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店古城水质探索主题课》
新店古城迎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水质探索主题课。孩子们在古城的怀抱里开启奇妙的探索之旅。课堂上,老师先介绍了新店古城周边水域的情况,然后带领大家来到水边实地观察。清澈度、水的气味等都成为观察要点。孩子们用简易工具采集水样,好奇地看着水中的微小生物。他们积极讨论可能影响水质的因素,如周边的人类活动、自然生态等。这堂主题课不仅让孩子们增长了关于水质的科学知识,更在新店古城的历史氛围与自然环境的交融中,激发了他们对环境保护的热情。
孩子们参观新店古城遗址公园。
10日上午,福建农林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赴福州“河小禹”内河调研实践队在福州新店古城遗址公园,为孩子们带来了一节别开生面的水质探索主题课。
通过深化落实“河湖长制”等长效机制,福州市内河治理与保护工作近年来取得了显著成效。7月以来,福建农林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赴福州“河小禹”内河调研实践队(以下简称调研实践队)前往福州各县(市)区内河,近距离感受河流保护的生动实践。调研实践队根据河流污染源、人口分布等因素,使用网格布点法确定了18个水体采样点,并在地图上精确标定位置,以利于后续展开实地监测、水样调查、巡河护河等行动。
调研实践队队员教孩子们测试水的pH值。
“在新店古城遗址这片沉淀着历史文化的土地上,我们不仅要回顾过去,更需要播种未来。”调研实践队的吴姝捷说,调研实践队在足迹踏遍福州内河沿线后,获得了丰硕的调研成果。通过新店古城遗址公园的水质课堂,调研实践队向关心这片土地的市民展示和传播了他们的发现和故事。
在当日的水质探索主题课上,调研实践队的队员们通过介绍水质的重要性,科普水质知识,并详细介绍和展示调研实践队此次调研福州内河的成果,让小朋友们了解到保护内河的重要意义和当前福州水资源的生态状况。
“为什么保护水生生物对水质很重要?”“除了pH值,还有哪些常见的水质指标?”带着好奇心的孩子们踊跃提问。在互动问答中,调研实践队队员们与小朋友们围绕水的用途、节水方法、水质指标等话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最后,在欢乐的氛围中,队员们带着孩子们一起完成了“河小禹”文创拼图,不少孩子获赠了钥匙扣、鼠标垫等“河小禹”文创产品。
新店古城遗址公园举行水质探索主题课。
调研实践队指导老师、福建农林大学副教授曹海雷介绍,调研实践队发挥专业特长,连续三年对福州市白马河、安泰河等10条内河开展水质调查,重点调研福州市重要内河治理现状,宣传生态环保理念,探索未来河流保护的长效发展机制,并通过资料收集、实地勘察、实验分析等获取了福州内河水体的基本数据。调研实践队根据数据检测报告,发现福州市内河水质近三年有明显好转,大部分水质良好。同时,结合街头采访、问卷调查、走访交谈等方式,调研实践队还零距离了解群众的声音,在反映群众意见的同时,提出了相关的专业建议。(记者 管澍 文/摄)