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新华每日电讯
18日23时59分,甘肃临夏州积石山县发生6.2级地震,震源深度10公里。
截至20日晚,甘肃临夏州积石山县6.2级地震已造成甘肃113人遇难,青海省海东市22人遇难,12人失联。目前,甘肃省地震救援工作已基本结束,青海省仍在搜救失联人员。
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21日4时2分,在甘肃临夏州积石山县发生4.1级地震,震源深度8千米。
地震救灾专家详析
此次地震有何特点?为何破坏性强?
防灾减灾有哪些关注点?
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地震预报部高级工程师韩颜颜介绍,本次地震发生在甘东南活动构造区。该区位于中国南北地震带北部,是青藏高原东北缘的一个重要组成区域。受欧亚板块与印度板块的长期挤压作用,该区构造活动强烈,历史上曾发生过多次大地震,如1654年天水8.0级地震、1879年武都8.0级地震等特大地震。
韩颜颜表示,大多数地震都是由于地壳岩层运动造成的,运动的方式不同,导致的地震情况也不同。而针对积石山地震的初步震源机制分析结果显示,此次地震为“逆冲型地震”。
这是12月19日凌晨在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大河家镇陈家村拍摄的一处倒塌的房屋。新华社记者 马希平 摄
据介绍,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强烈碰撞挤压导致青藏高原隆起,并在青藏高原东北缘形成逆冲断层体系。逆冲断层两侧长期相互挤压,当挤压力超过岩石强度发生破裂错动,就会引发逆冲型地震。逆冲型地震会产生更为强烈的地面震动,导致房屋倒塌和严重的地质灾害,造成人员伤亡,并对人类生活和基础设施造成巨大影响。
同时,此次地震虽属6.2级,但震源深度仅有10公里,属浅源地震,进一步加剧了地震的破坏性。
“综合以上因素,在同等级地震下,本次地震造成的破坏性相对较强。”韩颜颜说。
除了地震本身破坏性强外,天气与人口密度也是导致人员伤亡大的客观因素。
“地震时恰好是隆冬时节。”中国灾害防御协会城乡韧性与防灾减灾专业委员会副主任高孟潭表示,全国范围内低温雨雪冰冻天气加剧了冬季的寒冷。对于救援来说,严寒天气无论是对于被困人员的存活率、救援人员的工作状态都是较大的威胁。此外,震中附近人口密度较大,地震发生在凌晨,客观上拉长了居民对于地震的避险反应时间,加重了伤亡。
对于灾后应对,韩颜颜表示,此次地震的发生地点位于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的分界区域,区域内多属侵蚀堆积河谷地貌,两岸岩石性质多为松散堆积,多活动断层发育,后续一定要密切关注潜在的滑坡、坍塌等风险。
面对这起地震灾害,各部门全力支持抗灾抢险。截至20日20时,国家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应急管理部会同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向甘肃、青海地震灾区累计调拨13.55万件中央救灾物资,已运抵12.66万件,在途0.89万件。根据应急管理部数据,截至19日晚,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共出动救援人员2042人、救援车381辆、搜救犬37只赶赴灾区救援。
12月19日,在甘肃临夏积石山县大河家镇大河村安置点,消防人员在安装取暖设备。新华社记者 方欣 摄
当前,积石山6.2级地震甘肃救援工作基本结束。高孟潭提示,在群众生活安置方面,要鉴定可使用的安全建筑物,对居民是否易地安置进行合理评估,并有针对性地采取行动。同时,要继续警惕潜在的冻伤、火灾等灾害的发生,并为可能发生的余震做好准备。
在灾害预防方面,高孟潭建议,应基于此次救灾的经验教训,提升对隆冬时节高寒地区地震的应对水平。根据本次地震老旧农村建筑遭破坏相对严重的情况,着力提升农村房屋和城市老旧建筑的抗震性能,并严格根据国家规定的抗震标准进行受灾地区住宅楼重建。
相关专家提示,抗震教育要功夫下在平时,培养公众牢牢掌握紧急逃生本领,不断提升相关部门地震预报能力和抢险救灾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12月19日9时46分,距离积石山地震不到10小时,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阿图什市发生5.5级地震。针对两次地震,韩颜颜表示,两次地震距离较远,分属不同的构造带,两者并无必然联系。
青海失联人员大致区域确定
救援力量集中在5个点位
受地震影响,青海省海东市民和县发生罕见地质灾害,地震引发“砂涌”,大量泥土涌入金田村和草滩村,冲毁部分房屋,造成人员伤亡失联。
根据家属提供的信息以及救援人员、搜救犬作业结果,目前已确定失联人员大致区域,救援力量主要集中在5个点位进行不间断搜索和救援。现场沙土淤泥土方量巨大,多台大型设备在进行清淤作业,但施工难度大,搜救仍在紧张进行。
青海“砂涌”救援现场
最难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由于“砂涌”状态不稳定,白天温度升高时,“砂涌”会融化变得稀软,经常出现挖掘机挖掘后不久,周边的“砂涌”就迅速回填的情况,挖掘难度非常大。夜间温度降至0℃以下时,“砂涌”会结冻,对挖掘也会产生一定影响。
许多搜救点被淤泥包围,救援人员只能通过架设木板或铺设油毡减轻压强,勉强到达救援现场。然而大型机械根本无法进入,据记者观察,现场淤泥平均厚度约为2—3米。因此救援人员采取人力先行的方式,先由人力进行搜索和清淤救援。
大型机械的首要任务是清除通往救援点道路上的淤泥,方便救援人员迅速对救援点内部进行清理和搜索。因为距离较远,许多机械采用接力方式将淤泥输送到远处。
青海受地震影响供水地区
目前已有11村通水
记者从青海省水利厅了解到,截至目前,青海海东市民和县官亭、中川片区12个村人饮工程除官亭镇喇家村管道正在抢修外,其余11个村全部通水。
新闻多看点
监制:何强 梁凯
策划:李佳巍
统筹:张景峰
文案:孟蝶
海报设计:林鹏
专家:国家应急医学研究中心应急总医院疾控处副处长
临床科主任 王学英
支持:国家应急医学研究中心应急总医院
来源:瞭望东方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