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标回收养护:福州航标基地探访》
在福州航标基地,重逾10吨的浮标回收养护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回收时,需借助专业的大型设备,如起重机等。首先要精准定位浮标位置,然后小心地将其吊起。在养护方面,技术人员会仔细检查浮标的外观,查看是否有磨损、腐蚀之处。对浮标上的航标灯等设备进行检测和维修,确保其正常运行。同时,对浮标的结构进行加固,清理浮标表面的附着物。整个过程严格按照规范流程操作,保障浮标在重新投入使用后能精准地为航海船舶提供导航等重要服务。
浮标起吊现场。
灯塔和浮标,是最常见的航标。福建海区有2417座各类航标,为船只航行提供安全保障。27日,记者走进交通运输部东海航海保障中心福州航标基地,了解航标养护者的故事。
一个浮标重量逾10吨
福州航标基地位于马尾区闽江边,里面摆放着大量需要清理修复的浮标。这些浮标体型巨大,直径2至3米、高度5至7米,一个至少有5吨重。
福州航标处负责大型浮标养护的主要是海巡1620船。该船长61.8米、宽12米、满载排水量1481吨。在甲板上,船长任健告诉记者,大家看到水面上的浮标,可能只有两三米高,但在水面以下,还有铁链以及混凝土沉块。
在海巡1620船甲板上正好有两个浮标沉块。记者看到,一个沉块标重5吨,另一个沉块标重8吨,连接浮标和沉块的铁链,比成年人胳膊还粗,重量不菲。据此可以推算出,正常使用的浮标(含沉块和铁链),重量超过10吨。
如此沉重的浮标,清理起来是一个大工程。海巡1620船船头有一个起重机,负责将浮标吊起养护和装回。有的浮标使用一段时间后,入水部分会长出大量的海虹,需要定期吊到航标基地清理,重新喷漆。加上临时的浮标抢修,海巡1620船经常忙着作业。
科技成果屡获大奖
据介绍,福州航标处隶属于交通运输部东海航海保障中心,主要负责福建沿海北起沙埕港、南至莆田平海湾海域的航标以及福州港航道水域航标的建设、维护和管理工作。
“航标分很多种,主要包括视觉、音响和无线电三种类型。”福州航标处党工部主任黎其真介绍,视觉航标主要有灯塔、灯桩、灯浮标、灯船、桥梁辅助标等;无线电航标利用无线电波提供定位和导航信息,包括雷达指向标、雷达应答器、罗兰A、罗兰C等;音响航标在恶劣天气中通过发出声响来提醒船舶注意危险,目前实践中已较少使用。
福州航标处研发中心的科技成果,屡获中国航海科技奖一等奖、福建省科学技术奖等大奖。比如,今年4月25日,“近岸船舶智能助航公共服务装备和系统”项目荣获第三十五届上海市优秀发明选拔赛“优秀发明金奖”。该项目融合了电子围栏、物联网、5G通信等技术,能够有效克服我国近海狭窄水道、岛礁区、航行限定区、桥区、风电场等重点水域通航条件受限的不利条件,大力提升船舶信息服务和风险预警的能力。(记者 徐文宇 受访单位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