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搜狐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如今,很多人都在学茶。
学习喝茶。
但是,并不像大家想象中的那么简单,光靠嘴巴喝,咂吧咂吧,就能学成的。
因为人的感官是互相连通的,所以,嗅觉和味觉,都要充分调动起来。
然而,大多数初次喝茶,或者只喝了半年一年的茶友,都会败在“闻香”这个步骤里。
尤其是喝武夷岩茶,品种丰富,香型更是纷繁复杂。
对着盖子闻半天,仍然是云里雾里。
闻香,不仅仅是单纯地闻这款茶香不香。
这种初级的判断,相信只要鼻子没有问题,没有重度鼻炎,都能感受出来。
更深层次的闻香标准,是要闻出不同层次的香型、浓淡。
段位高的茶客,还能从香气的纯净度与丰富度,直接判断出茶叶的品质。
或许也有人好奇:“喝茶,不是喝汤吗?”
确实如此。
不过,按照现在大部分茶友的学习过程,香气的表现更直接,至于汤水的滋味、口感、韵味,则需要更进一步的学习。
因此,先重视香气,再重视滋味,才是当下学习喝茶的基本顺序。
《2》
喝茶闻香,大致分为四个步骤。
一、闻干茶。
二、闻热香。
三、闻冷香。
四、闻杯底香。
偶尔会看到一些新茶友,把干茶倒在茶则上赏茶。
随即,将茶则捧起来,凑近鼻子。
但令人失望的是,这样虽然也是闻干茶,可闻到的香气却很有限,顶多只能闻到一股干燥植物的味道。
事实上,闻干茶,有它的技巧。
按照惯例,烫壶温杯,将泡茶时所要用到的盖碗、公道杯、品茗杯等,统统用沸水烫洗一遍。
这不仅是出于卫生的需求,也是为了后续更好地激发茶香。
趁着盖碗留有余温,将干茶投入。
先别急着冲泡,合上盖子,端起来,上下轻摇三下,将盖碗凑近鼻子,再把盖子揭开一个小口,如轻启的贝壳般。
通过揭开的缝隙,深呼吸,就能感受到干茶的气息。
在热气的熏蒸下,茶叶中闭合的毛孔,已经张开。
并通过轻摇盖碗这个动作,在温热的盖碗里晃动,让茶香布满整个碗内。
彼时,闻到的干茶香,是最为完整且真实的。
通过干茶的气味,可以清楚地分辨出这款茶的工艺是否到位,储存是否良好。
尤其像白茶这类,能越陈越香,保存期限很长的茶。
当你不确定老白茶是否能喝,便可以通过这种形式,仔细地嗅闻干茶香。
假如你闻到的是干燥爽朗的气息,没有沉闷的杂味、怪味、闷味,接下来就放心大胆地冲泡。
而如果你已经从干茶里,闻到了酸味、巧克力味、烟味、仓味、霉味、海鲜味……
那么,还是不要再继续喝了,说明这款茶的品质有严重缺陷。
另外,倘若盖碗没有事先烫热,把干茶投进去后,闻到的气息就比较潦草了。
缺少了温度的刺激,干茶的细胞气孔不会打开太多,气温释放得也极少。
闻到的气息,便不是干茶最完整的状态了。
甚至于,会忽略某些缺陷,影响我们对茶叶品质的判断。
《3》
闻热香和闻冷香,主要指的是通过嗅闻盖香来实现。
冲泡时,沸水激发了干茶中的芳香物质,并随着高温不断上升。
遇到盖碗的盖子后,就会大量附着在上面。
特别是顶心的位置,香气最为浓郁芬芳。
而这个时候,就要趁热揭盖闻香。
出汤以后,先别急着去分汤,也不要品茶汤,毕竟刚刚倒出来的茶汤,温度还比较高,容易烫嘴。
先让茶汤在公道杯里降降温,有碎叶的话,顺便沉淀一下。
抓紧揭盖,趁热闻香,才是当下最紧要的环节。
初中物理就有一个知识点:温度越高,分子的热运动越快。
故而,盖碗在热气腾腾的状态时,里面的分子运动剧烈,能让我们闻到更丰富的香型层次。
品质好的茶,沸水冲泡后,挥发出来的香气,是各种好闻的类型。
以白茶为例,新白茶的盖香上,有浓郁的花香,清莹的毫香,还有清郁的草药香,尤其是春寿眉沸水注入,快进快出,揭盖一闻万马奔腾的花香,就钻入了鼻腔。
兰花、桂花、栀子茉莉晚香玉……诸般花香,仿佛误入了百花园。
而老白茶的香气,更加沉郁内敛,药香沉稳,陈香隐逸,粽叶香、荷叶香、花香飘扬。
让你心醉神迷,欲罢不能。
好茶的香气,是有魔力的,极有力量感。
反之,不好的茶,沸水一泡,就现原形了。
揭起盖子闻,最先跑出来的,是各种奇怪的杂味臭味。
热闻完盖香以后,便可以去分汤品尝了。
在喝完一杯茶汤以后,再回过头来,冷闻盖香。
因为茶香的呈现,分为前调、中调和尾调,就像一款香水,在不同温度,不同时间里,呈现出来的香型不完全一样。
用手触摸盖碗,很烫手,那这个时期闻到的就是前调。
而盖碗的温度微微下降,不烫手了,温温热热的,这时候揭盖闻的是中调的香型。
直到盖碗彻底冷掉,揭起盖子,闻冷香,也就是后调的香型。
一款好茶,不仅热闻舒适舒爽,冷闻依然能享受到持久的茶香。
因为芳香物质太充足了,即使随着时间挥散了一部分,可依旧有富足的茶香,留在盖子上,成为尾调香型上的中坚力量。
如果你冷闻盖香时,发现香气非常薄弱,什么都闻不到了。
那么,很有可能是茶叶的底子太薄,内含物质匮乏,导致茶香虚无缥缈。
《4》
最后,闻杯底香。
顾名思义,就是喝完茶之后,杯底余留的香气。
茶圈里,也有人称为“挂杯香”或者“挂壁香”,但殊途同归,都是代表茶汤喝尽之后,残留在杯子里的香气。
其实,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关注了干茶香,也感受了盖香,唯独忽略了杯底香。
甚至还认为,喝都喝完了,哪里还有香气?
但现实是,对于某些老茶客来说,杯底香是判断一款茶叶好坏的重要指标。
前面提到,品质优秀的茶,内含物质丰富。
不仅闻起来香,喝起来,也是香气四溢的。
茶香落水,汤水稠滑,水香丰沛。
能从醇厚的茶汤里,溢出来的芳香醇,这才是好茶顶级的表现。
所以,当茶汤喝尽以后,把茶杯凑到鼻端,依旧能闻到残留在杯子里的茶香。
这恰恰说明了,这泡茶的芳香物质,丰富了,力量太强劲了。
雁过留声,茶过留香。
这样的茶,自然是好茶。
为了更好地体验杯底香,可以尽量选择杯身较长,纤细瘦长的杯型,更聚香,不容易挥发。
市面上有很多闻香杯的器型,供大家选择。
并且要注意,闻杯底香一定是自己喝过的茶杯,而不要去闻大家共用的公道杯,这种做法太不卫生,也不礼貌。
《5》
喝茶闻香,本质上,就是通过气味来辨别这款茶的品质。
更具体一些,就是产区、工艺、仓储等方面的优劣。
可以让你在众多茶叶中,靠自己的嗅觉,敏锐地找到适合的好茶。
也可以快速远离那些臭味、杂味、怪味一大堆,不值得喝的劣质茶。
想要让心情愉悦,肯定是要选择品质好的。
闻起来,香气四溢,清新洁净,岂不快哉?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小陈茶事村姑陈,专栏写手,茶行业原创新媒体“小陈茶事”主笔,已出版白茶专著《白茶品鉴手记》,2016年-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4000多篇原创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