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4年8月,一场震惊世界的海战,马江海战在清朝与法国之间爆发。在福建马尾港,福建船政水师,面对欺负到家门口的侵略者,肩负起了这次抵御外敌的重任。即便拥有水陆相依的防御体系,福建船政水师师最终还是败下阵来,所有参战的战舰无一幸免,清朝官兵殉难者近八百人。但就是在这不到半小时的战斗中,福建船政水是官兵奋勇抗敌,以本强的意志和大无畏的精神,战斗到了最后一刻,在战火弥漫的江面上,留下了可歌可泣得壮烈悲歌。那么,究竟是什么最终导致了清朝在马江海战的惨败?福建船政水师的官兵究竟表现出了怎样临危不惧,英勇抗敌的勇气与担当?
奇怪的敌我军舰杂泊现象:已经输了
1883年12月,法国军队突然向驻在越南北部的清军,突然发起了进攻,挑起了中国近代历史上著名的中法战争。按照一般情况,战争爆发以后,交战的双方一般是不可能杂处在一起而相安无事。中法战争中却发生了一件怪事,福建船政水师的军舰居然在自己的基地,与闯入的法国军舰相互杂泊,双方就这样对峙了长达40天之久。这无疑是世界战争史上的一道景观,但这样的景观最终导致的结果是什么,是可想而知的,但是为何会出现这种奇怪的现象呢?
其实这在世界战争事上可谓咄咄怪事,便放在腐败的清朝政府也不是什么怪事,因为清政府一向将洋人视为上宾,从事都不敢惹,让外国人在自己的国土上横行不法。清朝政府在中法战争爆发后,清朝政府采取了靖绥和谈政策,尽管法国军队都打上门来了,他们还在寄希望于和谈成功。当法国军舰陆续开进了马江水域后,闽浙总督何璟保持了高度的警惕性,但他却没有采取相应的措施,对于如此重要的战略要地,他为何没有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呢?
因为就在几个月之前,全权处理中法战端事宜的北洋大臣李鸿章,曾经给他下过一首指示。李鸿章说,如果法国军舰进入马江中只是一二艘,因为正在谈判当中,还不好拒绝;如果进入的多了,可派人前去询问一下原因,然后劝其退出。李鸿章还说,关于这个问题他本人没有什么定义,让何璟“相机妥办”。这叫什么狗屁逻辑?外国军队在自己的国土上了,却没有一点战争的危机感,如此何璟当然是不好办了,同时他也理解李鸿章的意思,朝廷并没有把这种行为看成是一种战争行为,所以他也很难办,不敢贸然采取措施。
就这样,法国的军舰陆陆续续地进入了马江,并且停泊在了福建水师的基地上。由于清政府的屈膝和退让,对侵略者始终抱有幻想,让福建水师的官兵不敢轻举妄动,战斗还没有打响就已经输了。由于法国的军舰已经深入到了马江内,在距离过近的情况下,海岸上的哪些克虏大炮也就失去了作用,剩下的也只有以装备处于劣势的军舰相搏了。如此怎么会打得过呢?
中法舰队实力对比:法国军舰上的秘密武器
我们行来看看法国方面。法国方面参与马江海战的军舰一共是十艘,但仅仅从数量上来看,中国军舰无疑仍然占据着优势,但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这十艘军舰是大有来头。
早在1878年,法国政府为了满足其海外侵略的需要,就在中国沿海派出了一支常驻舰队——中国及日本海域分舰队,到了1883年,法国政府为了控制越南海域,又成立了一支舰队——法国东京分舰队。到了1884年8月,法国为了忙打败中国,把这两支舰队进行了整合,规模达到了三十艘战舰,人员达到四千三百多人,舰队总司令是法国法国海军中将孤拔。而马江海战正是发生在这两支舰队完成整合之后,面参战的十艘军舰中这支舰队中的主力。那么,法国参战的军舰的装备及战略空间如何呢?
众所周知,在当时法国还是一个海军强国,法国的造船技术已经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而它的海军技术也是划界一流的。参加马江海战的这十艘军舰包括有装甲巡洋舰、巡洋舰、轻巡洋舰、炮舰及杆雷艇,各种各样的舰艇都有。其中凯旋号是一艘装甲巡洋舰,因为在当时的军舰基本还是以木质为主,这样它的防护能力就应得非常强,是中国军舰所无法相比的。除了防护能力强以外,这十艘军舰中最小的排水量也达到了四百七吨。当然,更大厉害的是,在所有的战舰上,都装有当时还没有人知道的秘密武器——“哈乞开斯”机关炮。
“哈乞开斯”机关炮是由法国著名的武器设计师哈乞开斯所设计,由法国政府同意后,委托英国阿姆斯特朗公司制造。我们为何叫它秘密武器呢?主要是当时中国人对这种武器还不了解。这种机关炮是由五根三十七毫米的钢管组成炮管,可以旋转连续发射,一分钟可以发射六十发炮弹,在二百七十米的距离上可以洞穿二十四毫米的钢板,威力非常大。
中国方面参战的舰艇共十一艘,其中有九艘都是福建船政局自己建造的,全部为木质舰艇,只有两艘炮舰,总排水量为九千八百吨。所以,与法国军舰相比,不但防护能力弱,而且武器装备都不如法国,明显处于劣势。但是却有一个优势,这就是在马江两岸的防护炮台,全部装备了当时比较先进的德国克虏伯大炮,是水陆协同作战的,所以还是有一定的优势。可为什么在正式开战后,这些炮没有发挥作用?
原来,这些炮台的设计有个缺点,它的炮口位置是相对固定的,全部都对准了马江的下游,它的目的是不让敌舰进入马江中上游。如果当敌人进入到上游时,它就失去了作用。而法国人正是利用了这个特点,在清政府忙于谈判之机,提前将军舰运动到了马江内部。
为何福建水师会毫无还手之力
清政府的犹豫给水师官兵带来的麻痹,以及福建水师上下轻敌,无疑给水师带来了灭顶之灾,让法国军舰轻而易举地进入马江,从而失去了炮台这个唯一可利用的优势。但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法国人利用了自然力量,让福建水师无还手之力。
法国军舰在进攻时,非常巧妙地利用了海潮这一现象。孤拔反进攻的时间定在了退潮的时候,大家这就奇怪了,一般情况下都是利用涨潮,他为何要利用退潮呢?原来,船在抛锚的时候船头是向着下游,但经过涨潮后,再退潮时,由于锚在船头,船尾会随海潮而掉向下游,这样船上的炮便无法向法国军舰开炮。
正在在这样的情况下,从开战到结束,仅仅用了二十多分钟,福建水师被击沉军舰九艘,阵亡将士光有名可查的就有五百多人,福建水师从此消失在了历史的长河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