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电子烟正对青少年健康发起“隐形攻击”。科普时间到,电子烟看似时尚新奇,实则暗藏危机。它通过加热含有尼古丁等化学物质的液体产生烟雾,让青少年误以为是安全的替代品。然而,尼古丁能成瘾,严重影响青少年大脑发育,导致注意力不集中、学习能力下降等问题。而且,电子烟的烟雾中还含有多种有害物质,如甲醛、重金属等,长期吸入会增加患呼吸道疾病的风险。青少年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绝不能让电子烟成为他们健康的“隐形杀手”,家长和社会应共同加强监管和教育,保护青少年远离电子烟的危害。
当五彩包装、水果口味的电子烟出现在青少年群体中,很多人误以为它是无害的“时尚玩具”。但真相是,电子烟绝非卷烟的安全替代品,它正以隐蔽的方式危害着青少年的健康。
看得见的包装,看不见的健康“杀手”
电子烟的烟雾中藏着多种健康“杀手”。青少年的身体尚在发育阶段,呼吸系统尤为脆弱,而吸电子烟可能造成急性肺损伤,像急性嗜酸性粒细胞肺炎、弥漫性肺泡出血、过敏性肺炎,甚至诱发严重哮喘。长期使用电子烟,还会悄然增加心梗等重大疾病的患病风险。
更令人担忧的是,研究证据显示,电子烟不仅会威胁肺部健康,还会提高心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即便胎儿也会受到其不良影响。
一人使用,多人“遭殃”
电子烟产生的二手烟同样不容小觑。它会增加空气中致癌物的浓度,而且随着电子烟加热温度的升高,致癌物的释放量可能会成倍增长。这意味着青少年使用电子烟时,身边的同学、朋友也会被迫吸入这些有害烟雾,健康受到牵连。
打着“戒烟”旗号,实则诱导成瘾
世界卫生组织明确表示,不建议将电子烟作为戒烟工具。许多抱着戒烟目的使用电子烟的人,最终不仅没有摆脱烟草,反而同时使用电子烟和卷烟,导致健康危害叠加。而对于从未吸过烟的青少年,电子烟更是一个“危险陷阱”——绝大多数电子烟中含有的尼古丁,极易让人成瘾。一旦尝试电子烟,青少年开始使用卷烟的可能性至少会增加一倍,从此陷入烟瘾的恶性循环。
电子烟的“诱惑”背后,是对青少年健康的严重威胁。无论是为了自身的身体健康,还是守护身边人的安全,青少年都应远离电子烟。同时,也呼吁家长和学校加强引导,共同为青少年营造健康、无烟的成长环境。
审核:国家健康科普专家库成员、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控烟办主任 肖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