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深水财经社 冰火
近日,2023年保险业成绩单“出炉”,在经济逐步复苏、需求持续增长等背景之下,行业保费收入创四年来新高。
值得关注的是,虽然60家非上市寿险公司亏损140亿,但人身险公司保费增速反超财产险公司,其中,寿险保费增速超过10%。
总部位于江苏的3家寿险公司2023年业绩分化加大。其中,利安人寿巨亏转盈、东吴人寿由盈转亏、国联人寿亏损进一步扩大。
01
利安人寿巨亏转盈,投资收益撑起利润
总部位于南京的利安人寿,成立于2011年7月,是一家全国性人身保险公司,目前注册资本45.79亿元。
利安人寿股东由江苏国际信托、江苏交控、南京紫金投资集团、江苏汇鸿国际集团、江苏信用再担保集团5家国企和深圳柏霖资管等5家民企组成。
来源:利安人寿2023年四季度偿付能力报告
近日,利安人寿官网发布了2023年第四季度偿付能力报告。从业绩表现来看,2023年利安人寿扭转2022年净亏损27亿元的颓势,实现净利润0.73亿元,位居60家寿险公司利润榜第13位。其中,第四季度公司实现净利润0.39亿元,占全年比重超过50%。
深水财经社观察到,投资收益大增是利安人寿由巨亏转盈的重要原因之一。2023年,利安人寿投资收益率为4.93%,第四季度实现投资收益15.53亿元,较上季度增长73%。
从保费收入来看,2023年第四季度,公司共实现保费收入 25.66亿元,保费收入前三位的依次是:利安寿终身寿险(尊享版)、鑫利来增额终身寿险、利安永吉(尊享版)终身寿险。渠道占比方面,银保占比67.61%,位居第一。
在偿付能力方面,公司第四季度末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 168.22%,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 87.67%,分别较上季度末上升10.7个百分点和 8.9 个百分点。
1月24日,在利安人寿2024年度工作会议上,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周俊淑表示,聚焦利安“特和美”的战略蓝图——“特”在区域价值,“美”在高质量,以回归江苏主流金融机构的使命担当,深化降本增效,深度调结构,重塑高质量发展“新利安”。
来源:利安人寿官网
总裁傅杰在会上指出,2024年要持续降本增效,守住公司偿付能力,持续推进“235”战略,严格执行资产配置策略,打响“大客服”品牌。
02
东吴人寿由盈转亏,新掌门如何破局?
东吴人寿成立于2012年5月,总部位于苏州,是国内第一家在地级城市设立的寿险法人机构,注册资本金60亿元,机构网点覆盖江苏、四川、河南、安徽、上海、山东六省市。
2023年8月16日,东吴人寿原第四大股东苏州城建,将其所持的8.3%股份转让至第一大股东苏州国发,苏州国发的持股比例升至31.717%。苏州城建是苏州市国资委全资控股企业,苏州国发则是苏州市财政局全资子公司。
来源:东吴人寿2023年第四季度偿付能力报告
1月30日,东吴人寿发布了2023年第四季度偿付能力报告,2023年,公司实现保费收入95.38亿元,净亏损17.85亿元。相比之下,2022年,公司净利润为0.41亿元。
来源:东吴人寿官网
东吴人寿2023年每个季度都在亏,而第四季度亏损最多。具体看来,第一季度到第四季度,分别亏损0.35亿元、1.28亿元、1.66亿元、14.54亿元。
深水财经社观察到,投资收益不好是导致东吴人寿亏损的重要原因之一。2023年,东吴人寿投资收益率为0.57%,综合投资收益率为2.78%,两者均未达到行业的平均数。
东吴人寿的偿付能力同比有所下降,2023年四季度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为148.4%,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为158.7%。
东吴人寿在公告中表示,主要受资本市场波动影响,实际资本减少3.18亿,导致偿付能力充足率下降10.96个百分比。
在风险综合评级方面,2023年风险综合评级二季度为BBB类,三季度为BB类。对于评级结果下调原因,东吴人寿在公告中表示,主要是公司治理监管评估根据监管最新公布结果进行了更新,内源性资本占比有所下降。
值得关注的是,2023年8月,原苏州银行行长赵琨出任东吴人寿党委书记;今年2月1日,东吴人寿公告,经董事会表决通过,并经金融监管总局江苏监管局核准,由赵琨担任董事长。
那么,面对巨额亏损,赵琨如何破局?
据东吴人寿官方微信公众号消息,2月1日,赵琨在年度工作会议上表示,2024年是公司转型变革事关长期稳健经营发展的一年,要转变发展模式,以偿付能力为核心指导经营发展。加强营销渠道建设,聚焦成本管控和产品价值贡献,提升盈利基础。
03
国联人寿:增收不增利,亏损增至2.3亿元
总部位于无锡的国联人寿,成立于2014年12月26日,是一家全国性寿险公司,实控人为无锡市国资委。
2023年12月27日,国联人寿注册资本由20亿元增至21亿元,其第一大股东国联集团持股比例由30%增至33.33%,达到监管规定的单一大股东最高持股比例,目前国联人寿的国有股东占比92.5%。
来源:国联人寿2023年第4季度偿付能力报告
深水财经社观察到,2024年国联人寿将迎来成立十周年,但公司却深陷增收不增利窘境。
1月30日,国联人寿披露的2023年第4季度偿付能力报告显示,2023年,公司实现保险业务收入84.34亿元,同比增长40.71%;而净利润亏损2.3亿元,较2022年亏损金额有所扩大。
具体来看,国联人寿除了在成立首年(2015年)和2021年实现盈利0.16亿元和0.02亿元之外,其他年份均为亏损,成立以来合计亏损12.78亿元。
对于2023年亏损原因,国联人寿曾对媒体表示,一是非经营性因素影响约3.76亿元;二是新业务保费增长迅速,行业特性决定了客观上会存在一定规模的首年亏损。
截至2023年末,国联人寿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分别为74.42%、139.14%,均较上季度末有所提升;近两次风险综合评估结果均为B类。
据国联人寿官方微信公众号消息,在2024年新年寄语中,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丁武斌表示,发展是第一要务,高质高质量发展的必要条件是加强偿付能力管理。今年要围绕资本充实、渠道创新、机构提质、数字赋能、经营提升、成本压降,在新一轮行业转型和存量发展中争先进位,再创佳绩。
国联人寿党委书记、董事长丁武斌;来源:国联人寿
险企持续平稳发展离不开资本金的支持。近期国联人寿在公告中表示,后续引战增资工作正在稳步推进,以进一步强化资本管理,提升可资本化风险评价得分。
(全球市值研究机构深水财经社独家发布,转载引用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