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秦朝,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建立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封建王朝。公元前221年,嬴政统一六国,建立秦朝,自封为始皇帝。为秦朝立下汗马功劳的,有一人无人可比,他就是李斯。
李斯,字仲,战国末年鲁国人。他精通兵家谋略,参与制定了秦朝统一六国的计策,后又倡导进行变法改革,一手奠定了秦朝的基础。但他在秦二世即位后却顺势倒戈,最终因谋反罪被赐死。评价一个人,要看他一生的作为。李斯是秦朝的奇才,还是乱臣贼子?且让我们来还原他的传奇一生。
一、意气风发的李斯
李斯生于战国末期,一个动荡的时代。各国争霸,民不聊生。李斯本是个朴实的农家子弟,从小便勤奋好学,爱国心浓烈。他明白要实现大同世界,必须找到一位贤明的君主,以德服人。
20岁那年,李斯放弃了安稳的家乡生活,只身前往齐国,拜在著名思想家荀子门下。荀子倡导法治,李斯受到很大启发,立志要找一个“以法治国”的明君,将书中理论实践出来。
几年后,李斯结束了学业,准备四海觅知。当时秦国国力日益强大,李斯看好嬴政的才能与抱负,便前往秦国谒见。谁知才华难掩,李斯很快便得到重臣吕不韦的赏识。吕不韦安排李斯进入朝堂,担任谋士一职。
李斯崛起得快,引来许多议论。“一个乡下青年,无背景无势力,凭什么蹿升得如此之快?”许多大臣嫉妒不已。李斯深感压力,但志不改初衷。他白天勤勉工作,晚上则埋头钻研兵法谋略。李斯深知才华出众还不够,还需要真才实学来赢得尊重。
二、献计求得重用
李斯进朝后,见识到秦王雄心万丈、志在一统。他遂制定了一个详细的统一六国计划,向秦王进献。计划书分析透彻,策略周密。秦王看后大喜,立刻传唤李斯详谈。
李斯提出,当前各国积弊已深,内耗巨大。秦国应先离间各国关系,使其互不信任;其次再收买人心,贿赂大臣,以达到弱化各国实力的目的。最后,秦国趁机发动进攻,分化瓦解,即可完成统一大业。
秦王连连点头,正是他心中所想。李斯见机准确,谋略高明,当场提拔他为上客,作为心腹谋臣。朝中大臣见状又是一番妒忌,纷纷在秦王面前诋毁李斯。李斯不辩,只求实干。通过他的智谋和九大功臣的战功,秦国终于占领六国,完成了统一大业。
李斯也从一个普通农家子弟,一步步成为丞相、功臣、股肱之臣,可见他的意志与决心。但权力来得快,只怕去得也快。
三、助秦一统天下
秦灭六国之后,如何治理新占领的广大领土,成为摆在秦王面前的难题。此时,李斯再次发挥才能,提出一系列的治国策略。
他首先提议废除分封制,在全国实行郡县制,将全国划分为36个郡,每郡设守尉和县令,由朝廷直接管理,确立中央集权。这对增强皇权,巩固边境有重大意义。
其次是推行文字、货币、度量衡和轨距的统一,消除各国差异。李斯还减轻赋税,修水利,兴修驿道,鼓励农桑,稳定了人心。在他的改革下,秦朝国力大增,一统格局初步形成。李斯功不可没。
“李相国果然厉害,老百姓都说我们家乡从来没有这么富足过。”村民阿耀跟邻里感慨道。李斯的种种措施让老百姓得实惠,也让他在民间声望日隆。
就连李斯的老师荀子也不禁赞叹:“我的好学生终于找到他的明君了。”荀子为李斯感到欣慰的同时,也期望他不要骄奢淫逸,要时刻保持谦虚谨慎的品格。
四、扶持新君上位
秦始皇去世后,太子扶苏与李斯商议继位大计。两人关系不睦的胡亥见状,急忙联合宦官赵高谋夺帝位。李斯为稳住局面,暂时约束住扶苏,让胡亥继位。
临死前,秦始皇似乎隐约猜到会有这样的局面,他留下遗诏说:“朕死后,臣下必有异心。”而李斯最终还是为稳定大局作出妥协,但这一妥协埋下了隐患。
胡亥登基后,放纵声色,政事全交给赵高。赵高为讨好胡亥,加重徭役劳民,引发民变。李斯多次劝谏,但胡亥不听,还将李斯囚禁起来。
“我就知道,胡亥威武不够,必定会乱政的。”村民们叹息道,“老相国如果当初果断支持太子就好了。”此时的李斯,也在牢中反思自己的失误。
五、改革创新确立威信
秦朝初年,李斯功绩彪炳,请来了许多豪杰士人辅佐朝政。他采纳谏言,励精图治,使秦朝步入正轨。李斯工作勤奋,甚至通宵达旦不休息,被称为“不眠相”。
李斯深知法家治国需要严刑峻法,但过于残酷会失民心。所以他在秦律的基础上,增加宽容仁政,如赦免犯罪,减轻刑罚等,使法令更趋公正。
他还大力推行政绩考核,根据地方官的政绩升迁。这强化了地方责任制,也减少朝廷的腐败。许多百姓都说:“我们相国明智,深得民心啊!”
李斯温润的为政,与先帝武断的风格迥异。但两者相辅相成,使秦朝在严刑与仁政间达到平衡,确立了威信。李斯改革的影响力,一直持续到秦末。
六、权倾朝野终落败
几年后,胡亥病重垂危。赵高为自保,设计陷害李斯谋反,最终李斯在狱中被迫认罪。胡亥下令腰斩李斯,灭其三族,李斯势力彻底覆灭。
“唉,明明是嫉妒李相国的功劳啊。”百姓们议论纷纷,为李斯的悲剧命运感到惋惜。李斯一生起起落落,最终还是失败收场。
当年李斯尽心尽力辅佐先帝,建国立朝。可他在权力斗争中处处退让,最后导致荣辱不全。我们不应过多评判,只需珍惜历史经验教训:面对权力,恪守初心;处变不惊,方得始终。
结语
李斯一生波澜壮阔,他是秦朝开国之臣,也是改革先驱。正如历史上的众多传奇人物一样,李斯有功有过,有光辉也有阴暗。我们不该简单地给出一个二元评判,而是需要充分理解和回顾他的历史作用,以获得启迪。也许正如陈胜吴广在秦末所说:“权变事迹,苟不失其性。”历史和人性的复杂性,值得我们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