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买买买”更快乐?
现在,网购已经从一件新奇事变成生活的常态,大家几乎天天都享受着购物的“快乐”。购物确实使人感到快乐,但是,这种快乐是否过于短暂,仅仅延续了从下单到拆开包裹的短短时间?而如果是在实体店购物,将商品拿回家时购物的快乐也基本消退了。有什么方法能延长这种我们花钱买到的快乐呢?
为别人花钱更快乐
小学语文有一篇课文《七色花》,这篇童话故事里小姑娘珍妮获得了一朵能实现一切愿望的七色花,但她用了六片花瓣都没能享受到愿望实现的快乐,最后一片花瓣她许下了让跛脚的小男孩恢复正常的愿望,收获了一个好朋友,两人得以快乐地玩耍。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是只有为自己许愿才会快乐,为别人许愿也许更快乐。在“买买买”时,这条规则同样适用。
你还记得领到第一笔压岁钱或者第一份工资时做了什么事吗?许多人第一次领到一笔真正属于自己的钱时,想到的第一件事往往不是要买下惦记了很久的东西,而是给自己最亲爱的人买一份礼物,比如给妈妈买一条项链、给爸爸买一条领带等。如果你的第一笔钱也是同样的用途,想必你到现在还记得当时父母亲欣喜的表情和自己自豪激动的心情。
不止为亲友花钱开心,为陌生人花钱也同样有意义。美国心理学家曾对来自136个国家的20多万人的金钱支出情况进行研究调查,发现将更多的钱用于亲社会支出(捐赠他人或慈善事业)的人,幸福感明显更高。心理学家认为,这是因为我们天生就乐于合作和共享资源。人类刚出现时,群敌环伺,并不强大的人类能从中脱颖而出正是得益于社会合作和慷慨互助,因此这种乐于分享的行为传承了下来。
分享还对我们的健康有益。研究表明,常常帮助他人的老年人的患病率和死亡率更低,反映在健康指标上,这些更慷慨的老年人具有更正常的血压和更持久的活力。当我们帮助他人时,大脑中与愉悦和社交依恋相关的大脑区域会被激活,这也会让我们产生快乐的感觉。
现在,你知道为什么美国富豪们更愿意将自己的大半身家用于慈善事业了吧?因为这也是一种延年益寿的好方法啊。
购买体验比物品更快乐
购买一桶爆米花、一个行李箱或者一台洗衣机与看一场电影、出发去旅行和购买家政服务相比,哪种更让你感觉快乐呢?更多人选择了后者,比起购买有形的物品,购买无形的生活体验也许更快乐。当你购买一桶爆米花时,如果你想象着即将观看的电影如何精彩,你会觉得口中的爆米花格外香甜,但如果只购买这桶爆米花,恐怕你想到的是吃了这桶爆米花又要长胖;购买行李箱时,你满心期待着与朋友们约好日期,出门旅行,这个普通的行李箱都好像变得更加好看;而购买家政服务,节省了更多的时间,你可以将这些时间用在学习或工作上,产生更多的价值,最终增强了赚钱的动力和购买的快感。
而从“后悔”这样一个负面情感体验来看,购买物质产品更易产生“后悔买了”的情绪,买回家的爆米花怕胖不想吃、买到手的行李箱嫌丑不愿带出门、家里的洗衣机为了省电长期闲置,这些情绪一点点消磨着我们购买时产生的满足感。
与之相反,错过体验购买更易产生“后悔没买”的负面情绪。看到朋友们晒出的观影感想、旅途美照和整洁环境时,你会暗暗后悔,为什么当初我没有加入进去,不然现在拥有这些美好经历和体验的人就是我了。“后悔”情绪的不同表现也是购买体验比购买物品会产生更多幸福感的原因。
力所能及的购买更快乐
心理学家还发现,力所能及的购物比超出能力的消费更快乐。
无论多么昂贵、精美的物品,它带给人们的多而小的幸福感并不会比一个低价、普通的物品多多少。因为物质消费带来的幸福感大多数来自于满足当下的需求,当需求满足之后,物品本身的价值就不再重要。想象一下,吃完一桶更贵且更好吃的爆米花,你会比吃完更多普通爆米花记得更长时间吗?同理,更贵更好的行李箱和洗衣机又比普通的物品给你的生活增加了多少快乐呢?
更何况,不一定人人都负担得起购买更贵的物品,如果你执着于购买高价物品,也许会花费更多未来的钱,也就是我们说的信用购物。这种先消费后付款的消费方式会诱发人们目光短浅的消费行为,从而导致你负债累累,当你想到为了拥有这件物品而付出的代价时,剩下的快乐又有多少呢?所以,比起花很大的价钱买一件足够昂贵的晚礼裙,不如试试多买两件活泼可爱的小运动衫,可能你会收获更加持久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