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述
骠骑亦放此意,其为将如此 ——司马迁
霍去病宛如历史上的一颗流星,年少成名,在立下无数功绩载入史册之后,就匆匆离世。
仅在在漠北之战中,他凭一己力,拿下了匈奴七万多人的性命;在短短六年之内,就多次与匈奴对战获得胜利,共取得敌人首级高达十多万,远远超出了同时期将军一生的功绩,甚至说连总和也相持不下。
这样传奇的人物在死后也留下了不少谜题。曾经,皇上派人送来了十车肉来,霍去病见后却放在一旁不管不顾,任凭它们臭掉丢弃,此举是何意呢?
初露锋芒
历史上能够获得封狼居胥荣誉的并不多,林林总总也就五个人而已。李靖、蓝玉、窦宪、朱棣,还有一位便是年轻的霍去病,他还是这一荣誉的首封人。
说道霍去病,我们也不得不提到他的身世。
在《史记》中有记载,建元元年的时候,平阳侯府诞生了一位男娃,他是府中的一位女婢和小吏私通所生。这个小娃便是霍去病,出身可以说是十分的卑贱低微。
后来霍去病的父亲小吏霍仲孺因为工作原因外出,留下妻儿在平阳侯府中生活。
霍仲孺在多少年后也一直没有音信,与妻儿失去了联系,导致霍去病一度以为自己生活在单亲家庭。
好在,霍去病的姨母卫子夫入宫被汉武帝给看上了,还在后宫给了她一席之地。从此以后,一人得道鸡犬升天,霍去病的母亲卫少儿一家也跟着沾了光。
后来卫少儿再度嫁入陈家,才让霍去病的身世彻底翻了身。
光靠关系自然成不了名,这只是比别人多了一层出名的机会,你得有真才实干才行。
霍去病就十分争气了,家世翻了身,自己在骑射方面也小有天赋,汉武帝看着自己的小外甥长大,当然也看出了他的军事才能,就不断地培养他,让他成才。
忌惮
从近臣侍中到嫖姚校尉,霍去病的事业一路攀升,而且他十七岁那年就跟随卫青舅舅出门打仗去了。
来到漠南,霍去病带着八百轻骑走在前面,时不时地向敌军发起突袭。
两次全部获得胜利,还带走了单于和相国的性命,可以说是年少成名,好不威风。
俗话说功高盖主,这也是汉武帝最担心的事情,你看这年纪轻轻的霍去病,不仅手握重兵,还受到朝中大臣和百姓们的偏爱和崇拜,那皇上的面子和威望往哪搁。
远在边疆都,霍去病都能将百姓们的风向带偏,万一哪天霍去病不满现状了,回到都城说自己想要皇位,皇上是不是还得给他让位啊。
这个问题是得解决,但应该怎么处置霍去病呢?
大国边疆还需要霍去病来镇守,他的才能的确能够帮到国家不少,随意处置还不能显得自己没有肚量,这可是一个大难题。
思来想去,汉武帝想到一个完美的解决办法。
边疆的霍去病
我们知道,边疆的生活都十分艰苦,常年打仗,很多军需物资都得靠后方补给,那时候运输方式全靠马车又很慢,常常跟不上前线的消耗,所以生活过得很是艰难。
众所周知,霍去病还十分钟情闪电战术,通俗来讲就是讲究一个“快”字,面对来无影去无踪的敌人,霍去病得比别人更快,自然就会离后面的后勤保证更加遥远了,所以为了满足士兵的食物要求,他们还会抢来匈奴人的粮食为自己食用。
突然有一天,霍去病收到了皇上送来的十车精米好肉,这样浩大的阵仗很快就在军营中传开了。
军队里的士兵听闻送肉来的消息,可是两眼放光,他们在沙场何时吃到过这样的东西啊。
想到平日里霍去病待下人不薄,就心想他会不会给大家都分一点。可结果霍去病愣是等到肉都坏了,也没有分享出来,连他自己也没有吃上一口。
大家听闻这样的事情,还纷纷埋怨霍去病不是一个体恤下属的好将领。
皇帝的考验
直到26年之后,汉武帝发起了一场巫蛊之祸,包括霍去病的舅舅卫青在内,很多人都被斩首了,很明显,这就是皇上在为自己巩固地位嘛。
不过这么多人中,唯有名声最旺的霍去病一族没有受到牵连,这是为何呢?
说到原因,这就要提到皇上送来的那十车的肉了。
原来当时送肉来的同时,霍去病还收到了皇上的叮嘱,这肉,只能独食不能分享。这么一看,此举不就是皇上为了测试霍去病的忠心,设下的圈套嘛。
皇上就看他是会遵循旨意,与士兵们生嫌隙,还是会抗旨,平息士兵们的不满。
若是霍去病选择了前者,不仅吃了独食,还真的将食物占为己有吃完了,还说明了霍去病心中埋藏野心。在巫蛊之祸中,他依然也难逃一劫。
那么怎样才是正确答案呢?还得看霍去病怎么做的。
他不仅遵旨没有将肉分下去,就连自己也是分毫不动,任由着它们坏掉。
这样一来,霍去病的完美形象中还会添上一个污点,那就是小气,不体恤下属。污点导致霍去病的威望降低,自然也就不会影响到君王的地位了。
小结
君心难测,霍去病却十分聪明,他虽然劳苦功高有才华,却不恃宠而骄,表现得十分谦逊,这也就是汉武帝十分喜爱他的原因。
只可惜天妒英才,霍去病仅仅活了短短二十四年的光阴就匆匆离去,若是他的生命若没有止步于此,他该成为一名多么厉害的人物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