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加沙人道主义危机问题上,以色列和拜登领导的美国政府表面上似乎出现了嫌隙,但实质上,他们的看法至今还是高度一致的。那就是,他们都认为要想取得“和平”,就必须彻底消灭哈马斯。当然了,这里说的所谓“和平”完全是站在以色列的角度,对哈马斯乃至整个巴勒斯坦来说,则是意味着灭亡。
针对以色列该如何彻底消灭哈马斯,美国著名智库“华盛顿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最近在他们的官网上给出了三个选择。
首先,直接消灭哈马斯的领导层,或者扶持一个亲以色列的傀儡夺取哈马斯的领导权。
在过去的两个多月时间里,以色列一直在尝试这么做。来自以色列公布的数据来看,大约3万哈马斯武装人员已经折损了近5千人,暂且假设这一数据是真实的,哈马斯可谓是损失惨重,但是哈马斯至今没有被击败,更别说被彻底消灭了。
法国总统马克龙最近有一个判断认为,如果以色列坚持这个目标,这场战争有可能会持续10年。必须承认,马克龙的这个判断是有一定依据的,2001年,美国发动阿富汗战争,目标也是要推翻塔利班政权,并彻底消灭阿富汗境内的基地组织。战争一直打到十年后的2011年,美军杀死了几十位基地组织领导人,其中就包括他们最重要的领导人本·拉登。然而,本拉登的继承人艾曼·扎瓦希里又领导基地组织和美军继续战斗了11年。
事实上,哈马斯同样有自己的领导梯队。早在第二次巴以冲突中,哈马斯多次失去高级领导人,但随后就会有继任者接过接力棒,继续和以色列战斗,并在以色列撤军后迅速控制加沙。
最近,拜登提醒内塔尼亚胡不要杀害加沙地带的平民,要小心国际社会的舆论风向。话里话外对以色列的提点让人眼前一亮。事实上,美方有一个基本的判断,那就是哈马斯成员中很多人是以色列炮火下的幸存的孤儿,以及亲人被以色列杀害的受难者。只要以色列杀害巴勒斯坦的平民,就会有源源不断的新人加入哈马斯组织。很可惜,以色列似乎看不到这一点。
其次,以色列还可以学习美国过去成功的斗争经验,从敌人内部瓦解敌人。或者向哈马斯的竞争对手提供支持,扶持一个亲以色列的傀儡组织,或者由第三方介入,从而取代哈马斯在加沙的统治权威,帮助以色列实质占领加沙。
这里有一个前提条件,这个组织必须获得加沙民众的普遍支持,拥有足够的军事实力来镇压哈马斯部队,并且做好长期和哈马斯打治安战的准备。
美国选中的是实际控制约旦河西岸的巴勒斯坦权力机构,来替代哈马斯在加沙的统治地位。但是巴勒斯坦权力机构又被外界诟病为被以色列拔了牙齿的老虎,不足以和哈马斯抗衡。巴勒斯坦权力机构也明白这个道理,因此想要邀请哈马斯共同治理加沙,然而这又是美国和以色列不能接受的方案。除了巴勒斯坦权力机构之外,阿拉伯国家对介入加沙兴趣不大,而且能力有限。由此可见,这个选项依旧无法实现目标。
最后,这家美国智库特别提到了从意识形态方面入手,给哈马斯以及加沙民众洗脑,让他们自觉放弃对以色列的反抗。可惜的是,以色列过去对加沙地带的人民欠下了太多的血债,长期对巴勒斯坦的占领,让包括加沙在内的所有巴勒斯坦人内心都积压着一团火,哈马斯的抵抗,对于巴勒斯坦人民来说,是一种难得地宣泄。根据一份民意调查显示,自从10月7号爆发冲突之后,哈马斯在巴勒斯坦人中受到空前支持。根据这家智库的分析,几乎没有任何一种西方的意识形态可以在巴勒斯坦人群中产生吸引力。
坦率地说,这家美国智库给出的三个选择,是美国在世界范围内反复实践过的,也是非常有破坏性的。然而,最后自己又一条条给否定了,因为他们明白,在巴以问题上,如果只考虑一方的利益,再高明的计策,都不好使。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巴勒斯坦人民长期收到压迫,自己世世代代生活的家园被以色列霸占,几百万人生活在以色列打造的拥挤的露天监狱里,持续数十年每年都有数不清的巴勒斯坦人惨死在以色列的霸凌之下。此外,还有上百万人被迫背井离乡生活在约旦、黎巴嫩等邻国。在这样的背景下,以色列怎么可能彻底消灭哈马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