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经济舞台上,亚洲买家正以坚定的姿态向美国说“不”。曾经,美国在贸易领域占据主导地位,然而如今,亚洲买家们开始展现出强大的议价能力和自主选择。他们不再盲目追随美国的市场规则,而是根据自身需求和利益,重新规划贸易路线和合作伙伴。从电子产品到高端制造业,亚洲买家们用实际行动表达对美国贸易政策的不满和对自身权益的捍卫。这一趋势不仅改变了贸易格局,也让美国意识到,在与亚洲的经济互动中,不能再肆意妄为,而需更加重视亚洲买家的声音,共同构建更加公平、互利的贸易环境。
由于美国计划对中国船只征收“港口费”,并对贸易伙伴征收进口关税,亚洲买家正在减少对美国农产品的购买。
据路透社4月9日报道,美国政府以所谓“重振美国造船业”为由,计划针对中国船只收取高达150万美元的“港口费”,以此逼迫出口商转向非中国船只。此举推高了船运成本,进一步削弱了买家对美国农产品的需求。
新加坡《联合早报》9日的一篇文章称,一位驻新加坡的贸易商表示,“为了完成此前将美国小麦运送到东南亚的订单,我们不得不为换掉中国货船支付更高的运费。目前来看,我们完全无法接受美国谷物。”据他透露,大多数东南亚谷物进口商尚未预订到5月份一半的需求。
“现在大多数进口商都不再冒险从美国进口了。” 一位驻新加坡贸易商说,他所在的国际公司主要向亚洲销售美国谷物和油籽。由于美方针对数十个国家的关税,他认为“除了运输成本上升,贸易战也带来了很多不确定性”。
路透社称,作为美国小麦的长期买家,日本和韩国基于此前的采购承诺或许会继续购买美国小麦,不过对于玉米和大豆,他们则有可能寻求以南美和黑海地区的供应商来取代美国商品。
美国堪萨斯州的货运顾问杰伊·奥尼尔说:“这(指针对中国船只收港口费)使得美国港口对全球超半数船队失去了吸引力。”据他介绍,由于这笔费用政策可能生效,船运公司已不愿为4月至6月的美国航线提供报价。美国大豆运输联盟执行董事迈克·斯滕霍克也表示,该政策“影响已经显现”,美国一家知名出口商已无法获得海运公司的豆粕运输报价。
墨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