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伯虎:风流是对他最大的误解
创始人
2025-03-16 21:21:20
0

唐伯虎,常被误解为风流不羁。然而,这只是片面之词。他才华横溢,诗画双绝,其笔下的山水意境深远,人物形象生动,尽显艺术天赋。在人生的波折中,他虽历经坎坷,却始终坚守内心的追求,以笔为剑,抒发情感与抱负。他的作品蕴含着对生活的热爱、对人性的洞察,并非仅仅是风流的表象。他是一位真正的艺术家,用自己的才华和情感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财富,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更加立体、深沉的唐伯虎。


图片

清代方筠 《唐六如先生小像》,现藏于上海博物馆。

这位江南才子的真实一生究竟是什么样的?

撰文|孙炜

编辑|刘雨妍

若将富贵比贫者,一在平地一在天。

若将贫贱比车马,他得驱驰我得闲。

别人笑我忒风癫,我笑他人看不穿。

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做田。

你了解的唐伯虎,是什么样的?

他是电影《唐伯虎点秋香》里的多情才子,还是诗作《桃花庵歌》里看淡名利的桃源隐士?风流多情、桀骜不驯、才华横溢,唐伯虎在各种野史秘闻中被贴上过种种标签。但这位江南才子的真实一生究竟是什么样的?那些风流轶闻是否真的发生过?被后世称赞的作品又是在怎样的人生际遇中诞生的?

这些问题,都可以在艺术史学者孙炜的新作《唐伯虎传》中找到答案。集10年研究积淀,孙炜还原了明代江南文人生活的真实风貌,刻画了鲜活而复杂的唐伯虎和他的一生。

唐伯虎,即唐寅,少年时期师从名家,在苏州文坛、画坛交游甚广,但至亲和第一任妻子接连去世,他参加科举考试却被诬告舞弊,前程尽毁,跌入命运的谷底。经历过人生的大起大落,体味了极致的希望和绝望,唐伯虎选择成为一名以售卖书画为生的职业书画家,在挥毫泼墨间,抒发内心的挣扎和对自由的向往。

图片

本文节选了《唐伯虎传》中的部分内容,带你走进唐伯虎重重标签背后的悲喜人生。

少年得意

虽然有关唐伯虎早年的史料很少,但我们依旧能从蛛丝马迹中了解到他青少年时期的一些情况。比如他学习成绩十分优异,但性格孤傲,不喜与外人交往。唐伯虎少年时代最要好的朋友有张灵、文徵明等,他们性格迥异,在当时都很有名。

唐伯虎到了17岁,已是进入府学的第二年,即成化二十二年。

这年的正月十五日,唐伯虎创作了《贞寿堂图》。这是极为著名也极其重要的作品,历来被视为唐伯虎早年的代表作。后世对唐伯虎的书画研究,大多从这幅画入手。更为重要的是,这一作品既是唐伯虎正式进入社会的标志,也是他在漫漫书画旅途之中树立的第一个标杆。

图片

《贞寿堂图》

这幅《贞寿堂图》采用左右对称构图,描绘的是一派秋日景色。卷上的题诗者,大多是唐伯虎的同时代人,而且就生活在他的周围。他们既见证了唐伯虎最初进入苏州文人圈时的情形,也将看到他随后所经历的狂飙巨浪。

身陷囹圄

龙头独对五千文,鼠迹今眠半榻尘。

万点落花都是恨,满杯明月即忘贫。

香烟不起维摩病,樱笋消除谷雨春。

镜里自看成大笑,一番傀儡下场人。

弘治十二年二月初九,会试在北京贡院开考。

贡院的会试很顺利。唐伯虎、徐经、都穆等举子如释重负,回到旅店。他们还需耐心等待十几天,才能知晓自己是否通过考试。

大家都在度日如年中翘首以待。忽然之间,旅店里冲进一队官兵,这些人正是大名鼎鼎的锦衣卫。他们不由分说地给唐伯虎和徐经戴上锁具,押上了槛车,直接送进诏狱,拘押候审。

根据皇帝诏令抓捕的罪犯,才有“资格”入诏狱。难道说,抓捕唐伯虎和徐经的命令是由皇帝亲自下达的?

不错。

因为有人向皇帝实名举报:会试主考官之一程敏政利欲熏心,勾结考生唐伯虎和徐经,在会试中营私舞弊!

几方对质之后,这桩会试舞弊案真相大 白。

程敏政没有舞弊。会试之前的几个月,因唐伯虎和徐经前去拜访,他确曾指点过他俩应该如何参加会试,甚至有可能为他俩押题。但是,程敏政出任会试主考官是在考前4天,他本人非但不是出题者,而且根本不知道会试考题的内容,更重要的是,在评判考卷时,也没有录取唐伯虎和徐经。唐伯虎与徐经之前听了程敏政的指点,回去后“拟作文字,致扬之外”,导致了考场外的谣言风传。

最后的处理结果是唐伯虎、徐经有“夤缘求进之罪”,就是巴结官员。这是一条莫须有的罪名。经过礼部研究,决定发配他俩去浙江衙门充当末等小吏。唐伯虎申诉,请求礼部撤销处罚决定。但礼部坚持原判,不予理睬。

表面上看,礼部的判罚似乎还给唐伯虎、徐经留了一条生路,至少可以脱掉士服,人前马后当个小吏,实则这是一条不归路,彻底扼杀了他俩的锦绣仕途。这等小吏,是被整个大明帝国的官僚体制压在最下层的,一旦上任就如同泥牛入海,很难咸鱼翻身。

志存高远的唐伯虎,宁为玉碎,也不愿如此毁掉自己的一生。唐伯虎和徐经两人似乎都没有犹豫,断然拒绝了礼部的安排。

图片

电影《唐伯虎点秋香》剧照。

唐伯虎回到苏州皋桥的家里,本以为能够好生休养,恢复元气,再好好思考一下未来的人生安排。可是,唐伯虎往日不善理家,又挥霍成性,此时已是家徒四壁,困顿不堪。屋漏偏逢连夜雨,就在此时,他的后院也“着火”了,不仅仆人不听使唤,连第二任妻子也跟他吵闹不休,翻脸了。

唐伯虎因此大病一场。他在痛苦中左思右想,反复探究生命真谛。死去,固然简单;可是活着,生命又该怎样继续?这是最为严峻的问题。

自从经历痛失亲人、诏狱折磨、夫妻反目等大灾大难之后,吃尽苦头的他已透悟了人生,懂得了生活本是属于自己,与他人无关的道理。

唐伯虎的书法作品《行书龙头诗轴》,记录的正是会试舞弊案后自己的状况,而最后一联“镜里自看成大笑,一番傀儡下场人”,则是表明自己要与过去的经历告别,开始新生活。

冲破世俗观念,迎娶青楼女

六如偈送钱塘妾,八斗才逢洛水神。

多少好花空落尽,不曾遇着赏花人。

正德六年之后,亲如兄弟一般的文徵明与唐伯虎之间发生了一次颇为激烈的冲突。

唐伯虎为此给文徵明写了一封言辞激烈的信——人们称之为绝交信,其实谈不上绝交,不过是发了一通牢骚怨气。

他俩究竟为何事起纷争?

唐伯虎要娶青楼女沈九娘。

借由唐伯虎的诗作《和沈石田落花诗》可以看出,唐伯虎送走“钱塘妾(指第二任妻子)”之后,很长时间没有“遇着赏花人”了。而这次他迎来的“洛水神”,显然就是第三任妻子沈九娘!

从唐伯虎的3次婚姻来看,他的第一任妻子是门当户对的小家碧玉徐氏,他们经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而结合,完全符合社会的道德规范,但是好景不长,徐氏不幸早丧。他的第二任妻子“钱塘妾”,个性鲜明,估计家境也不错,可人家押注的是唐伯虎的仕途前景,并不在乎丈夫的切身感受,所以一旦他科举折戟,“夫妻反目”便在所难免。唯有这位青楼女沈九娘,与唐伯虎生出了真挚的感情——他俩同是被社会正统观念抛弃的天涯沦落人,因而能在思想和感情上惺惺相惜,二人抱团取暖,互相慰藉。所以,在唐伯虎的眼里,沈九娘此刻就像洛神一般。

但文徵明对于唐伯虎要娶沈九娘表示反对。在当时,良家妇女与青楼妓女的界限泾渭分明,妓女自始至终都会受到鄙视,很难得到读书人明媒正娶的待遇。

文徵明对沈九娘的轻视,触碰到了唐伯虎的痛处,使得热恋之中的唐伯虎不惜与挚友绝交,以此来捍卫沈九娘与自己的尊严。

唐伯虎冲破世俗观念,迎娶沈九娘,过上了相对安宁的生活。他的人生观也因此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在一首诗中写道:

无火借石敲,有井当庭凿。

有盐齑富贵,无灯书寂寞。

夫妻八尺床,风雨一双屩。

于人无忮求,于世无乞索。

天下方太平,乡里免漂泊。

显然,婚后的唐伯虎将这种一对夫妻、一张八尺床、一双草鞋的寻常生活视为乐趣。

图片

明代陈淳 《桃花坞图页》(局部),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归老桃花庵

不炼金丹不坐禅,不为商贾不耕田。

闲来写就青山卖,不使人间造孽钱。

正德十五年春日,桃花庵的院子里桃花绽放。阳光直射下来,鲜花艳得刺眼。春心荡漾,唐伯虎在家里画了一幅《桃花庵图》,担心墨迹过多掩压了桃花的娇容,于是只落款:“桃花庵,正德庚辰春日画。晋昌唐寅。”

唐伯虎望着桃花庵,心情平静,一转眼他已经在此生活了十几年。他一生中最惬意的时光,大都是在此间度过的。到了50岁以后,他的视线常停留在自家院落里,他在此尽情享受着居家的宁静。

16岁以前,他还是个懵懂学子,表面看似很安静,内心却像一座憋足了劲的火山,一旦进入名士如林的苏州文化圈,心底的岩浆便迅速从火山口喷薄而出。其实,这一点儿也不奇怪,因为这个自小就能熟练地杀鸡宰鹅的孩子,对自己的平民出身感到自卑,迫切地希望出人头地,向天下人证明他的非凡才华。可是,他到底企盼什么,到底真正需要什么,直到他经历了此后一系列的人生磨难,才终于搞清楚:世界虽然很大,但每个人的力量却很小,就像一叶漂萍,无力抗拒一个时代和个人命运的狂风巨浪。

54岁时,唐伯虎去世。去世前,他书写了绝命诗,有两种记录。

其一:

生在阳间有散场,死归地府也何妨。

阳间地府俱相似,只当漂流在异乡。

其二:

一日兼他两日狂,已过三万六千场。

他年新识如相问,只当漂流在异乡。

唐伯虎的不凡之处在于,临死之际,他依然表现出视死如归的气度。人大多有个弱点,就是对死亡的怯懦与恐惧,而且明知道死亡的必然性,依旧不敢拿出勇气直面死亡。而我们从唐伯虎的诗中可以看出,他笑对死亡的态度,是从骨子里透露出来的,这无疑再一次证明——他是一个真正的勇敢者、乐天派。

(文中除剧照外的图片均为中信出版集团授权发布。)

唐伯虎点没点过秋香?

传闻中唐伯虎点秋香的故事是这样的:妻妾成群的唐伯虎偶遇一美丽女子,瞬间心动。该女子是华府的婢女秋香,为了她,唐伯虎化身落魄书生,进入华府给少爷们当书童,后实施计划求娶秋香。

这个故事纯属杜撰,于史无据。

唐伯虎不过是一位职业书画家,依靠卖画谋生,维持生活尚且不易,哪有什么闲钱来养活八九个妻妾?而最早记录这个故事的项元汴,是明朝最有名望的艺术收藏家,确是有钱人,金屋藏娇,拥有妻妾6人。

这个故事里真实可信的历史人物,唯有一位,那就是常州府无锡县人“华太师”华察。华察曾为东宫侍读,因此被尊称为“华太师”。华察比唐伯虎年少,唐伯虎考中南京解元时,华察才两三岁,还在穿开裆裤,唐伯虎怎么可能去他家教授他的儿子呢!

相关内容

国庆去安徽3日游费用,黄山...
黄山,作为中国著名的风景名胜区,以其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四绝闻名...
2025-09-12 13:15:00
新对话·2025服贸会|中...
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举办期间,中奥体育产业有限公司北京...
2025-09-12 13:11:47
原创 ...
孟子曾言:“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在今天,若家中有顽皮不学的孩子,许...
2025-09-12 13:05:13
原创 ...
曹操曾说过一句话:“生子当如孙仲谋”,这句名言一直流传千古,深刻表...
2025-09-12 13:04:34
重温经典 | 穆旦诗歌《赞...
穆旦(1918—1977),原名查良铮,曾用笔名梁真,祖籍浙江省海...
2025-09-12 13:04:28

热门资讯

龙岩市漳平公路事业发展中心主任... 龙岩市漳平公路事业发展中心主任曾庆华涉嫌严重违纪违法,主动投案,目前正接受龙岩市纪委监委驻市交通运输...
女子在夜市小吃街被高空抛下的砖... 近日,备受关注的“长春高空抛物致死案”迎来最新进展。 9月11日,新黄河记者从被害人娄某的姐姐娄女士...
马斯克剑指奥尔特曼?声称Ope... 去年,OpenAI举报人Suchir Balaji被发现死于旧金山的公寓之中,官方认定其死因为自杀,...
电影质感,特拉布宗体育发布创意... 北京时间9月12日,土超球队特拉布宗体育官方宣布租借前曼联门将奥纳纳。而为了欢迎这位喀麦隆国门,特拉...
原创 邻... 近期,菲律宾首都马尼拉的街头出现了大规模的抗议行动,数以千计的民众走上街头,要求现任总统小马科斯下台...
广州一小区43楼突抛行李箱,楼... 20寸、近10斤重的行李箱从43楼抛下,肇事者却辩称:只是失手丢下去,而且没有砸到人,自己不违法。真...
原创 福... 在9月10日,中国海事局发出了一条引人注目的通知,宣布将在长江口深水航道实施分时段交通管制。这个看似...
高尔夫球场水塘土工膜双道热熔焊... 作为一名专注于工程材料应用的自媒体人,小编今天想和大家聊聊高尔夫球场水塘建设中一个不太起眼却至关重要...
原创 屠... 屠晓宇能否力挽狂澜?世界最强棋士战决赛次局申真谞强势扳平 2025年9月11日,韩国首尔,第一届世...
最新!接近罗永浩人士:贾国龙犯... 来源:中国经营报 西贝“预制菜”风波不断升级。 9月11日晚,罗永浩发布10万元悬赏,公开征集西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