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市星语学校独具慧眼,借助先进的 AI 技术,成功实现了体育教学的迭代升级。在这片充满活力的校园天地里,AI 宛如一盏明灯,为“星娃”们点亮了运动之光。老师们利用 AI 精准分析每个“星娃”的运动数据,制定个性化的训练计划,让每个孩子都能在体育课堂上找到适合自己的节奏与方式。AI 还能实时监测运动过程中的动作规范,及时给予纠正和指导,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与质量。如今,“星娃”们在运动中茁壮成长,那闪耀的运动之光,正照亮他们未来的道路。
体育课上,孩子们参加投篮比赛。记者 傅亦静 摄
人脸识别确认身份,无需穿戴设备就能记录运动数据,一键生成训练画像……在全国教育系统第一所招收孤独症学生的福州市星语学校,这样充满科技感的体育课堂已成为现实。近年来,学校引入AI智慧运动系统,借助人工智能技术,实现学校体育教学的迭代升级,为“星娃”们带来了更加丰富、有趣、科学的运动体验。
智能场景焕新
打造沉浸式运动课堂
12日15时,福州市星语学校的体育馆里热闹非凡,5台AI智慧设备前,聚集了不少学生。在“AI运动吧”前,一名“星娃”正在练习跳远,摆臂、起跳、落地,一旁的屏幕上立马显示成绩“1.55米”,摆臂幅度、起跳角度、腾空高度和平均速度等数据也一一呈现。
“请举手,开始跳!”体育老师陈福星一声令下,几名“星娃”迅速在点位上站好,目视屏幕,伸手示意。随着屏幕中卡通人物的提示,学生开始快速跳动,大屏上的跳绳数量也随之更新。运动的学生专注投入,围观的学生跃跃欲试。
“大屏上方的摄像头宛如敏锐的眼睛,能时刻捕捉学生们的运动瞬间。”福州市星语学校副校长孙朝斌介绍,“AI运动吧”以视觉AI技术为依托,综合人工智能技术、大数据统计,通过感应器完成身份认证,识别运动动作并进行实时计数,学生们不用穿戴任何设备就能参与运动。
孙朝斌告诉记者:“在市教育局的大力支持下,我们引入了‘AI运动吧’。过去,学生们的体育锻炼较为‘粗放’,缺乏精准的指导和数据反馈。如今,借助AI智慧系统,跳绳、立定跳远、开合跳等运动都能得到精准化的训练,学生们不仅更愿意‘动起来’,运动效果也更加显著。”
多维赋能成长
解锁运动治愈力量
“孩子迷上了课间运动,享受到了运动带来的乐趣。”“孩子的身体越来越好了,笑容也越来越多了!”谈及孩子的变化,不少家长满脸欣慰。
两台智慧投篮机前,“星娃”们排着队兴奋地等待着投篮比赛,随着篮球落框,大屏上跳出命中次数,孩子们拍手欢呼。不远处的光电地胶上,28块方格闪烁着光,“星娃”们专注地追逐不断变换位置的光,或单脚跳跃,或腾空拍击,尽情挥洒活力。
“孤独症孩子普遍存在动作协调能力不足,视觉注视能力较弱等问题。”孙朝斌坦言,投篮机的视觉提示和竞赛机制,不仅帮助“星娃”提升上下肢协调能力,还培养了孩子们的规则意识和目标感。此外,光电地胶机以移动的“光”为载体,有效训练了“星娃”的视觉追踪和反应速度。
除了体能提升,AI智慧体育系统还在情绪管理与社交互动上发挥作用。“传统体能训练对‘星娃’来说比较枯燥,但融入游戏化的元素后,他们的运动兴趣和参与度显著提高了。”孙朝斌说,孩子们在运动中释放压力、调节情绪,在与同伴的互动中逐渐学会沟通与合作。
数据驱动教学
重塑校园运动生态
从以前需要“靠笔头”记录成绩,用眼睛测量数据,到如今借助AI实现数据精准统计。AI赋能下,体育老师们纷纷表示,最直接的感受,就是工作量减轻了,课程质量却实现了质的飞跃。
“过去人工计数,耗时费力且很难全面准确地记录数据。现在,AI设备化身智能助教,自动捕捉运动细节,实时采集数据,还能生成专属运动画像。”体育老师许振彬举例,在立定跳远训练中,系统可以精准地记录学生的摆臂幅度、起跳角度等数据,并通过视频回放帮助老师直观地发现动作缺陷,让教学指导更科学高效。
此外,福州市星语学校还建立了家校联通的智能桥梁,家长可以在手机App上实时了解孩子的运动情况和身体状况,与学校共同关注孩子的健康成长。
孙朝斌表示,依托AI智慧体育系统,学校打造了集智慧体育课堂、常态化智能锻炼、体测智能考评、日常运动数字化于一体的校园运动新生态。未来,学校将继续深化智慧体育的应用和推广,探索更多适合孤独症儿童身心特点的教育教学模式,助力孤独症儿童健康成长。(记者 傅亦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