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武则天,这个耳熟能详的名字,代表着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也是唯一一位的女皇帝。她曾几次命运转折,从宫女到皇后再到皇帝,是一个传奇式的人生。然而在这段传奇故事里,有一个长达12年的空白期几乎没有任何记载。那就是武则天在李世民宫中的生活。
为何武则天在李世民宫中几乎未得到过宠幸?她明明才貌双全,又极具政治手腕,怎会在李世民宫中沦为一个透明的存在?这12年里,武则天曾做过什么来转变自己的命运?
一匹骏马揭开武则天在李世民宫中不为人知的一面
公元651年,武则天被李治接入宫中,成为他的妃子。不到5年时间,她便在李治宫中击败王皇后和萧淑妃,跃升为皇后。与她在李治宫中的迅速崛起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李世民宫中,武则天度过了漫长而无光的12年。
根据记录,武则天14岁时就被李世民选为才人,带入后宫。然而在这12年间,她的命运并无起色,一直停留在才人的位置,未曾受到李世民的宠幸。关于她在李世民宫中生活的记载几乎是一片空白。
直到武则天登基为帝,她曾在责罚官员时提及过一件往事,这打开了她在李世民宫中的生活的一个小缝隙。公元670年,武则天贬黜了同平章事吉顼。在责备吉顼时,她讲述了一件发生在李世民宫中的往事:
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李世民带着一群妃嫔来到马厩,看望他的坐骑。其中有一匹体型魁梧、性格凶暴的战马,名叫“狮子骢”。
它异常难驯,连李世民这个征战多年的统帅也未能成功。李世民不禁感叹,说出了这匹马难以驯服的事。此时,还是年轻才人的武则天突然开口说道:“陛下,妾能制服它。”
李世民惊讶地望向武则天,让她说明驯服的方法。武则天语气平静地说道:“妾能制之,然须三物,一铁鞭,二铁楇,三匕首。铁鞭击之不服,则以楇楇其首,又不服,则以匕首断其喉。”
李世民沉默了。一个还是少女的武则天,说出了如此残酷狠辣的话。她眼中野心勃勃的光芒愈发明显,李世民这才意识到,这个才人远非池中之物。武则天口中的“狮子骢”就是李世民,而她已经想到要用尽一切手段来驯服这个帝王。
李世民认清武则天野心后,武则天宫中生活更加难过
听完武则天的这番言论,李世民认清了她的野心。一个后宫不能容纳两个雄心勃勃的人,李世民决定远离这个隐藏着巨大威胁的才人。
从狮子骢事件后,李世民对武则天的态度彻底转变。他不再宠幸武则天,甚至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已经把她忘记。这一冷落持续了12年,直至李世民驾崩,武则天也只是才人的身份,未得到过提拔。
可以想见,在这12年里,武则天在宫中的生活更加艰难和难过。她不被皇帝宠幸,也得不到其他妃嫔的喜爱。整日只能默默无闻地度过,艰难维系生计。
然而,武则天并未就此放弃自己的野心。她观察着李世民和妃嫔的一举一动,在心中酝酿着未来的大计。 她明白,李世民这匹“狮子骢”只会吃掉想驯服他的人。必须审时度势,等待时机成熟的那一刻。
李世民为何不宠幸武则天?
那么,为何李世民对武则天这般冷落?根据历史记载和武则天的性格分析,主要有几个原因:
第一,李世民自己就是一个雄心勃勃的人,喜欢温顺体贴的女性。武则天外露的野心与他本身的气质相似,李世民不希望后宫出现一个和自己抗衡的女人。
第二,武则天太过强势,若得宠会令整个后宫不稳。李世民一直注重后宫的稳定,这是他专注经略的必要条件。
第三,武则天残忍的个性也让李世民无法接受。武则天驯马的手段暴露了她骨子里的冷酷,李世民如何会喜欢这样一个女人?
第四,李世民是一个果决的帝王,他认清武则天野心的那一刻,就断然远离,坚决不让她有任何机会。这是他果断个性的体现。
武则天凭借毅力和智慧熬过12年空白期
尽管遭遇冷落,武则天并未放弃斗争。12年的宫廷生活磨练了她的意志,她静候时机与转机。李世民的疾病让她看到了希望,极力讨好李治,终于重新被召入宫中。
与李世民宫中12年的平淡相比,武则天在李治宫中的崛起可以说是信手拈来。仅用了4年多时间,她就如履平地,成为了李治的皇后。
这充分证明,武则天拥有非凡的心理质量和意志力。12年间隐忍不发,从未放弃过最高权力的觊觎。李世民宫中生活是她成长必经的磨练。
当机会来临时,武则天没有丝毫犹豫,奋力一搏,终于扭转了自己的命运。从一个无名才人到皇后的跃升,激发了她更大的政治野心,最终登上了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宝座。
结语
李世民和武则天,本是性格相似、野心相仿的两个人。然而正因如此,李世民选择了拒绝武则天,不允许这个隐藏着巨大威胁的女子在他的宫中崛起。
这导致武则天在李世民宫中度过了长达12年的空白期。这12年,是用毅力和智慧熬过的必要历练。正是有了这段历练,武则天才成长为一个足以与皇权抗衡的女性。
当机会来临之时,武则天果断出手,最终绽放出耀眼的光芒。她为自己选择的道路倾注了毕生的精力,才有了后来那段传奇式的人生。也许正是对李世民宫中生活的反思,造就了她成为第一位女皇帝的伟大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