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酉政变后,恭亲王奕訢因立下赫赫战功,受到两宫太后的殊荣,堪称前所未有的封赏。这一赏誉不仅仅集中在奕訢本人,还波及了他的整个家族,形成了一幕“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盛况。
首先,奕訢自己成为议政王,实质上是首席军机大臣,地位崇高,仅次于同治帝和两宫太后。他兼任军机大臣和内务府大臣,显示了两宫太后对他的依赖。而宗人府宗令的任命更是让奕訢成为清代中央最显赫的衙门的负责人,地位高于内阁和六部。这无疑是对奕訢的政治地位最高度的认可。 而奕訢之后被封赏为亲王,且世袭罔替。这一封赏在清代历史上非常罕见,仅有清初的八大开国功王和雍正朝的怡亲王允祥等九人享有。这使得奕訢成为大清十二个铁帽子王之一,享受着前所未有的政治待遇。然而,奕訢却因自知之明,对于世袭罔替的封赏感到犹豫,表达了不敢接受的态度。两宫太后因此颁谕,暂缓执行世袭罔替之事,将其食亲王封赏,以示优礼。这也彰显了奕訢的谦逊和忠心。 同治元年正月初一日,两宫太后更是特别赏奕訢在紫禁城内可乘四人轿,这是一种政治礼遇,显示了对他的高度信任。按照清制规定,官员抵达清宫外必须下轿或下马,而奕訢却可以在紫禁城内乘坐四人轿,这是一种对其特殊地位的认可。 除了对奕訢本人的封赏外,两宫太后还特别关照了他的家人。首先,对奕訢的母亲进行了尊谥,封号并升祔太庙,彻底实现了生母的未竟夙愿。这是对奕訢的家族的额外关怀,也表达了两宫太后对他的感激之情。 此外,奕訢的子女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封赏。他的长女晋封为固伦公主,享受着皇帝和皇后所生女儿的等级待遇,这在清代历史上可谓独一无二。晋封为固伦荣寿公主后,奕訢之子载澂更是被赐予戴三眼花翎,这是一种高层次的荣誉奖赏,显示了两宫太后对他家族的格外照顾。辛酉政变将奕訢推上政治前台,身兼多个要职,成为雍正朝之后最显赫的亲王。尽管这与当时两宫太后政治经验不足、同治帝年幼等因素有关,但从对奕訢的封赏来看,显然两宫太后对他的功劳予以充分肯定。
综上所述,辛酉政变后,两宫太后对恭亲王奕訢的封赏可谓慷慨豪放。无论是在政治地位、荣誉封号,还是对其家族的关照,都彰显了两宫太后对奕訢的深切信任和感激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