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性肾病
糖尿病患者随着病程的增长,可出现多种并发疾病,比如糖尿病性肾病(DKD)。
01
分期
糖尿病所致的肾损害可分为五期。
1期 肾小球高滤过期
一般可出现肾小球滤过率增加、肾脏体积增大,患者本身无可察觉症状。
2期 间断微量白蛋白尿期
除了1期的改变,尿微量白蛋白的排泄量休息时正常(<30mg/24h),运动后增加。
这两期均不易察觉,需门诊定期随访筛查,早期发现可通过严格的血糖管理实现肾功能的恢复。
3期 早期糖尿病肾病期
尿常规蛋白阴性;持续性尿微量白蛋白增高(>30~300mg/24h),但血压正常或有上升趋势。
4期 临床糖尿病肾病期
尿常规可有显性蛋白尿,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尿微量白蛋白>300mg/24h,可伴水肿、高血压等肾病综合征的表现。
5期肾衰竭期为终末肾病阶段
肾小球滤过率进一步下降,蛋白尿排泄可能渐减少,伴发贫血、乏力、恶心、顽固性高血压等,即尿毒症期。
一般认为,从3期开始,肾病变已不可逆转,治疗的目标下调至维持肾功能不继续进展。
WARM WINTER
02
血糖管理
对于DKD患者,选择降糖药物需考虑到肾功能限制调整药物剂量,同时,需要考虑可兼顾延缓肾病进展、降低心血管风险。
2024版ADA指南对各分期肾病做了具体的建议:
eGFR>20、UACR>200mg/g,使用SGLT2i更能兼顾多重治疗目标。
eGFR>20、UACR<200mg/g,也推荐SGLT2i。
对于eGFR>20的DKD,总的推荐意见是SGLT2i、GLP-1R或非甾体盐皮质抑制剂。
03
血压控制
高血压是肾病发生和进展的危险因素。
建议所有糖尿病患者均将血压控制到<130/80mmHg.
血压的严格控制可能对蛋白尿升高明显的患者意义重大。
ACEi或者ARB是糖尿病、高血压伴肾功能早期下降、UACR>300mg/g首选降压药物。
需要注意的是,当使用ACEi、ARBs和盐皮质激素拮抗剂时,应定期监测肾功能和电解质水平,注意可能出现肾功能早期下降及高钾血症。
如使用过程中出现血肌酐升高(<30%),且无血容量降低迹象,无需停药。
除了血糖和血压的严格管理,DKD患者的饮食管理也很重要,尤其是蛋白质摄入限量,以0.8g/kg/d为目标。
比如,一个60公斤的成人,需要48g蛋白,等于500ml牛奶+一个鸡蛋+90g熟瘦肉。
以上就是关于糖尿病肾病的最新指南推荐管理目标,早期发现糖尿病肾病需要每一位糖尿病患者的定期门诊随访筛查,如以进展到不可逆肾病,需严格控制血糖、血压,以期并发症进展延缓,保证更佳的生活质量。
END
小编简介
林燕美
内分泌科主治医师
厦门大学硕士
注:图片源于网络,侵删
编辑:弘爱内分泌林燕美
审阅:弘爱内分泌田建卿
门诊预约挂号
往期精彩内容
【秒懂科普|第316期】更年期就是绝经吗?
韩国成年糖尿病前期患者早餐频率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一项全国性人群横断面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