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光二十年,鸦片战争爆发,清朝战败,道光皇帝不仅割让香港,开放多个通商口岸,还从国库中掏出2100万两白银赔给了英国。又加上鸦片战争本身耗费了国库不少银两,治理水患又搭上了很多银子,清朝的国库一下子空了很多。
国库空空,道光皇帝忧心忡忡,但是令他更加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道光二年,有一个叫张诚宝的库丁,他的哥哥给自己的儿子买官并拜托张诚宝收钱时多注意一些。
当时,张诚保收银子过秤的时候,有几斤银子没有称,记账的人也没有记。张诚保私自把没有入账的银子带了回去。这件事情不胫而走,后来越来越多的人知道了这件事,都想从中捞取点好处,最后因分赃不均,这件事越传越凶,最后传到了道光皇帝的耳朵里。
道光皇帝震惊之余,立刻下旨让刑部尚书彻查这件案子,经过刑部尚书的调查,国库账面上的数字是虚的,比实际国库中的银子多了925万两。925万两可不是一个小数目,道光皇帝听到这个数字后,非常震惊,也非常愤怒,面对文武百官,道光皇帝大声斥责,并且命令刑部连同吏部和步军统领衙门,共同查办这件旷古罕见的巨额国库失窃案。
许多官员因此案被严密调查,管理国库的众多库丁锒铛入狱,负责此案的官员们向道光皇帝汇报了调查结果:国库丢失的925万两白银,并不是一个人偷的,也不是在短时间内偷的。但是这样的调查结果对案件本身来说,并没有任何帮助。
清朝对库丁有严格规定,要求他们在进国库之前,脱掉全身的衣物,到了国库里面,换特定的服装才能到处巡视,完成任务后,他们再将身上的衣服尽数脱下,由专门的人员进行检查,防止库丁用身体携带银子出来。整个过程极其严格,库丁想要把银子带出来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所以库丁到底是用了什么方法把银子带出去的呢?至今没有一个明确的答案。
国库银两失窃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官员们往日的管理过于松解,每一年,负责国库的官员都要对库银进行详细检查,可是他们却大意了,官员们只是假装看一下账本,检查一下房屋,再调一下库丁,便草草了事。所以官员对国库的检查如走马观花一样,这也给想要偷窃银两的库丁有了可趁之机。
道光皇帝下令,将那些与案子牵连甚密,且言之凿凿的库丁和官员判以死刑或是流放等重罪,其余人一并既往不咎,但是对于那些直接负责国库的官员,道光皇帝命令他们定期上缴一定数量的银子,如果不交,还是要承担入狱的后果,如果某名官员死了,他的子孙也要承担相应的责任。
即便如此,国库也没有补充回来多少,毕竟925万两白银可不是一个小数目。国库的虚空,让风雨飘摇的清朝雪上加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