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爱脑”之所以让人讨厌,在于其脑回路超出了常人的一般理解,也在于其将自己的幻想施加于其他人身上,试图营造一种自己或“心上人”高于一切的假象。
大体上,恋爱脑是一种沉醉于爱情的思维模式,那些一旦坠入爱河就把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爱情上的人,常常被称为“恋爱脑”。从表现形式看,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
一是恋爱脑不知自爱。一旦陷入这种情况,当事人往往会失去了自我,过度依赖对方,忽视了自己的生活和事业,甚至为了对方牺牲自己的原则和价值观,导致自己的命运和幸福完全由对方掌控,如同一只被爱情咒语束缚的鸟。这种情况其实很容易出现被PUA的情况。从结局来看,也往往是一种人生悲剧。
二是恋爱脑不懂节制,又渴望获取回应,往往压得另一半喘不过气。当事人往往会与第一种情况相结合,在过度付出的时候又期待立即得到回报,对方如果没有给出满意的反馈,就会变得任性和作,甚至进行情感勒索,乃至于不择手段地威逼利诱。
三是恋爱脑不知信任,多疑忌惮。他们往往渴望爱情,却又对自己不够自信,缺乏明显的安全感。比如他们总是觉得对方会背叛自己,时刻盯着对方的行踪,甚至动用各种手段,窥探和干扰对方的私事,不给对方一点自由和空间。
四是恋爱脑情绪失控,在感情上不知理智为何物。他们的心情完全取决于对方的态度,一喜一悲,一哭一笑,他们的思维也受到情感的影响,不能清醒地判断是非,容易做出冲动和错误的选择,甚至伤害自己或他人。
五是恋爱脑盲目崇拜,不懂分辨是非,无法正确看待自己的恋爱。他们习惯将自己的恋人理想化,看不到对方的缺点和错误,为对方找借口,美化对方的行为,自欺欺人,不愿意面对现实。
很多人以为恋爱脑往往只限于女性,但这是非常严重的误解。从国内外的心理研究看,比如国际顶尖学术期刊 Nature 杂志曾经发表过相关论文,认为恋爱脑源自于对于亲密关系有强烈需求。换言之,恋爱脑现象的存在可能无关乎性别。
当然了,对于恋爱脑,我们也不必过度扩大化和污名化。实际上,大多数人的恩爱行为基本还是在合理范畴内,只要恋爱双方没有感到不适,又没有给第三人造成实际上的损害,我们大可以善待一些恋爱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