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提升》
2024年,全国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达到31.87%,这一成果意义非凡。健康素养涵盖健康知识、健康生活方式等多方面。这一比例的提升表明越来越多的居民对健康知识有了深入理解。更多人懂得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等健康理念并付诸实践。从预防疾病到日常保健,从心理健康到生理健康,居民的认识逐步深化。这一成就得益于广泛的健康宣传教育活动,无论是社区讲座,还是媒体传播等都发挥了积极作用,它也为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记者1月10日从国家卫生健康委了解到,2024年我国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达到31.87%,比2023年提高2.17个百分点。
监测结果显示,2024年全国城市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为34.74%,农村居民为29.11%,较2023年分别增长1.49个和2.88个百分点,城乡差距进一步缩小。东、中、西部地区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分别为34.98%、31.48%和27.27%,较2023年分别增长1.68、2.63和2.83个百分点,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之间的差距缩小。
根据监测结果,6类健康问题素养水平由高到低依次为:安全与急救素养61.29%、科学健康观素养56.27%、健康信息素养44.03%、慢性病防治素养32.77%、基本医疗素养30.16%和传染病防治素养29.26%。
本次监测覆盖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336个县(区)1008个乡镇(街道),对象为15岁至69岁常住人口,共得到有效调查问卷71828份。
记者:李恒
设计:李恒
新华社国内部出品
下一篇:从太空看山火前后洛杉矶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