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回顾
秋季时,小张接母亲到自己家小住几日。因旅途劳顿、起居不调,老人有点咳嗽。小张陪母亲看了中医,医生开了6服中药。服药后,老人的咳嗽很快就缓解了。看到药方如此灵验,小张的母亲将它好好保存了起来。
冬去春来。一天,小张的母亲与朋友到郊外踏青。由于风大、气温低,老人回家后又咳嗽了起来。她想起自己秋季服用过的药方,于是拿着方子到药店抓药。没想到,这次吃药后,她的咳嗽不仅没有缓解,反而越来越严重。同样的方子治咳嗽,为什么第二次用就不灵验了呢?中医不是有“效不更方”的说法吗?
抄方和“效不更方”不是一回事
中医治病的确有“效不更方”一说。“效不更方”是指在医生诊治后继续服用相同药物。一般来说,当疾病诊断明确,治疗原则和方法正确,患者服药后已取得一定的疗效,症状有所减轻,但还未完全达到治愈的目的时,患者可继续服用原来的药方巩固治疗。
“效不更方”需要在中医师的指导下进行,中医师会根据患者服药后的病情变化和服药后的反应,决定“更方”还是“不更方”。
需要注意的是,“效不更方”和小张母亲的“抄方”是两回事。抄方是指患者不经医师指导,自觉服药后效果不错,自己照方抓药,不少患者一个方子一吃就是半年。
抄方有何弊端
1.增加用药风险中药是由各种化合物组成的,如果没有中医师的指导,长期连续服用相同的药物,就有蓄积中毒的危险。
2.降低药物疗效 中医最大的特点就是辨证论治,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调整处方。
以小张母亲的咳嗽来说,第二次咳嗽与第一次咳嗽的病因不同,发病时间不同,所处时期不同,因而用药也会有所区别,此时再按照同一张方子抓药,并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对于患有相同疾病的不同人群,在不同的阶段、不同的状况下,中医会开出不同的药物,并非一药对一病那么简单。
3.忽略医患交流在诊治疾病的过程中,医患的交流对疾病的治疗非常重要,盲目抄方破坏了这种交流,不利于疾病的治疗。
因此,大家不要盲目抄方,而是应该安排好时间去就诊,以便早日恢复健康。
来源:老年健康报
文: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 李伯华 张苍
编辑:王千惠杨真宇
校对:管仲瑶
审核:徐秉楠 万懿
喜欢就告诉我们您“在看”
本文经「原本」原创认证,作者健康报社有限公司,点击“阅读原文”或访问yuanben.io查询【4U1DDASU】获取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