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中国的历史是一部屈辱史,而很多人将造成这些屈辱历史原因归结为明清时代的落后。他们认为:明清时代经济科技的落后使西方国家反超中国。
事实上,我认为近代中国的落后并不是明清时代西方经济、科技水平的先进而造成的,近代的落后应当是中国传统社会2000多年来所形成的社会运行逻辑所造成的。
许多人喜欢将经济水平和科技水平作为衡量一个社会是否发达是否文明的标准。
但是,要注意的是:经济科技只是文明社会的诸多表现之一,是重要内容,而不是唯一因素。
判断一个社会是否文明,还应当从社会意识形态、政府构成结构、社会制度等诸多方面进行考量。
在13世纪14世纪时,随着商人阶级的壮大和商业贸易的不断扩展,西方社会传统的封建制度、封建思想给人们所带来的束缚和禁锢逐渐被打破。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原本为西方人所普遍敬仰的“神”的威严也在不断下降。人们的思想,从愚昧禁锢中逐渐脱离出来。
然后随着资产阶级的不断扩张,一场轰轰烈烈的资本主义革命就此开始,一个崭新的近代社会便被构建出来。
在这一场轰轰烈烈的资本主义革命中,资本的控制、经济权的掌握,便是资产阶级最重要的依靠。
随着资产阶级掌握国家重要权利,西方也由封建社会转为资本主义社会。
可是,依靠发展商业发展资本主义经济来推动中国走向近代,这一道路在中国是很难行得通的。
同样是在封建时代,西方社会中的普通人可以通过经商来获得资本的累积,从而通过经济来掌握政治权利。但是在中国,普通群众能够掌握政治权利的方式,便是以“入仕”为主。
在中国传统社会中,绝大多数家庭条件优渥的人都愿意通过科举考试来进入中央政权,而不是通过经商来获得政治权利。
就算部分人通过经商来积累的财富,但也会投入大量资金来培养自己的后代,希望后代通过科举考试进入到国家权力中心。
进入国家权力中心,便有了国家权力,这才有更大的实力进入商业市场进行竞争。
明清时代的“商帮”便是最典型的例子:通过国家支持,掌握国家权力来进行大规模的商业贸易。
先拥有国家权力,再大规模发展商业贸易,这与西方社会先通过贸易积累资本,然后再掌握国家权力的发展方式,是截然相反的。除此之外,由于儒家伦理思想长期在封建社会中占据着主导地位,在整个封建社会中中国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国家运行体系。统治者为了进一步维护政权的稳定,必然会保证传统社会运行逻辑的延续。
总而言之,在笔者眼中,近代中国之所以会落后西方国家,西方国家之所以会超越中国,其原因应当是二者不同的社会结构以及社会运行的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