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夜宴后,多尔衮见四下无人,一把将孝庄搂进怀里,嘴里嘟囔着“我们不听你姑姑的!”。怎料,一转头却看见顺治站在门口。
那天晚上,小顺治从慈宁宫离开后,孝庄正就寝,多尔衮掀开门帘就闯了进去,满身酒气,孝庄起身扶他,多尔衮摆摆手,一把将她摁在椅子上。
孝庄刚说了句,“你喝多了!”就要起身倒解酒茶,多尔衮就将她摁了回去。
他将她圈在怀里,红着眼睛说,“你知道吗?我爱你,天天想你……可你知道吗,咱俩的事儿,没戏了!她不同意!”
多尔衮说着说着就像个孩子一样哭了起来,孝庄心疼不已,但还是明知故问了句,“谁?”
“向来待我如额娘一样的嫂嫂,你姑姑!”
已经为此痛苦了许久的孝庄终于捱不住,抱着多尔衮痛哭起来,其实这个消息她几天前就知道了,只是每次看见多尔衮情意绵绵的双眼,实在说不出口。
原本两人约定,等打下南京城就结婚。
可孝庄想提前吃个定心丸,在攻打南京之前,她就找姑姑孝端太后说明了自己要嫁给多尔衮的想法。
然而,孝端太后不仅骂她没脑子,还说自己坚决不同意,只要她不同意,孝庄就嫁不了多尔衮。
孝端太后(哲哲)说完就拂袖而去,独留孝庄跪在地上,暗自落泪。
说到这里,也许有读者会问九仙月,在清朝哥哥死了,嫂嫂嫁弟弟不是挺正常的吗?
依清朝传统是可以,但依照皇太极的家规,身为妾室的孝庄如果没有正室哲哲的同意,压根就嫁不了多尔衮。
姑姑的话,孝庄不能不听,但又不敢把姑姑的意思直接告诉多尔衮,一来她心疼他,他等了那么久却还是不能和她在一起,二来她也担心,如果不能在一起,那他还会继续扶持福临吗?
她就这样又痛苦又纠结的捱着。
不久后,南京攻下,多尔衮一回朝就兴高采烈地找到孝庄,在她耳边小声说着,“有一件事儿该办了!你的嫁衣准备好了吗?”
孝庄愣了半天,说了句,“这件事,你有跟孝端太后提过吗?”
她说这句话,也藏着两个小心思,一来换多尔衮去和姑姑说,也许就成了,二来如果姑姑依然不同意,那么至少要比她自己说好一点。
然而,多尔衮去还是一样的结果。
于是,就发生了开头的一幕。
多尔衮狠狠地将孝庄搂进怀里,嘴里嘟囔着,“这就是我家,你就是我的女人!”孝庄使劲推他,两人拉扯中打翻了照明灯,多尔衮则轰然倒在孝庄榻上。
孝庄低头摸索着找灯火,突然一道闪电划过,顺治站在门口惊恐地望着屋里的一切。
孝庄看见,揪着心,疯了似的冲过去,一把将儿子抱出房间。
这一幕,深深地烙在母子两人的心里。
那晚,孝庄安慰解释了老半天才把顺治哄回去就寝。她自己则守着多尔衮在椅子上坐了一宿。
次日清晨,多尔衮睁开眼,从心爱女人的榻上爬起来,看到僵坐在椅子上发呆的孝庄,立马飞身跳下床榻,扑通一声跪在她面前,愧疚地说,“对不起,求你原谅我,我以后都听你的!”
听了这话,孝庄顿时泪流满面。
那一刻,她既心疼多尔衮,又心疼8岁的儿子。
原本是一件小事,可这件事却成了孝庄顺治母子失和的原因,也是顺治恨上多尔衮的原因。
在这件事之后,多尔衮更卖力的辅佐顺治,而孝庄因为心疼儿子再也没和多尔衮有逾矩的举动。
1649年,孝端皇后去世前,将孝庄叫至跟前,颤巍巍握着她的手说道,“姑姑一直拿你当亲生女儿,你和多尔衮的事姑姑对不起你,多尔衮深明大义,深爱你和福临!”
孝庄听后反问,“那你为什么不同意我们在一起?”
孝端摆着手,费劲地回答,“天下男人,大都是不会珍惜身边人的,在他们心里,得不到的才是最好的!多尔衮也一样,得不到,他就会爱你一生!”
说完这些话,孝端的手就无力地垂了下来。
孝庄与多尔衮,终究没有结成婚,但多尔衮却爱了她一生。
【九仙月】
海伦∙凯勒在《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中写道:也许人类的悲哀便在于此,拥有的东西不去珍惜,对于得不到的却永远渴望。
叔本华亦曾说,我们常常不去想自己拥有的东西,却对得不到的东西念念不忘。
的确,这世间最珍贵的,不是得不到的和已经失去的,而是我们现在所拥有的。
比起那些已经失去的,我们所拥有的、一直陪在我们身边的人才更值得珍惜。
那么,你怎么看?欢迎评论区留言。
关注我,不迷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