片地区,而是准备重新进军攻打占领。
苏俄的大军在唐努乌梁海边界虎视眈眈,随时准备开战,在唐努乌梁海的主权问题上表现出了绝不让步的态度,让民国中央政府十分为难,更何况中国在这里的驻军很少,气势上就输了一大截。
从这个时候开始,占领唐努乌梁海的剧本已经完全顺着苏俄的剧本在发展了。
苏俄先是步步逼退民国中央政府的军队,白俄也在此时掺和进来对付中国,在唐努乌梁海大量杀害了中国驻守在此地的官员和士兵。
这举正对苏俄下怀,苏俄连忙打着正义的旗子跑来对抗白俄势力。
如此,身为“黄雀”的苏俄,既把白俄这个“螳螂”吞吃入腹,也不用跟中国驻军这群“蝉”多费口舌了,轻轻松松地坐收渔翁之利。
没有其它威胁的苏联并不着急快速占领唐努乌梁海,而是采用文火慢熬的方式,让“这锅汤”切实地成为它桌上的一道饭菜,而不是从别人嘴里抢来的。
苏联看似完全对唐努乌梁海没有兴趣,积极地帮助该地区独立,还友好地与对方建立外交关系,实际上早已控制了当地的政权运作。
接着唐努乌梁海开始按照苏联所希望的样子一步一步地进行“改造”,此时它已经改名叫作图瓦人民共和国了。
它先是学习苏联的政治模式,然后又在文字方面废除了以前的蒙古文学习新文字,同时还利用反封建革命对一切反对政府的事情进行武力镇压,藏传佛教也不允许存在。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苏联为了反抗法西斯势力的侵略爆发了卫国战争,图瓦人民共和国出于对自身的考虑也宣布加入这场保卫之战。
也是这场战争的胜利,使苏联一跃成为与美国在世界格局中分庭抗礼的超级大国。
接下来的一切似乎都顺理成章,已经“改造”成功的图瓦人民共和国希望能够被苏联接纳,苏联便“好心地顺势”接受了这个请求,让图瓦人民共和国成为了自己的领土。
对于这件事,苏联官方并没有大肆宣扬,完全没有针对此事的报道,后来与中华民国政府在这方面也一直含糊不清,连唐努乌梁海被列为苏联的选区都没有作出明确表态。
苏联解体以后,分裂成了十五个国家,唐努乌梁海就准备在这个时候成为主权国家。
可是俄罗斯联邦是苏联的主要继承国,它又没有解体,自然不可能让唐努乌梁海分裂出去,唐努乌梁海便又被并入了俄罗斯联邦主体之中。
在这之后,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积极地与俄罗斯多次交涉,想要明确中俄的边界线定位,却一直没有协商出一致的结果。
这些问题得不到解决,唐努乌梁海的归属问题也就只能暂时维持现状,直到今天都没有被收复回来。
近代屈辱史上,中国被列强非法侵占了多个领土,但最终坚强不屈的中国人民还是通过自救的方式挽救了国家被列强瓜分的命运。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带领国家走向奋发图强的复兴道路,那些丢失的领土一个一个地接连回到祖国的怀抱。
而唐努乌梁海,这个已经与祖国分离一百多年的地区,不知何时才能回归到祖国版图缺失的部分?这件事值得大家共同关注,希望能早点等到这一天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