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三国时期的历史典故至今都有着借鉴意义,甚至在这些典故之中后世为其赋予了一定的形象特征,具有特殊意义,同时也有古人们的智慧存在。
“草船借箭”是历史上较为著名的一个历史典故,更是我们现在经常学习到的一个计谋,其在生动的基础上,引发着很多人的思考,更在战乱纷飞的三国时期上演。
这时,很多人都会为之发出疑问,曹操为何不会发带火的箭呢?诸葛亮等人的厉害之处在哪里呢?
一、“草船借箭”
三国时期,各方势力雄起。不论是刘备、曹操还是孙权等,他们身后皆有出色的谋士、将领等,这些外在因素全方位的助力着他们夺取天下,更在众多的战场上拿下胜利。
同时,他们之间联合对抗的情况也时有发生,不论是刘备与孙权联合还是曹操和孙权联合等,他们始终是为了自己一方的优势着想。
而草船借箭的背景是在刘备和孙权联合的情况下,他们所要对抗之人必定是曹操。如此在赤壁大战前,哪一方的优势更大显而易见。
当时曹操手中百万雄兵在手,再加上较之其他两位所占地盘更大,无疑是三国时期势力最大一方。这时,刘备与孙权想要致胜,将手中的力量整合才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压倒性的局势。
但合作事宜也绝非这么简单,毕竟蜀国与吴国之间也存在着竞争。最后解决这一合作事宜的重要人物便是草船借箭的实施者-诸葛亮。
而诸葛亮到达东吴后,遇到了周瑜,更在周瑜的试探下给其提出了难题-在十天的时间里,将所需的十万支弓箭解决。这一难题放在很多人那里,都会觉得这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事情,甚至孙权身边的谋士鲁肃都不敢想。
但刘备三次才请来的诸葛亮如何惧之,甚至他只需三天。
开始行动,鲁肃在其中有所帮忙,鲁肃为其准备了二十艘船,还有大量的草把子,即便是这样鲁肃依旧猜不透诸葛亮想干什么,甚至其帮助的也差不多,最后应该如何也便只能看诸葛亮了。
讲到这里,我们的记忆也便开始被唤起。由此诸葛亮前两天并未有所行动,甚至这一时期看戏的人很多,就如我们第一次听这个典故一般。到了第三天,诸葛亮才开始行动,并声势浩大,因为他要与曹军宣战。
这时,诸葛亮所借船只也便派上用场了,但是船只上并没有大量的士兵,而更多的是草把子,甚至几十艘船上场后,呈一字排开,并击鼓呐喊,气势相当的足。
但这些船与曹军又保持着一定的距离,可供箭射到,也可利用天气的影响使之判断不清出兵数量。如此,曹操出动士兵,手握弓箭射之,随后,数以万计的箭射向草把子,这一壮观之景诸葛亮尽收眼底,更收获数以万计的箭,任务完成。
诸葛亮这方开心不已,但也没有放松警惕。而曹操这边似乎就不太好了,损失大量的弓箭不说,更重要的是丢了大面子,无疑不是一场失败啊。
但提到用“火”箭,曹操是这样认为的。带火的箭虽然威力更强,但对自身来说,也会有一定的损失。并且最主要的是谁能想到诸葛亮会来这么一出,毕竟借船的鲁肃也没有料到多少。
如此,诸葛亮的计谋不得不令人佩服啊。并且这还没完,如若曹操出手用带火的箭,诸葛亮水桶、湿布等应急防御也没少做。
“草船借箭”的典故被后世传颂,会有所丰富,同时也给人带来了全新的认识。
二、周瑜的历史形象
三国历史上的人物形象,在后来的不断丰富和传颂中又赋予了不同的评价。就如给诸葛亮出难题的周瑜来说,其在三国时期的评价多为正面,但在后来的转变中更多赋予给了他心胸狭隘等特征。
甚至在“草船借箭”这一历史典故中就存在。首先我们先来看一下三国时期对周瑜的评价,在孙策和孙权那里,周瑜无疑占据着重要地位,并且其是辅佐孙权成王的一个重要历史人物。
周瑜与孙策相识时的年龄还尚浅,但在友谊情谊上却已然又与其他人有着很大的不同。并且出身世家大族的周瑜,在文武两方面的学习皆非同凡响,得天独厚的优势使之成为了三国时期鼎鼎有名的才子。
后来,孙策准备离开袁术,自己发展时,首先想到之人便是周瑜,周瑜不仅自己与之在江东开始发展,还带着自己的部下。虽然不是大规模的兵力,但对于当时的孙策来说,已经是非常大的帮助了。
由此,可见周瑜的“忠”与其的“自信”等。不过在后期的作战中,周瑜确实是文武皆可。
但在相传下来的“草船借箭”中很难不让人觉得周瑜在一定程度上对诸葛亮有所忌惮。
三、诸葛亮的历史形象
后世相传的诸葛亮的形象,似乎是非同凡响的,最直观的便是在《三国演义》中,孔明的出现给予纷乱的环境中一种全新的氛围,甚至有一种把握全局的感觉。
就拿隋唐时期的诸葛亮形象来看,其也受时代背景的影响。隋唐时期,出现了繁荣盛景,并且在很长的一段时期内是发展的态势。
在这一时期,分裂的局面被解决,并且同样也是通过争斗的方式,随之迎来的是统一,由此这一背景建立。并且隋朝的过程很快,诸葛亮的形象并没有多大的发展,主要还是在唐朝。
在唐朝,诸葛亮的形象始终如一,甚至还朝着更完美的方向发展。征战减少后,民间百姓更多关注的便是历史上的谋士、名将等,他们想要做的无非也是建功立业。
如此,一代谋士、贤相诸葛亮的标杆形象根深蒂固,甚至深入人心,盛极一时。
要说这一时期发展最快之时,还得是在安史之乱后,他们所遇纷乱,对于一定的安稳生活有了很大的向往。由此,诸葛亮治理下的蜀国成为了百姓们的参考,诸葛亮的形象随之也便提了提。
纵观诸葛亮的形象在历史发展上的情况看,对于他的推崇很多,但也是随着时代背景发展变化的。如此,在典故“草船借箭”中我们也能看出诸葛亮计谋的厉害。
结语
在典故“草船借箭”中,诸葛亮对于整个战局都把控在手,并且他的计划能成功实施,也是经过全方位的考虑的,在历史上无疑是光彩的一笔。
不管是周瑜还是诸葛亮等人,他们皆是这个故事的参与者,由此后世对他们的评价也会各不相同。但诸葛孔明的形象却在历史的长河中逐渐生动,并且他的能力和计谋更值得很多人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