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马斯与以色列的冲突已经持续了两个多月的时间,但我们知道,中东这块儿地方历来都是是非之地,麻烦怎么会只有这一处?
巴以冲突爆发以来,也门胡塞武装就加大了对红海商船的袭击力度。相比起联合国安理会那些口头上的谴责或者抗议,胡塞武装的袭击,或许更让美国和西方国家感到肉疼。
根据英国《经济学人》16日的报道,由于胡塞武装持续对经过红海航线的商船进行袭击,这条航线的贸易成本正在大幅上升,这可能会扰乱全球供应链。
目前全球前五大集装箱运输企业中,只有中国的中远海运还坚持在红海地区运营,其它四家都已经暂停。暂停之后,它们选择绕行非洲最南端的好望角,但运输成本和运输时间将会大幅上升。
不仅如此,胡塞武装还在不断袭击美国在该地区的军事目标,过去几周,美国等多个西方国家的军舰都宣称拦截了胡塞武装的无人机或者导弹。除此之外,美国海军主导的一个多国部队正在也门沿海活动,试图保护商路。
但问题是,美国海军实力强悍,为什么不对胡塞武装发动大规模打击呢?
也门胡塞武装这几年可以说是声名赫赫,就连沙特拿他们都没有办法,但它实际上仍然属于游击队性质,只能对途经红海的商船和军舰进行散兵游勇式的打击。
但需要注意的是,越是这种小而散、看上去不起眼的武装力量,对美国这种动辄就以航母编队来应对的确局势的国家来说越是头疼。
为了保护途经该地区的商船,美国需要派出军舰对胡塞武装的导弹或者无人机进行拦截。
但我们知道,进攻的矛永远大于防守的盾,胡塞武装使用一些廉价的无人机就能对美国军舰造成伤害,而美国军舰拦截下来的无人机,价格可能只有它自己发射的拦截弹的几分之一,这种大炮打蚊子式的拦截,就是财大气粗的美国也无法承受。
海上拦截无法实现保护商路的目的,那么发动地面部队进行打击怎么样呢?这个更不可行。首先,美国现在对发动大规模地面入侵这种事情是很忌讳的,在阿富汗、伊拉克的地面行动已经给美国带来了巨大损失,而且就算是发动地面入侵,能不能消灭胡塞武装也是个未知数。
美国用了20年都没有打垮阿富汗塔利班,难道就能打败胡塞武装吗?
更重要的是,美国现在非常不希望中东乱局继续延续下去。这不是因为他爱好和平,而是因为他分身乏术。美国现在已经把中国当成了主要的战略竞争对手,要把各种优势兵力和资源集中在西太平洋,中东的战略价值正在大幅下降,不值得美国去大动干戈。
除此之外,美国目前同时支持乌克兰和以色列,已经有些精疲力尽的意思,如果再在也门动武,相当于美国同时跟中国、俄罗斯、伊斯兰世界、也门胡塞武装、哈马斯、叙利亚等对抗。
美国的确是狂了点,但他还不至于这么没脑子。不出意外的话,未来一段时间里,美国面对胡塞武装的袭击,依然会选择忍气吞声,并且选择一些比较保守的应对手段,除非出现某些重大变故;
例如胡塞武装袭击了美国航母,或者炸了美国在吉布提的基地,到那个时候,美国不得不出兵。如果真的出现这种情况,美国的全球战略说不定又要进行调整了。
那么中东地区是不是真的无法实现和平呢?当然不是,但有一个前提,那就是美国不要干涉地区局势,让阿拉伯和伊斯兰世界自己处理内部事务。
也门胡塞武装以前为什么不袭击红海的商船?很简单,他这次是奔着支持巴勒斯坦的目标去的。那么巴勒斯坦长期受压迫的根源是什么呢?美国。
其实中东地区如何实现和平的问题,中国早就已经做出了示范。12月15日,中国、沙特、伊朗三方委员会首次会议在北京举行,这是3月份中国促成沙伊复交之后,中沙伊三方再次坐在一起。
这次会议主要的基调是促进沙特与伊朗继续改善两国关系,不过中国也在这次会议中强调,中东地区不能再成为大国地缘角斗场,中东的命运应该掌握在中东地区国家人民的手中。
中国促成沙伊复交,给了中东地区国家一个极大的震撼。很多人突然发现,原来和平真的可以实现,大家真的可以抛弃成见、消弭纷争,一起共谋发展。
同时也发现,来说是非者,才是是非人,美国对中东地区长达几十年的干涉,才是问题的真正所在。哈马斯、胡塞武装还有前几年的ISIS,都属于本地区的极端势力,如果中东地区各国自主掌握命运,与中国等国家共谋发展,还会有极端势力生存的土壤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