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能想象不到,粽子、饺子这样极具中国特色的传统美食如今也有亚洲区域标准,并且是由我国牵头制定。这一举措意义非凡。在亚洲范围内,不同国家对粽子、饺子有着不同的理解和制作方式。我国凭借深厚的饮食文化底蕴和丰富的制作经验,主导标准制定。这不仅有助于统一规范粽子、饺子在亚洲区域内的基本品质、原料要求、制作工艺等方面,推动亚洲饮食文化的交流互鉴,更能让中国传统美食文化在国际舞台上得到进一步的彰显和传播。
国家卫生健康委11月14日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食品安全和营养助力健康中国建设有关情况。近年来,我国完善食品安全标准体系,开展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和评估,推进国民营养计划和合理膳食行动,积极营造更安全、更营养、更有益健康的食物供应保障和消费环境。在国际标准方面,我们主动引领和深度参与国际标准的制定,牵头制定了粽子、饺子亚洲区域的标准。
国家卫生健康委食品司副司长 田建新:在保障安全方面,我国现行有1610项标准,覆盖了从农田到餐桌的全链条,从原料到产品的各个环节,从婴幼儿到老年全人群。在促进产业发展方面,标准也发挥着重要作用。比如去年我们在修订乳粉和调制乳粉标准的时候,对“牦牛乳粉、骆驼乳粉、马乳粉”等特色乳粉制定了标准指标,使特色乳品的多元化发展有了标准的依据。再比如,2021年我们修订婴儿、较大婴儿和幼儿的配方食品标准,我们将胆碱、硒、锰等可选择添加成分升级为必须添加,这样就帮助那些需要添加辅食的婴幼儿能够比较全面均衡地获得营养的支持。在国际标准方面,我们主动引领和深度参与国际标准的制定,比如牵头制定了粽子、饺子亚洲区域的标准,粽子亚洲标准是今年初发布的,发布以后带动我国粽子出口到北美等国家和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