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冲突打了600多天还没分出胜负,虽然目前输赢未定但双方对战争的态度发生了微秒的变化。刚开战时俄罗斯意志坚定,不拿下乌克兰决不回头。现在的态度变成了不设任何前提条件只要坐到一起什么问题都可以谈;乌克兰刚好相反,战争刚发生时多方寻求谈判渠道,只要能坐到一起什么问题都可以谈。随着战线拉长乌方的态度发生了变化,和谈必须有先决条件那就是俄罗斯退兵并进行战争赔偿。这那是和谈,是让俄罗斯无条件投降。
一方刚开战时的观点变成了另一方现在的观点,另一方现在的态度与其他一方刚开战时的态度完全一致。双方在战场上真刀实枪拼了两年后出现了这样一种局面,真让人不知道说什么好。
俄罗斯最早提出的战争目标有两个:去军事化,乌克兰成为一个没有工业和军事能力的农业国家。去纳粹化:彻底肃清代表美国利益的团体,包托泽连斯基在内的政府官员下台,组建一个亲俄的政府。截止目前这两个目标全没实现,乌克兰的军事实力越打越强、泽连斯基政府并没有跨台,很明显俄罗斯未能实现战争目标。
俄罗斯坚决反对西方国家向乌克兰提供进攻性武器,刚开始西方国家确实严格遵守俄罗斯的警告,着力撇清和乌克兰的关系。当时的西方国家都很听话,用实际行动证明他们并没有向乌克兰提供进攻性武器。一个个两手高举,生怕和乌克兰有染惹来北极熊的报复。后来随着战争进行,西方国家改变了态度,渐渐的标枪导弹、海马斯、豹二坦克、挑战者2坦克、“风暴阴影”隐身巡航导弹、金牛座导弹、F16战机全都上了战场。每种武器上场之前,俄罗斯都要提前大喊大叫,警告西国家不要一意孤行否则后果不堪设想。结果却是西方国家答应的武器全都上场,俄罗斯除了抗议还是抗议并没有出现过激反应。
为反制俄罗斯在乌克兰境内采取的军事行动,美国政府威胁将部分俄罗斯银行踢出SWIFT支付体系。踢出SWIFT相当于金融核弹,将对俄罗斯经济造成毁灭性打击。对此俄罗斯强烈反对,早在克里亚战争期间俄方就划出一道红线,西方国家如果将俄罗斯踢出SWIFT,俄方将视为西方对俄罗斯经济宣战。如果西方国家对俄罗斯经济宣战,俄罗斯自然有理由对其发动战争。很多人都认为不能这样做,否则后果非常严重。事实情况却是发生了戏曲性的一幕,俄罗斯被踢出后并无过激反应,只是气宇轩昂的声明从现在开始他们将坚决的抛弃SWIFT系统。俄罗斯不想和美国人玩了,他们自动退出。奶奶的,你既然不想和人家玩,为什么还要划一道红线。
俄罗斯一直威胁使用核武器,并为此划下了很多道红线。如果海马斯进入乌克兰,如果西方主战坦克进入乌克兰,如果爱国者防空系统进入乌克兰,如果暴风阴影,陆军战术导弹进入乌克兰,如果克里米亚受到攻击,如果克里米亚大桥受到攻击,还有最近的如果西方向乌克兰提供F16战斗机。事实却是反对无效,威胁没有任何作用。既然不咬人为何亮出獠牙,难道你们的红线,还不如老太婆的裹脚布!
俄罗斯坚决反对芬兰加入北约,为防止刺激北极熊北约一直没有同意,俄乌开战后北约快速通过了他的请求,芬兰正式成为北约成员国。两百多年来瑞典一直保持中立不加入任何准军事组织,俄乌发生战争后,瑞典感觉到了威胁主动要求加入。与俄罗斯西边相邻的立陶宛、爱沙立亚、拉脱维亚、波兰、罗马尼亚、保加利亚、斯络文尼亚已经全部加入,如果再加上芬立和瑞典,俄罗斯西边邻国中除了乌克兰和白俄罗斯外几乎全都成了北约成员国。俄罗斯一直反对北约东扩,之所以发生冲突也是为了防止乌克兰加入北约。没想到战争取得了相反的结果,不仅没有防止反而促进了东扩。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俄罗斯坚决反对北约东扩有其道理。奇怪的是现在的俄罗斯脾气特别的好,尽管北约国家天天在家门口舞枪弄棒,他却不理不踩。既然无所谓,当初为何要动这么大的干戈。
中亚地区包括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五个国家,这些国家以前是苏联的一部分,苏联解体后独立建国。他们一直是俄罗斯的势力范围,虽然是主权国家但却做不了自已的主。作为太上皇的俄罗斯有着不允质疑的影响力,俄罗斯说一这些国家根本不敢说二。俄乌战争发生后,他们的态度有所变化,不再对普京言听计从。哈萨克斯更是公开宣布,将遵守欧盟对俄罗斯的制裁规定,对俄罗斯实施相应制裁。放以前这些国家根本不敢怀有二心,现在不仅要跳出如来佛的手心还要对他进行制裁,真是胆大妄为到了极点。
俄乌冲突发生后,乌克兰曾经扬言炸毁克里米亚大桥。梅德韦杰夫强硬回应,如果类似情况真的发生,他们所有人的日子即将到头。听他的口气俄罗斯宁可毁灭乌克兰也不允许发生这种事。事实情况却是现在的乌克兰攻打克里米亚成了常态,克里米亚大桥被毁将成为一件极有可能发生的大概率事件。如果大桥倒下,俄罗斯又将如何应对!也许又会轻描淡写,用一种不屑的口气冷静应对。
黑海舰队是俄罗斯四大海军舰队之一,始建于1783年是一支具有悠久历史的英雄舰队。乌克兰几乎没有海军,谁都以为黑海舰队将会就近发挥作用,成为一支打击乌克兰的主要力量。谁承想开战以后黑海舰队的表现让人大吃一惊,只能用一个字来形容那就是“残”,先是旗舰莫斯科号被打入海底、后来又被炸毁登陆舰、接着又是舰队总司令失踪,不断的袭击给黑海舰队造成了巨大的损失。最后结果是黑海舰队逃回俄本土,昔日不可一世的黑海舰队彻底丧失战斗力。
开战之前,大家都认为俄罗斯是世界第二军事强国。拿下乌克兰有如探囊取物,几天时间即可取得最后的胜利。开战后却是大跌眼镜,局部冲突变成了长期战争、闪电战打成了闪腰战,更让人不可思议的是武器弱药不够用、几百万套军服不翼而飞。连自已的家底都不清楚,这仗怎么打。战争之前没有盘算过库存?下级报喜不报忧掌握不了真实情况?现在的俄罗斯低声下气向伊郞、朝鲜等国购卖武器,真让人感慨万千。
俄乌冲突发生后普京很少出席各种国际会议。你既然是正义的一方,就应该在各种国际场合宣扬自已的主张,争取自已的权益,为什么不参加。当然了别国不让他的专机飞过本国领土、不发放入境许可也是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各种国际会议俄罗斯都成了其他国家的出气筒,外长拉夫罗夫除了硬核怒斥西方国家再无上佳表现,根本争取不到更多的利益。联大投票,143个国家反对俄罗斯非法吞并乌克兰领土、同意的只有5个国家、还有35个国家弃权。
作为进攻的一方俄罗斯应该快刀斩乱麻,利用很短的时间占领乌克兰并建立亲俄政府。届时其他国家来不及反应只能抗议了事,渐渐的大家都会接受乌克兰灭国的现实。国与国之间本来就是利益纠葛,别国不可能为了正义和他国死扛到底。当时的俄罗斯也是这样想的,之所以让士兵拿上礼服就是为了在乌克兰开庆祝大会。谁也没想到,冒出了一个硬汉总统全力反抗,宁可死在乌克兰也不逃跑。最后的结果出乎所有人的预料,一场武装冲突变成了持久战。
乌克兰地少民贫,被别人强加的战争搞的焦头烂额。战争发生后乌克兰近乎全民皆兵对抗俄罗斯,尽管如此但还是力不从心。单靠乌克兰打不过俄罗斯,只有拿到更多的更先进的西方武器,才有可能取得最后的胜利。俄罗斯虽是军事强国,但打的特别狼狈也是不争的事实。冲突发生后五次征兵总共新增111.2万,俄罗斯议会下院投票,决定将男性征兵的最高年龄从27岁提高到30岁。多次征兵且扩大范围只能说明已方损失严重,死亡率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