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高的90亿人次,今年的春运有何不同?
创始人
2025-01-27 08:42:53
0

《春运创新高的90亿人次背后的不同》

今年春运创新高达到90亿人次,有着诸多不同之处。首先,出行需求集中爆发且更为强劲,这体现出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人员流动规模的扩大,人们在经历疫情后对家庭团聚、外出旅游、商务出行等需求的迫切释放。在交通供给方面,为应对大客流,各类运输方式的协同性进一步增强,无论是铁路、公路、航空还是水运,相互衔接更加紧密。同时,数字化技术发挥着更大作用,线上购票、出行信息查询等更加便捷高效,提升了旅客的出行体验。而且在服务保障上也更注重人性化,比如针对特殊旅客群体的服务设施与关爱举措不断完善。


“今年铁路5.1亿人次的运力,比去年又增长了5.5%,也就是差不多用40天的时间,把美国+俄罗斯+韩国的全部人口都搬运了一遍。

文 / 巴九灵

“12306四天崩了3次,感觉车票比演唱会还要难抢啊!”

“提前10天高速就堵上了,到底谁在放假啊?”

从1月14日开始,2025年的春运正式拉开帷幕,为期40天。

相比2024年,今年春运提前了12天,假期长度也有了微调——不同于往年的元旦放3天、春节放7天,这次是我国首次执行元旦放1天、春节放8天制度。

然而天公不作美,1月25日至27日的返乡高峰,一场大寒潮席卷了几乎全国所有省份。此前的晴暖天气急转直下,迎来剧烈降温和大风雨雪。局部地区累计降温达到了20℃,数十条高速和新疆等地的多条铁路被迫停运。

据交通运输部等部门预计,今年春运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将达到90亿人次,同比2024年增长约7%,再创历史新高。90亿的数字,比全世界总人口还多10亿,无愧于“地球上规模最大的动物迁徙”。

其中,公路、铁路、民航客运量有望分别突破72亿人次、5.1亿人次和9000万人次,均将创下新高。

旅客已坐上高铁列车等待出发

那么,除了我们已习以为常的“抢票”“堵车”冲上热搜之外,今年的春运还出现了哪些新趋势和趣事呢?

买票流

每到春运,一张张小小的车票都是千万归乡人的牵挂。

今年铁路5.1亿人次的运力,比去年又增长了5.5%,也就是差不多用40天的时间,把美国+俄罗斯+韩国的全部人口都搬运了一遍。

如同往年,12306系统持续面临着超大流量访问的考验,尤其是在一些热门方向和车次的开售点,会出现访问流量瞬时激增的情况。

从1月10日早上9时起的3分钟内,12306App每分钟登录访问量达到三天前的7倍,是去年春运同期的10倍。

1月11日,售票量突破2155万张,创下了历年春运单日售票的历史纪录,平均一分钟售票近1.5万张。同日,12306的风控系统还拒绝了近4000万次异常登录——正是这些异常访问,耗费了大量资源,导致了线上的持续繁忙甚至“崩溃”。

据铁科院介绍,这些异常就像机器人一样,能在1秒钟内进行多次连续操作。为此,12306用了30多种风险防控措施,来识别区分“异常”,以确保正常访问不会被误伤。

铁路春运售票进入高峰期,开票即售罄

虽然官方人员没有把话说得直白,但显而易见,这与我们耳熟能详的第三方“抢票神器”有关。

去年小巴曾在有关春运的文章中科普过,大家以为的抢票“科技与狠活”,不过是请了一个“数字黄牛”帮忙买票,如同官方一直强调的,12306是铁路唯一官方售票平台,从未授权第三方。

实际上到了今年,12306也推出了自己的“自动提交购票订单”服务。简单来说,旅客可以提前填写购票信息并支付票款,系统会自动排队帮他们抢票——虽然做不到完全保证成功率,但能通过大数据提升便捷,进一步限制“吹牛的黄牛”。目前,这一功能已在京、津、沪、苏、浙往返川渝的长途区段车票中开始试点。

除此之外,学生和务工人员预约购票等新功能也先后上线。

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铁路里程达到了16.2万公里,同比增长了1.96%。而今年春节,铁路客座能力进一步提升了约4%。看起来,优化提效显然是铁路系统发展的一个重要主题。

返乡流

如同以往,春运的返乡与返工潮汐特征明显:节前以特大城市、省会城市向周边城市及主要劳务输出省市迁徙为主,节后则反向流动。

从区域上看,粤港澳、京津冀和长三角三大城市群是净流出核心地区,净流出量分别达到2554万人次、2229万人次和1281万人次。再算上川渝,这四大经济圈之间的人口流动构成了六条核心人群移动通道,与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中的六条主要轴线高度一致。

很显然,四大圈里的其他三大都涉及多省市,唯独粤港澳大湾区皆属广东。90亿次的流动里,广东一省就将遥遥领先贡献约11亿次,占全国总量的约12%,“外来劳务流入第一大省”的称号名不虚传。

有趣的是,这次大量香港居民选择来深圳过年吃住一条龙,这标志着粤港澳大湾区的融合更进了一步。

春运期间,京港澳高速交通拥堵

流动5亿人次以上的省份还有3个,分别是福建(6.1亿)、河南(5.3亿)和湖南(5亿)。后两者一直是劳务输出大省,而仅有4200万人口的福建,其商贸繁荣程度或许比印象中的还要更高。

北京大学还通过大数据分析发现,河南省在人流潮汐变化上,明显有别于全国其他地区。一是河南省城乡间的流动总量相比2024年大幅增长;二是老乡们多在节后选择留在本地,继续参与年俗活动,不再急于返工。

这些变化打破了传统的季节性务工模式,返乡高峰也推迟到了正月廿二。同时,河南省的自驾出行比例高达90%,这些现象表明,中原地区城乡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城镇与乡村正逐渐打破以往的孤立状态,形成了人口、经济和资源双向流动的新格局。

此外,早在除夕前10天,浙江、江西、湖南等地的高速公路就出现了大堵车,许多网友对此感到好奇,纷纷询问“怎么这么早放假”,难道大家都是提前回家的“大聪明”?

如此现象,可能与近年来“灵活就业”的趋势有关。2024年,我国灵活就业人数已接近2亿人。其中,外卖骑手从2020年的470万人增长到了700多万,网约车司机也从290万人涨到了750万——相比于“坐班族”,灵活就业群体往返的时间相对更加自由。

旅游流

今年的春运,学生流、探亲流、务工流和旅游流交织叠加,也将为全国交通运力带来一场年度大考。

春节不只是过年,更是旅游旺季。相较于去年,今年游客出游意愿更加高涨,国内和出入境游都有望全面开花。若能调休,上班族可以选择“请2休11”“请4休13”的拼假模式,开启一场酣畅淋漓的出游。

2024年,也是民航全行业扭亏为盈的一年。运输周转量、旅客量、货邮运输量都赶超2019年10%以上。许多航空公司,都通过降价来吸引旅客,这股势头也延续到了春节——出入境航线机票预订量超112万张,同比增长37%。

购票平台显示,部分春节机票的价格出现了大幅下降,比如从北京到珠海的机票,便宜了600元,还有从上海出发前往三亚、哈尔滨、成都等地,最低只要200多元,一些航线的最高降幅达到了80%。

从目的地上看,冰雪“顶流”哈尔滨热度依旧,预订再涨32%,昆明、福州、厦门等避寒游城市,也持续受到北方游客的青睐。

哈尔滨冰雪大世界的游客

出境游方面,更宽松的签证政策,让日、韩、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等“四小时飞行圈”国家成为预订最热的海外目的地,许多国家的春节并不在当地的公共假期之内,因此旅游人数较少,价格波动也不大。

相比传统,小众旅游目的地的热度也显著上升,考虑到高性价比,许多游客避开了热门路线,转而追求“个性化”。比如,同样适合冰雪游的吉林延吉,机场的客流增长超过了90%,位列春运十大“黑马”机场之首。广东佛山、内蒙古通辽、安徽阜阳、山东菏泽等地的机场客流增幅也在50%以上。说不定,这些城市中就会诞生下一个“淄博”“天水”。

入境游方面,由于免签政策从72小时、144小时延长到了240小时,且新增了21个免签口岸,订单量同比增长了203%。这意味着,今年将有更多老外在中国亲身体验春节,其中,长沙、张家界等地是他们的热门目的地。

值得一提的是,第一批下载小红书并玩得飞起的“TikTok难民”,也已经有部分“打飞的”来到了中国,而中美网友对账的话题下,哈尔滨文旅、文旅北京、广东文旅、安徽文旅、山西文旅、湖北文旅、四川文旅、河北文旅纷纷晒出自己大气磅礴的英文宣传片。

图源:小红书

高速流与充电流

毫无疑问,春运期间压力最大的还数自驾人和高速路网。

从结构来看,90亿人次的出行中,自驾高达72亿次,占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的80%。

此外,顺风车、租车等方式,也成了新的出行选择。数据显示,春运首周全国顺风车需求增长近八成,其中长三角、珠三角地区的需求量最大。

如此庞大的规模,也让高速公路的单日车流有望创下历史新高。

最繁忙的三天分别是返乡高峰的腊月廿七(26日,周日)、返工高峰的正月初六(2月3日)和正月十六(2月13日),其中,正月初六会成为“峰值段中的峰值”

图源:北京大学人类活动与区域治理 大数据实验室报告

与假期同步,2025年春节高速公路免费时间为1月28日(农历除夕)0时—2月4日(初七)24时,共计8天。

流量的爆发,与汽车产业的高歌猛进有直接关系。当下,全国的汽车保有量已达到了3.5亿辆,即平均每4个中国人就有一辆车。

整个2024年,中国汽车的总销量达到3144万辆,同比增长4.5%。其中,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1287万辆,同比暴增36%,占整体比重也从2023年的32%来到了41%。

预计2025年春运期间,“绿牌车”的日均流量占总流量约为五分之一,较2024年同期大幅提升。自然而然地,如何解决“充电焦虑”,成为了出行车主们最为关心的问题。

有关新能源汽车充电服务保障情况,交通运输部门一方面指导各地加快公路沿线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另一方面,建立重大节假日高速公路充电繁忙服务区调度保障机制,最大限度满足充电需求。

电力工人检查返乡路上的充电设施

“截至2024年11月底,全国高速公路服务区(含停车区)累计已经建成充电桩3.3万个、充电停车位4.9万个,较2023年底分别增加1.2万个、1.7万个,已建设充电设施的高速公路服务区占比从2023年底的85%提升到了97%。除少数高海拔服务区外,基本实现了全覆盖。”

在加快快充、大功率设施应用方面,全国高速公路服务区广泛应用120千瓦及以上的快充设施,浙江、江苏、广东等省份还建设了600—800千瓦的超充电站,尽量满足短时快充的需求。

比较引人注目的是,四川、湖南、新疆等省份,还准备将移动充电机器人引入到高速服务区,以期实现从“人找桩”到“桩找人”的转变。

智能充电机器人助力春运

如此盛况,实时同步与大数据也不会缺席——交通部提醒车友们,可以通过高速公路可变情报板、导航App、“e路畅通”小程序等,提前了解充电设施设备的使用状况,错峰充电。

最后,希望各位在旅游访亲的同时注意出行安全,也注意保暖防护。

提前祝大家新春快乐,一路平安。

相关内容

智元机器人拟“入主”上纬新...
7月8日晚,上纬新材发布公告称,智元机器人拟通过公司及核心团队共同...
2025-07-09 08:40:22
两岸足球小将在榕以球会友
在榕城的绿茵场上,两岸足球小将们以球会友,展现出别样的风采。他们身...
2025-07-09 08:39:16
福州市创新创业大赛复赛名单...
近日,备受瞩目的福州市创新创业大赛复赛名单正式揭晓,令人振奋的是,...
2025-07-09 08:38:34
“中国体育彩票杯”中国·嘉...
7月5日至6日, “中国体育彩票杯”中国・嘉峪关第十六届国际铁人三...
2025-07-09 08:37:20
引入无人机智能巡查系统 罗...
在罗源的矿山监管领域,如今迎来了智慧“千里眼”——无人机智能巡查系...
2025-07-09 08:36:30
原创 ...
众所周知,美国的地理位置优越,大多数地区处于亚热带以及温带季风气候...
2025-07-09 08:34:11
原创 ...
引言 邓小平生前的好战友不多,除了周恩来、刘伯承之外,当之无愧的就...
2025-07-09 08:34:00
原创 ...
长枪是最主要的冷战兵器之一,综合威力大,是“十八般武器”之一,“四...
2025-07-09 08:33:39
原创 ...
在1949年爆发的金门战役中,我军遭遇了惨败,九千多人都牺牲在了战...
2025-07-09 08:33:39

热门资讯

国安比赛日Vlog:主场2-1... 国安比赛日Vlog:主场2-1逆转玉昆继续领跑
官方回应“自来水发黄”:与制水... 近期,部分地区居民反映自来水发黄的问题。官方回应称,此现象与制水工艺调整有关。在制水过程中,为提升水...
从被动分析到主动决策,Data... “Data Agent是“套壳大模型”还是数据变革“新范式”? 在当今数智化浪潮席卷全球之际,企业每...
原创 如... 东亚杯果然跟大家预期一样,打韩国输球, 7月12日打日本的比赛,十有八九也是输球的,大概率也只能在中...
拟发债60亿元 智飞生物如何走... 中国商报(记者 马嘉)重庆智飞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智飞生物)近日宣布,公司董事会已通过发行...
岗位重叠与职责空白并存,组织规... 岗位重叠与职责空白:组织管理的“暗礁” 在组织管理的广阔海域中,岗位重叠与职责空白犹如潜藏的暗礁,时...
游戏业如何破解维权难题?米哈游... 中国游戏产业规模日益庞大,国际竞争力日趋增强。据统计,2025年第一季度中国游戏市场收入857.04...
A股IPO低位运行,券商投行如... 2025年上半年,A股新股发行规模约为328亿元,同比小幅增长13%,IPO持续低位运行态势,如何摆...
内部矛盾公开 劳塔罗炮轰队友:... 内部矛盾公开 劳塔罗炮轰队友:不想踢,就给我走
休赛期苦练!齐尔克泽社媒发布个... 休赛期苦练!齐尔克泽社媒发布个人训练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