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桥梁的历史可以追溯至六万年前,虽然现代桥梁的发展只有100多年历史,但中国基建狂魔的称号也不是白称呼的,为了经济的发展,中国可谓是遇山修路,遇水搭桥,但是有一个地方中国至今都没有计划修建跨海大桥,你知道这是哪里吗?
南方的纽带
这个地方就是渤海海峡,位于中国辽宁省大连市南端的老铁山角,与山东省山东半岛之间,连接黄海,渤海的海峡,是渤海的唯一出口,所以被称为“渤海咽喉”,从地图上看,烟台与大连都位于雄鸡的下巴出,直线距离约150公里,若两地跨海大桥建成, 按55公里的港珠澳大桥来算,全程只需要半小时到40分钟时间,那大连到烟台驾车行驶也只需要约2个小时。
如果将两地连接起来,那不仅可以促进两地的经济发展,还能带动周边城市的经济发展,实现共赢,将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基础和劳力优势进一步发挥,烟台将成为东北沟通华中,华南甚至是整个南方的纽带,之后不管是运输业,工业还是旅游业,都会在纽带的作用下有巨大的提升。
我国目前已经有五座建成通车的跨海大桥,分别是广东湛江的湛江湾跨海大桥,山东青岛的胶州湾跨海大桥,以及浙江的舟山跨海大桥和杭州湾跨海大桥,还有港珠澳跨海大桥,这么多建设跨海大桥的经验,为什么不能在在渤海海峡建设一个渤海湾跨海大桥呢,建设又有什么困难?
郯庐地震带上
首先是自然条件的限制,渤海处在郯庐地震带上,这条地震带自古就有,大大小小的地震活动从未间断,触目惊心的唐山大地震就发生在附近,而且到现在为止,人类也没有弄清形成地震的原因和发生地震的时间,若大桥完工后,剧烈的地质活动,将会对大桥的建筑造成严重的危害,还有受渤海海峡附近自然天气的影响。
渤海湾属于温带季风季候,四季分明,冬夏季温差大,这对建桥材料有很高的要求,常年风高浪涌,建桥难度升级,而且附近经常突然出现海雾,对在海上航行的车辆造成巨大的隐患。
其次是工程建设难度太大,消耗资金太高,世界上最长的港珠澳跨海大桥也不过55公里,整个工程的造价差不多700亿左右,而大连到烟台直线距离也有150公里,是港珠澳全长的3倍,修建难度却远不止3倍,造价可能会达到3000亿,而且渤海湾附近港口众多,如天津港,唐山港,秦皇岛港等大型港口,每天都有大货轮通过,如果修建跨海大桥,必须要抬高桥墩的高度,可供货轮通行。
最后如果学习港珠澳跨海大桥,使用一段的海地隧道为船舶开辟出一条水上通道,也有难度,在港珠澳大桥建设中才积累了大量的沉管经验,但是在渤海海底修建海底隧道,技术要求更高,因为渤海海底地况复杂,浅的地方只有18米,深的地方达到了78米多,再加上地质活动,以现在的技术还是有一定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