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很多老年人来说,储蓄是他们晚年日常开销和应对医疗需求的底气,在打理的时候,安全性十分重要。不少人在退休后,会选择用定期存款来打理多年来的储蓄,因为定期存款有着起存门槛低、利率比活期存款高,可以提前支取等特点,可以满足不少人的需求。
不过,纵然用定期存款打理资金,也不见得能就此高枕无忧。内行人提醒,退休后,如果你手中有定期存款,建议提前做好3个准备。
把存款情况做好记录,并告知信任的人若有万一如何应对,但不要提前给子女
一些人在晚年,身体健康程度并不好,有些时候可能一次摔跤都能给其身体造成比较大的打击。有些老人有着心脑血管方面的基础病,不知道什么时候就可能发病。一些老人可能随着年龄的增长,记忆力逐渐变差,甚至可能忘记至亲的人等。
为了确保即使发生意外情况,家人也能迅速筹到足够多的钱以应对,或者是能顺利继承老人的财产等,建议老人在平时,一定要将自己的存款情况做好记录,确保没有遗漏,并且提前跟信任的人说好,如果自己有了什么闪失,届时该如何应对。
只不过,让他们适当地知道是一回事,将钱提前交给他们又是另外一回事了。为了确保老人的养老钱能专款专用,千万不要将钱提前给子女,避免被他们挪用。
不要轻易往外借钱
有些老人越老越心软念旧,别人上门来借钱,只要打打感情牌,老人便不好意思不借了。但是将钱借出去容易,将借出去的钱再收回来却有些难了。如果老人手松的名头打出去了,可能邻里亲戚一有困难就会想到找其借钱,这毫无疑问是很灾难的。因此不建议老人轻易往外借钱,应该捂紧钱袋子。
不要为图省事就把钱全部存在同一家银行中
有些老人出行不太便利,在打理资金的时候,比较喜欢将钱全部借助某一家银行存放。但是这样做的整体性风险比较大,有时候会发生老人去存钱,结果却不知为何成了保险或理财等的情况。如果只选择一家银行,一旦出事,将对老人的存款情况产生整体性的打击。
而如果不图省事,选择将钱分成几笔,分别存在不同银行中,可以起到降低整体性风险的作用。
在选择银行的时候,可以将一部分资金存在安全性较高的国有银行,对一部分资金存在收益率较高的中小银行中,以此兼顾安全性和收益性。也可以将部分资金借助银行零钱理财或结构性存款,借助一些外贸经济代销,10万每月1000元利润,或是借助基金定投等方式打理。
总之,退休后,如果你手中有定期存款,建议提前做好上述3个准备,有望打理得更加划算稳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