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好文 | 屏幕时代,如何重塑孩子的自控力?
创始人
2024-05-20 01:46:37
0

原标题:深度好文 | 屏幕时代,如何重塑孩子的自控力?

《屏幕时代,重塑孩子的自控力》——这是一个有些容易引起误解的中文标题:读者们容易将其视为一本单纯的家教类畅销书;且乍看之下,它似乎指向一种颇为老套的叙事——我们亟须采取措施将孩子们从电子产品的“魔爪”下解救出来。但对该书的仔细阅读将令读者们摆脱这样的印象。

相较于上述叙事,该书实际以这样一系列问题为线索:从神经心理学的角度来看,造成上瘾的机制是什么?在怎样的设计模式和使用条件下,电子技术容易令孩子们上瘾并造成危害?而对电子技术的合理运用又如何能有助于孩子品格的发展,进而通往一种美好的生活?

如若把握了上述问题,读者们便能意识到该书提供的不只是“家庭教育”,更关联到一系列由来已久且相当重要的哲学-社会学思考。早在20世纪上半叶,法兰克福学派的理论家就曾担忧文化工业借技术之手对个体的操纵;而在当下,韩炳哲也用“呆视”和“狂看”来形容人们对数字媒体的痴迷。

[加]希米·康

原价58.8元,现价29.9元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 青豆书坊

▲点击上图,购买图书

01

以“物物而不物于物”的姿态

面对电子产品

作者希米·康回答上述问题的理论框架以调控人体生命活动的五种神经化学物质为基础。它们是多巴胺:由引发即时快感的活动触发,带来瞬时的愉悦;皮质醇:由带来“危险”或“压力”的活动触发,带来紧张和焦躁;内啡肽:由专注和对内在目标的持续追求触发,带来安宁和平静;催产素:由人际间的亲密交往触发,带来安全感和“被爱”的感觉;血清素:由创造性的活动所触发,带来满足和自豪。

由此不难意识到,“好”的生活便是一种令上述诸种物质达到相对平衡的生活。而过这样一种生活的人也必定从事着所有类型的活动,并具备与这些活动相适配的品质(如友爱、创造力、自控力等)。然而,电子技术的危险恰恰在于,当其以不恰当的方式被设计和使用时,它会破坏上述物质的平衡,进而压抑某些类型的活动并阻碍相应品质的形成。

就设计而言,当代“注意力经济”的兴起使得人们的“屏幕时间”成为宝贵的商品。为了让人们将更多时间交给“屏幕”,许多设计者倾向于让自己的产品提供远超现实世界的即时快感。例如,游戏玩家在“迅速练级”时感到的快意远高于其在现实中“缓慢进步”所带来的成就感;社交软件上“点赞”数字的不断增加也触发了绵延不绝的高峰体验。由此,“高密度”和“高阈值”的多巴胺将使用者“吸附”在屏幕上。

然而,过长的屏幕时间可能带来不容轻忽的恶果。例如,在社交媒体上,人们的“压力”和“焦虑”时常被轻易唤起,由此而来的皮质醇飙升令你感到紧张焦虑。当你试图将自己塑造成他们的样子时,你既失去了对自身“内在目标”的专注,又容易在追求的过程中陷入“过劳”,进而失去了由内啡肽带来的平静和安宁。

而当你对这样的状态感到不满时,你不一定能通过创造性的活动和有效的社交来解决问题——它们往往需要一系列来之不易的技能——相比之下,通过电子产品获得更多的“多巴胺”可能更加容易。然而,更容易的不一定更正确,如此一来,你又失去了与催产素相关的友爱体验和与血清素有关的创造性活动,最终陷入到“成瘾”的闭环。

希米·康认为青少年更容易陷入此种闭环。一方面,他们的前额皮质层尚未发育成熟,因而在行动时往往依赖瞬时的感受而缺少长远规划;另一方面,他们的诸多习惯尚未成型,因而容易建立起一种依赖电子产品的“第二天性”。正因如此,希米·康并不主张“技术原罪论”。

相反地,她将技术的“好”与“坏”锚定于用技术的人——尚未形成良好习惯的个体极易“为物所役”,但若某人已具备了“良好生活”所需的一系列品质,并习惯于上述诸类型的活动,那么他便更可能“物物而不物于物”,即将“技术”作为自己的有效工具。

这样的态度也决定了希米·康对待青少年成瘾的策略。她主张让孩子们较晚接触电子产品,并在父母的监护下使用它们——但此举并非意在“阻断”孩子们与电子产品的联系,而是为他们形成良好的习惯和品质做必要的准备。

她提供了“学以成人”的具体方法,并认为电子技术的恰当运用也能在其中发挥作用,例如,通过视频会话软件与远方的亲人“云端相聚”无疑是一种触发“催产素”的亲密体验;一些青少年也正是借由电子技术找到了发挥自身创造力的途径……概言之,本书认为,最重要的事情是塑造一个具有“整全”品质的人——这样的人能将电子技术作为生活的一部分纳入其中,而非令其支配生活。

《屏幕时代,重塑孩子的自控力》实拍图

02

以“非两极化”的建设性思维

重塑伦理生活

上述理论框架和主要论点并不复杂。但在聚焦于相关问题的理论谱系中却颇具独到的穿透力。

就当下有关数字媒介的社会批判理论而言,它们往往带有一种“非此即彼”的“两极化”色彩。以前文提到的韩炳哲为例,他以如下方式描摹了一幅灰暗的图景:

感知本身呈现出一种“狂看”的形式,即“毫无节制的呆视”。它指的是无时间限制地消费视频和电影。人们持续不断地为消费者提供完全符合他们欣赏品位的、讨他们喜欢的电影和连续剧。消费者像牲畜一样,被饲以看似花样翻新实则完全相同的东西。

相比之下,研究大众传媒与粉丝文化的学者亨利·詹金斯则得出了与之大相径庭的观点。他将粉丝们比作游走在不同文本中的“盗猎者”,他们“盗取”片段与符号,以创造性的方式将其“挪用”和“拼贴”,进而形成自身的“风格”(如若觉得这样的描述有些抽象,不妨想一想流行在B站上的那些剪辑视频)。詹金斯反对将粉丝们视为被“操纵”的客体——哪怕当他们表现出超乎常规的狂热,且明显疏离了现实生活时,詹金斯依然认为对他们的批判会带有“污名化”和“病理化”的风险。

《黑镜》剧照。

诚然,二者都深刻地揭示了部分的事实,但也都是一种“片面的深刻”。与之相比,希米·康采取的是一种“亦此亦彼”的立场:对电子技术和数字媒体的运用既可能指向美好的愿景,又可能滑入低级的形式。重要的是辨明令其造成不同结果的条件,并由我们自己对这些条件加以调控。

不仅在总体立场上,她在论述具体问题时也有意避免两极化的思维,例如,她曾区分数字媒体所带来的恶性“压力”和人们在生活中必须经受的良性“挫折”——前者是由被蓄意炮制出的“超真实”(如完美无瑕的网红身材和网红脸)所带来,与他们的比较只会加剧焦虑;而后者则指向人们“跳一跳可以够得着”的目标,通过努力达成这些目标,人们能在取得成就感的同时进一步发掘自身的潜能。

更重要的是,她利用神经心理学为这幅伦理图景提供了依据。如果说亚里士多德对“美德”的提炼主要还是基于自己的经验——他观察到具有这些品质的人更容易达致幸福;那么希米·康则通过阐明调控人类生活的神经物质说明了它们的重要性。这种前沿心理学与伦理学的结合恰恰是当代学者所倡导的,如清华大学的李义天教授即认为,揭示美德的心理基础有助于“为伦理的大厦夯实基础”。

[加]希米·康

原价58.8元,现价29.9元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 青豆书坊

▲点击上图,购买图书

最后,该书也能为人们对诸多当代议题的反思提供启发。例如,书中提到许多旨在挑动“道德愤怒”的言论更容易得到注意,因为它们通过诱导皮质醇的分泌引发了人们的紧张感。而在“注意力经济”成风的当下,这些信息往往会被大量炮制,其后果则是人际间日益加深的敌意和不信任感。这一研究或许意味着,如要在现代社会搭建起一个有效的公共领域,那么以传统的做法单纯捍卫“言论自由”或许已不足够,媒介素养的加强亟须被提上日程。

再如,在铺天盖地的广告和消费品宣传中,“青年”被美化和褒扬,而“中年”则往往被视为“油腻”和“保守”。这样的取向或许与前文提到的青年人与中年人的思维方式差异有关。此种宣传旨在令人们将注重瞬时感受的生活方式视为理所当然,进而使之更易于被消费主义所“捕获”。

03

以“贴近生活”的发问

引出切实可行的建议

对于熟悉理论谱系的学者而言,该书所能带来的远多于一本“家教类畅销书”。而对于旨在从中寻求实践指南的普罗大众而言,该书同样不会让他们失望。事实上,该书的一大特色就在于与现实生活的高度贴近。

在该书的第四章,作者描述了一个名叫扎拉的15岁高中生的例子。她非常优秀,但对社交媒体的运用让她“过劳”,她原本对自己的球技还很满意,可一上社交媒体,发现一位前队友已经在踢更高级别的比赛了。此外,她还觉得自己有必要“马上回复任何消息”,并“作为学生活动的积极分子响应她所收到的大多数邀请”。因此,她“成就卓著,日程过满,表现出身体和精神上的双重疲惫。”

我惊讶地发现,这些描述惊人地适用于我身边的许多高校学子:他们以“追求卓越”为信条,以多线操作为日常,却又很容易看不到自己已取得的成就,而单单聚焦于为数不多的不足。他们非常优秀,却在这样的日复一日中身心俱疲。

诸如此类的精准描述在本书中数不胜数。我相信,无论是直接因电子产品成瘾而感到困扰的人,还是那些在成长过程中感到焦虑、疲惫和不自信的青少年,他们都能在本书中找到对自身之问题的精确刻画。作者擅长于以贴近生活情境的方式引出她所聚焦的问题,进而以一种同情而关切,且不带丝毫说教意味的方式和面临这些问题的读者一同应对。

在应对这些问题的过程中,作者给出的建议丰富多样,且极具可操作性。如在第八章中,她给出了一套“六周六步方案”,以形成健康的电子产品使用习惯:“创建动机”、“准备行动”、“采取行动”、“维持行动”,最后控制复发、复盘努力。这套策略不仅适用于克服电子产品成瘾,也适合于其他需要形成良好习惯的场合。这种切实可行的建议出现在了本书对每个问题的探讨当中。

同时,作者还相当贴心地提供了一系列辅助工具:如对关键概念的解释;对核心建议的提炼;实用的心理评估表格等。正因如此,本书的阅读门槛不高,且极具“落地实操”性。

《黑镜》剧照。

然而,即便该书颇能满足不同类型读者的需求,但我们仍可指出一些不足之处——与其说这是对该书的“批判”,不如说是提出一些在该书中已被“触及”,但尚未得到解答的悬而未决之问题。

最明显的一点在于,该书诚然对克服青少年成瘾给出了切实可操作的建议,但这些建议的执行往往需要家庭成员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例如,父母需要在孩子尚未形成良好习惯时严格控制电子产品的使用,为子女们打造“使用套餐”,而在玩游戏时也被建议尽量和孩子在一起,并保持即时的沟通。这对于被“吸附”在职场上、伴随着“过劳”和“疲惫”的青年人和中年人来说可能是一种奢望。

同时,尽管该书提到了许多软件在设计之初便以“令人成瘾”为目的,但该书更侧重于从个人与家庭的角度探讨应对措施,对怎样规制这些不恰当的设计所言甚少。可以想象的是,如果我们终日处在上述设计的诱导之下,那么源自家庭的对抗可能会相当无力——尤其当父母们难以拿出足够时间与子女打交道时,和电子产品“相处”可能就成为了孩子们唯一的选择。

概言之,对任何问题的处理实际都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就像传统的社会批判理论需要与面向个人的“美好生活指南”相结合,希米·康所勾勒出的伦理图景也需要得到社会与公共政策层面的支撑——而这种结合或许恰恰是有待于我们进一步探索的议题。

[加]希米·康

原价58.8元,现价29.9元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 青豆书坊

▲点击上图,购买图书

本文为独家内容,转载自《新京报书评周刊》作者:谢廷玉;编辑:走走;校对:刘军。欢迎转发至朋友圈。

最近微信公众号又改版啦

大家记得将「青豆书坊」设置为星标

不错过每一篇精彩文章~

相关内容

大结局要来了?乌方提出无条...
大结局似乎即将来临。乌方出人意料地提出了无条件停火这一诉求,这一消...
2025-05-13 21:44:50
晴霞醉晚风!福州上空现“绝...
晴霞醉晚风,福州上空呈现出一幅“绝美晚霞”的画卷。傍晚时分,天空渐...
2025-05-13 21:42:53
感觉凉飕飕?未来三天,福州...
未来三天,福州的天气仿佛来了个“大反转”。之前那几日的凉爽仿佛被遗...
2025-05-13 21:42:43
队报:尽管需要支付赔偿金,...
据《队报》于当地时间5月12日的报道,勒沃库森有意摩纳哥主帅许特尔...
2025-05-13 21:42:38
舒梅切尔:阿尔特塔是个控制...
最近,在接受ViaPlay采访的时候,传奇门将舒梅切尔对阿森纳主帅...
2025-05-13 21:42:05
名记支招阿隆索:快签克罗斯...
周一,西班牙媒体确认哈维-阿隆索将在6月1日正式执教皇马,并且将率...
2025-05-13 21:41:57
力不从心!掘金的致命短板开...
在赢下系列赛G3之后,外界普遍开始看好掘金能够赢下本轮系列赛,毕竟...
2025-05-13 21:41:47
曼联不敌西汉姆联 现场直拍...
曼联不敌西汉姆联 现场直拍阿莫林场边的反应
2025-05-13 21:41:41
利雅得青年前主席:本泽马专...
北京时间5月12日,利雅得青年前主席塔拉勒-谢赫(طلال آل ...
2025-05-13 21:41:22

热门资讯

玩家必看(小鱼)辅助透视(果然... 玩家必看(小鱼)辅助透视(果然真的存在有挂)外挂透视辅助系统(有挂透明)细致教程(哔哩哔哩)一、小鱼...
推荐给玩家云扑克透明挂软件,(... 推荐给玩家云扑克透明挂软件,(透视)详细使用教程(有挂必备)-哔哩哔哩是一款可以让一直输的玩家,快速...
玩家必看((hhpoker))... 亲(hhpoker)有的,ai轻松简单,又可以获得无穷的乐趣,HH扑克是你和朋友度过闲暇时光的不二选...
121次,赫伊森是本赛季五大联... 据统计,赫伊森是本赛季欧洲五大联赛成功长传次数最多的U21球员。 2024/25赛季五大...
70次,谢尔基是本赛季五大联赛... 据统计,谢尔基是本赛季五大联赛创造机会次数最多的U21球员。 2024/25赛季五大联赛...
181次,赫伊森是本赛季五大联... 据统计,赫伊森是本赛季欧洲五大联赛解围次数最多的U21球员。 2024/25赛季五大联赛...
美国明尼苏达州发生山火,过火面... 美国明尼苏达州近期遭遇了一场严重的山火,其过火面积已超 80 平方公里。熊熊烈焰在这片土地上肆虐,大...
14次,亚马尔是本赛季五大联赛... 据统计,亚马尔是本赛季欧洲五大联赛成功送出直塞球次数最多的U21球员。 2024/25赛...
120次,科波拉是本赛季五大联... 据统计,维罗纳后卫科波拉是本赛季欧洲五大联赛赢得争顶次数最多的U21球员。 202...
胜利9-0狂胜阿科多,本场赛果... 北京时间5月13日 在沙特联第31轮比赛中,利雅得胜利客场9-0狂胜阿科多,马内完成了大四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