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当上皇帝后不久,就把和吕后生下的长子刘盈立为太子,但刘邦晚年宠爱戚夫人,偏爱戚夫人生的儿子赵王刘如意,产生了废除太子刘盈,改立刘如意为太子的想法。但不久之后,刘邦见到太子背后侍立着四位白须白发的老人,正是在商山隐居的四位秦朝博士“商山四皓”,刘邦想起自己请他们四位出山做官,却一再被拒绝,现在四皓却心甘情愿地跟随太子身后,于是感叹道:“太子羽翼已成!”太子翅膀硬了,自己难以掌握,于是放弃了改立太子的想法。
太子与商山四皓
这句“太子羽翼已成”是刘邦真实的想法吗?显然不是,太子刘盈从小为人懦弱,根本没表现出什么权力欲,依刘邦对太子的了解,是不会顾虑太子的想法的。其实刘邦顾虑的是吕后,真正要表达的意思是“吕氏集团已经难以撼动”,只是这句话,连他也不敢宣之于口,不是怕吕后,即使面对强大的秦军和战神项羽,刘邦也没有怕过,但此时刘邦最大的敌人,其实是自己的年龄。
刘邦与吕雉
以吕雉为首的吕氏集团,为了掌握朝政,已经布局很久了。在两人成婚时,吕雉的家世就远强过刘邦,传说吕雉父亲是看出刘邦“真龙之相”才将女儿下嫁的,成婚之初的刘邦就没有让吕雉舒心,因为很快在外面还有个情人曹氏,还生了个儿子刘肥。刘邦起兵后,吕氏一族全力支持,吕后长兄吕泽原本自己组建了队伍,也投入了刘邦麾下,汉军中很多将领如丁复、虫达、冯无择、郭蒙等,原本都是吕泽的属下;次兄吕释之也在反秦战争中立下不少功劳,并因此封侯;妹妹吕媭嫁给了刘邦发小,大将樊哙。吕氏子侄吕台、吕产、吕禄都身居高位,还有很多吕氏宗族的女子嫁给了刘邦的子侄、亲戚,让吕氏集团根基深厚,难以撼动。
吕雉与刘盈
刘邦娶吕雉时已经39岁,当时吕雉才24岁,刘邦年老体衰,自感时日无多时,吕雉才40多岁,年富力强。吕后通过多年布局,已经除掉兵仙韩信、梁王彭越,逼刘邦关系最好的发小,燕王卢绾投靠匈奴。当刘邦看到自己都请不动的“商山四皓”站在太子身后时,他明白真正羽翼丰满的是吕氏集团——能请动商山四皓的只有和隐逸之士交情良好的留侯张良,以张良为代表的功臣集团都已经倒向了吕后,刘邦差不多已经是孤家寡人了。不过老辣的刘邦并不惊慌,他知道吕氏集团的弱点是什么。
留侯张良
公元前195年,刘邦驾崩后,吕雉果然掌握大权,以极其残忍的手段虐杀了刘邦心爱的戚夫人(做成人彘),毒死被刘盈保护的刘如意,又违反刘邦的“异姓不得为王”的规矩,封自己的侄子吕台、吕禄、吕产、吕通为王,吕家俨然成为大汉真正的主人。但15年后吕雉去世,吕家迅速被清算,原本看起来明哲保身的功臣集团立即行动,搬出刘邦“非刘氏而王,天下共击之。”的圣旨,诛杀吕氏一族。这便是吕氏集团的致命弱点——后继无人,吕雉活着的时候,一切顺风顺水,吕后死后吕氏的当家人吕产、吕禄实在太蠢,被周勃、陈平一番忽悠便乖乖交出兵权,气得他们的姑母吕媭当场大骂。
戚夫人
吕氏在有兵权时不选择先下手为强,等到没了兵权,吕氏自然成了砧板上的鱼肉,很快就被诛杀殆尽。当然,吕氏的失败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不得人心,当周勃率领军队镇压吕氏时,甚至让士兵们自己做出选择:太尉将之入军门,行令军中曰:“为吕氏右襢,为刘氏左襢。”军中皆左襢为刘氏。(《史记》)普通士兵都站在刘氏一方,足见人心所向。吕氏集团因为刘盈的软弱、吕后的刚强与狠辣崛起,又因为继承人的无能而最终灭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