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钱德拉·穆扎法(Chandra Muzaffar),国际争取公正世界运动(JUST)主席
5天前,联合国国际法院(International Court of Justice)宣布了多项临时措施,旨在阻止以色列在加沙犯下违背《种族灭绝公约》(Genocide Convention)的行为,如杀害(目标)群体的成员、故意使该群体处于某种生活状态以使其全部或部分地遭受肉体上的毁灭、实施旨在阻止该群体内发生生育的措施等。然而,在这一小片土地上,对大部分手无寸铁的贫困居民展开的野蛮屠杀依然有增无减——在1月26日国际法院颁布措施后的头两天,373名巴勒斯坦人在加沙被害,其中大多数是妇女儿童。
无需因以色列对国际法院命令的视若无睹感到惊讶,毕竟这样的情况也不是第一次发生。某种意义上,以色列总是表现得很特别,似乎法律对国家和个人施加的约束并不适用于它。
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纳粹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大屠杀。作为那场可怕悲剧的主要受害者之一,许多犹太人开始相信,这个他们不得不承受的痛苦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免除他们的任何过错。毕竟,《灭绝种族公约》本身就是大屠杀的产物。因此,怎么能指责以色列实施种族灭绝呢?然而,大部分以色列人选择忽视了一个明显的事实,即严重和肆无忌惮不公正行为的受害者一旦获得权力,有时就会成为对人类同胞犯下不人道罪行的最令人发指的肇事者。
以色列的种族大清洗——如此坚决地要消灭加沙人口并加强对加沙地区令人窒息的控制——可以追溯到1948年,当时以色列驱逐了超过75万巴勒斯坦人离开家园,为以色列建国铺平了道路。
长期以来,对巴勒斯坦的种族大清洗就是以色列不可忽视的重要目标。就本轮巴以冲突而言,背后潜在的经济和地缘政治动机同样不可忽视。据报道,上世纪90年代在加沙海岸线外发现了1万亿立方英尺的天然气。于以色列而言,取代巴勒斯坦人成为该地区的主人就能够取代俄罗斯向欧洲供应天然气,进而参与全球石油和天然气政策的制定,最终成为该地区乃至全球政治的主要参与者。
国际政治大背景之下,加沙总是显得如此重要——对于执意要吞并该地带的侵略者和认识到“人在国在”的被侵略者来说,都是如此。巴勒斯坦人民的誓死相守获得了全球大部分地区的支持,数百万人要求立即无条件停火,并要求人道主义援助加沙地带陷入困境的公民。
国际法院1月26日颁布的措施也被期待带来有益影响。以色列被要求在措施颁布后的一个月内向国际法院提交报告,并由后者对前者是否遵守相关措施进行彻底评估。若以色列不遵守,国际法院可以要求联合国大会暂停以色列的成员国资格。如果暂停不能带来积极变化,在一段时间后,联合国大会应指示所有成员国从各个领域,包括政治、经济、文化、体育等,抵制以色列。只要以色列继续在加沙或约旦河西岸杀害人民,或以任何方式实践《灭绝种族公约》中所述的种族灭绝行为,抵制就将持续下去。只要联合国成员国对以色列的傲慢行为采取坚定行动,必将能产生预期的结果。
(来源:亚太日报 APD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