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持续激发动迁小区居民的自治活力?浦东新区青社沙龙今天在北蔡镇举行了一场研讨会,围绕聚集多元力量,促进社区共治共融共享,邀请60余名来自社会治理领域的青年人才参与,为社区治理注入青春力量。
北蔡镇陈桥居民区是典型的农民动迁房小区。针对居民来源复杂、外来人员参与度不高、缺乏特色活动场所等问题,陈桥居民区党总支建立以小区新上海人、租户及本地居民为主体的群防群治队伍,打造小区中心广场锦园自治项目,并于2019年成立首届无产证下的业主委员会,成功拿到了业主自己的“创业资金”,解决了几项长期无法解决的难点、热点问题。但是,在实际工作中仍存在服务模式创新、缺乏机制的常态长效化等问题。
主题研讨会上,来自街区治理一线的嘉宾们围绕这一焦点案例进行了深入剖析,分享各自的经验和方法,提出有建设性的建议,为破解难题出谋划策。
北蔡镇鹏海三居党支部书记苏晓辰分享了党建引领下的农民动迁小区社区“三原色”治理模式,以红色文化为支点、绿色社区为抓手、蓝色楼道为载体,以微活动、微更新、微改造为切入点,通过居民共参与、共设计、共管理的方式全面提升社区整体面貌,形成多元参与、共治共享的可持续化社区治理格局。
惠南镇建欣苑居民区的党支部书记杜小燕通过三个“紧紧抓牢”,分享了全过程人民民主视角下的社区治理优秀经验和做法,通过“紧紧抓牢”社区治理的“最小单元”“意见领袖”“核心引擎”三个方面,有效打通了社区治理和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实现了“小阵地”推动“大治理”的美好愿景。
本期青社沙龙还邀请到社邻家创始人、浦东新区社会治理研究会副会长闫加伟,从专业角度出发,介绍了社区采用规划性思维,以内在培育和主动吸纳相结合的方式,加强与青年的联系,激发青年力量深度参与社区治理,为提升社区治理后端精细化水平注入青春活力的几种做法。
活动现场,小伙伴们热议频频,不断发问,与嘉宾进行深入互动交流。在紧随其后的开放工作坊中,居民区青年代表、青年社区服务队队员代表、青年社会组织代表等多元力量分成两组,针对今天的议题展开热烈讨论,集思广益形成了两套建议落地方案,为焦点案例“支招”。
下一步,北蔡镇团委将在团区委的指导下,开展“青社微沙龙”,引入专业力量群策群议,推动方案的落地实施。在标准引导和典型示范下,各社区有望对如何更好激发动迁小区居民自治活力有更加准确的理解和认识,共建美好家园。
青社沙龙则将继续聚焦案例问题解决和工作法推广应用,汇聚多方力量,为焦点案例制定“施工图”,形成可操作、可落地的实施方案,助力社区治理和乡村治理,助力浦东全力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
作者:唐玮婕
文:唐玮婕 图:采访对象提供 编辑:商慧 责任编辑:戎兵
转载此文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